据央视新闻4月23日报道,美国12个州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特朗普政府,宣称其关税政策非法。这一事件,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政府紧急对华抛出“橄榄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政治与经济考量,值得深入探究。
此次起诉特朗普政府的12个州,包括纽约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等。它们一致认为,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关税政策存在严重问题。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在声明中直言,总统无权随意提高税收,而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却肆意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关税制定权归属于国会,并非总统。
在过去近50年里,自《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颁布以来,没有任何一位总统基于国家紧急状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此举,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惯例,被指颠覆宪法秩序。这一行为不仅在法律层面引发争议,在实际操作中也给美国经济带来诸多混乱,使美国国内经济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冲击。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其经济结构复杂且多元,关税政策的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征关税导致美国企业进口成本大幅攀升。企业为维持运营,要么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得物价上涨,消费者购买同样商品需支付更多费用,生活成本显著提高;要么企业自行承担成本,这无疑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许多企业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甚至裁员,进而影响就业市场,导致失业率上升。
据相关分析,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国面临衰退风险,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实施后,超过半数美国公民表示不支持,企业进口增速、投入价格、销售价格等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利变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通胀预期快速上升。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问题本就棘手,关税政策的扰动更是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使美国经济前景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特朗普(资料图)
从政治层面看,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分歧的加剧。不同政治派别对于关税政策的立场截然不同。民主党控制的部分州,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发起强烈挑战,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滥用权力,损害了本州乃至整个美国的利益。而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内部,对于关税政策也并非完全一致支持。这种政治分歧的背后,既有党派之间的权力博弈,也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纷争。部分州依赖对外贸易,关税政策的不合理变动严重影响了这些州的经济发展,促使它们站出来捍卫自身权益。这种内部政治分歧的公开化、激烈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国际上,美国的关税政策也引发了广泛的反对浪潮。美国肆意对全球多国加征关税,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损害了各国的正当权益,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众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反制。例如,中国坚决回击美国不合理的关税政策,通过提高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等方式,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欧盟等经济体也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表示谴责,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产业。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逐渐陷入孤立境地,其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受到严重削弱。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美国的关税政策也面临多方质疑,17国曾联合向WTO抗议美国关税政策,这充分显示出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做法不得人心,已成为众矢之的。
世贸组织(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美政府紧急对华抛出“橄榄枝”。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在某些情况下削减幅度超过一半。白宫高级官员称,美国对华关税可能降至约50%至65%这一税率区间。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还在考虑“分级征税”方案。美政府此举,显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在关税政策冲击下,衰退风险加大,急需缓解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以稳定国内经济形势。另一方面,国际上美国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通过改善对华关系,试图挽回部分国际声誉,缓解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孤立局面。
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对话。此前美方一边声称要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的做法,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