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消息,当地时间4月23日,身为今年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中国,将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一场重要会议,主题为批评美国将关税武器化施压他国的霸凌行为,已邀请193个会员国参加。就在这一消息引发国际广泛关注之际,美国那边也出现戏剧性变化,特朗普罕见地就对华关税问题做出让步承诺。这一系列事件交织,让本就复杂的中美关系,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焦点。
美东时间4月22日,特朗普在公开会议中透露,中美已就新贸易协定展开谈判,期间美国不会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新关税。面对“是否继续对中国强硬”的提问,他明确表示不会,还称白宫正制定计划,将在不久后大幅下调对华关税,且相信以友好方式与中方相处,关税协议很快能达成。
特朗普(资料图)
此前,4月23日北京时间凌晨0点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闭门会议透露,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从目前145%的水平“大幅”下降。到凌晨1点左右,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了这一信号,称特朗普正在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奠定基础,中美关系正朝着正确方向推进。从财政部长的闭门消息,到白宫新闻秘书公开声明,再到特朗普亲自表态,一系列信息传递经过精心设计,逐步向市场释放关税将下调的信号。
特朗普此番态度转变,背后有着诸多现实因素。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国内企业深受高关税之苦。家得宝的CEO直言找不到替代供应商,最终只能让美国老百姓为高关税买单。美国大豆协会直接向白宫递交请愿书,要求恢复对华出口,英特尔CEO帕特・盖尔辛格也公开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芯片市场,美国企业不可能放弃。高关税不仅影响美国企业,还对美国消费者造成冲击,最新民调显示,67%的美国民众认为高关税损害了自身利益。经济学家测算,若维持现有关税,到6月通胀率可能突破4.5%,这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尤其是明年中期选举选情将产生直接冲击。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考虑这些经济与民生因素,调整对华关税政策。
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层面,中国在应对美国关税大棒时展现出惊人韧性。中方一直秉持“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态度。自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以来,中方坚决反制,美国加关税,中方就跟着加。同时,中方在国际舆论场积极发声,此次召集193国开会讨论美国关税霸凌行为,在会议文件中指出,特朗普政府将关税武器化,严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引发全球经济与多边贸易体系震荡,损害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利益。这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因关税政策面临更大舆论压力,多边贸易体系框架下,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愈发孤立。
然而,对于特朗普的承诺,中方仍需保持谨慎。特朗普政府向来奉行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从其对待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的态度可见一斑。特朗普认为在对美贸易中占据“顺差国”地位的经济体都是“坏国家”,在美日贸易谈判中,特朗普甚至向日本提出“未来抹除对日贸易逆差”的条件。而且,特朗普本人行事风格反复无常,4月19日刚宣称“正式考虑解雇鲍威尔”,4月22日就对外表示从未有过此想法。他在第一任期内也有过与华达成“关税谅解”后又背弃约定、大肆加征关税的“前科”。所以,在特朗普政府拿出切实行动前,中方需保持战略定力。若进入谈判阶段,中方应避免陷入“中美单独谈判”误区,要在WTO组织框架下,联合更多国家与美国谈判,以保障谈判成果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次罕见让步,是中美贸易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关系将就此迎来根本性转机,后续谈判必然艰难且充满变数。中美双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利益诉求差异巨大,中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多边贸易体系,美国内部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也会持续影响其决策。未来,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而中方无疑将以坚定的态度和智慧应对各种挑战,在这场博弈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