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现凶猛“豺狗”,一群13只红棕色毛发,老虎都不敢惹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12-24 05:44:04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据新闻报道,近期甘肃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用无人机拍到了13只豺组团“出游”的珍贵影像,十分惊喜。

画面中,它们体态轻盈,拖着长长的尾巴,爬坡跳坎,穿梭在戈壁中。生活中经常说豺狼虎豹,能和狼、虎、豹并列在一起,看来豺也不是个“善茬”呢。

它们性格十分凶残,因生态环境影响数量急剧减少,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行列。除了数量少之外,它们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野猪克星”·】——»

在我国的自然界中有一种神秘的动物,民间也流传着它们的各种传说,这种动物就是豺,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山地、丘陵等地。

豺,民间又叫它“豺狗”、“红毛狗”等,一身的红棕色毛发,尾巴下半部分为黑色,长得很像狼和狗,但又和狼、狗不一样,比狼体型要小一些,而且性格比狼还凶猛。

就连森林之王老虎看见他们都要敬畏三分,在印度,有不少关于豺群勇斗孟加拉虎的事迹,豺凭借数量优势,不断消耗老虎的体力,最终筋疲力尽之下,被一哄而上的豺给活活咬死了。

它们主要生活在山地、丘陵这种土地不平的地区,特别擅长在陡峭的岩石中攀岩,是食肉性动物,捕猎时的速度又快又准。

或许是野猪的味道实在太美味,虽然它们一般会捕食羚牛、马、鹿、山羊等有蹄类的大型生物,但它们似乎特别喜欢吃野猪,是野猪的天然克星。

并且野猪喜欢吃农作物,经常会破坏当地村民种植的农作物,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农户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被当做农民的益兽。

但不要忘了,它是食肉动物,可不是能随意靠近的。作为自然界顶级的捕猎者,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有蹄类的种群繁衍,保持当地的生态体系平衡发展。

但近些年因为生态环境的影响,豺的数量越来越少,已经变得非常稀有,没有了天敌,那些“猎物”们的种群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数量越来越多。

好在近些年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我们能越来越捕捉到豺生活活动的痕迹,说明它们也在慢慢繁衍壮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群体的捕猎方式·】——»

豺的四肢非常健壮,也比狼的短,这有利于它们在戈壁岩石中攀岩爬行,因为体型小,又喜欢猎食大型的动物,所以它们特别喜欢群体活动。

它们在外出活动时非常警觉,性格也十分狡诈,分工协作。甘肃省无人机画面中的这13只豺就十分警惕,虽然看似懒散活动,但能看出它们并没有离群体太远。

有的豺会时不时地回头观察四周,确保没有危险靠近;有的豺会领头通过嗅觉找寻食物,其他的则负责跟从听命,好一个分工协作,干活不累。

他们每次出行都十分有秩序,并且相关研究发现它们在捕猎时会像蜜蜂、鸟等有自己的传递信号,通过叫声向同伴传递信息。

它们的叫声组成也十分复杂,有7种音调信号、2种高频组分信号、2种节奏组分信号;高兴安全的时候叫声比较悦耳,有危险或者捕猎时叫声就特别恐怖。

研究人员称它们之所以有这么复杂的叫声信号,应该是因为它们在野外群体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套叫声体系,便于用来沟通。

我们再来说说它们的狩猎方式,因为身形小,他们在找到目标时会十分谨慎,找准时机才会下手,分工好各自负责的部分。

首先,它们会先派出两三只比较凶猛体格强壮的豺上前攻击,猎物被攻击时会子自乱阵脚,这个时候它们就群起而为之,一举拿下猎物。

捕杀过程中,会优先猎物的要害部位,利用尖牙利齿和爪子撕裂开猎物的腹部臀部,让其丧失行动能力,画面极其残忍。

不过它们不像其他群居动物一样有自己的权威领袖,内部较团结和谐,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很少会出现分歧。

也像我们人类一样,会优先照顾幼小,会让它们先进食,确保种群的延续和繁衍,然后才是年轻壮年的豺进食,确保他们能有体力继续进行下一场战斗。

他们的攀岩和跳跃能力也十分强,即使是山羊、岩羊这种特别擅长攀岩逃跑的动物有时候也难免落入它口。

它们利用地形进行飞檐走壁,速度也极快,十分敏捷灵活。再说它们的跳跃能力,能直接在平地上跳2米多高,5米多宽的水沟也是一跃而过,真让人叹为观止。

最让人佩服的是,它们在快速冲向山壁后在空中还能旋转进行二次跳跃动作,简直比杂技演员还灵活。

«——【·豺的保护现状·】——»

过去豺的数量极多,分布也十分广泛,但后面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加上人为的过度狩猎,它们就只能向村庄等人类居住的地区扩散。

因为没有食物,它们就去偷吃村民的家禽,导致被驱赶和捕杀,种种因素之下,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绝迹。

豺也渐渐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变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见豺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次甘肃省13只豺的发现无异于是非常惊喜的,说明豺的种群繁衍情况渐渐有所好转。

豺的糟糕处境给了我们警示,国家和当地政府也是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豺的保护力度,扩大生态保护区,禁止随意猎杀,现在越来越多的豺群活动很久被发现,种群数量也慢慢在增加,真是可喜可贺。

也有很多人想到圈养的方式保护它们,帮助它们繁衍,但它们十分难养,对周遭的环境十分敏感,需要有很大的活动区域和隐藏点,又是群居动物不喜欢单住。

因此圈养这个方式目前在豺身上不可取,虽然有过尝试,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结语·】——»

豺作为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这次的惊喜发现也给了我们动力,表明豺的保护工作是有效的,我们也应该继续更加努力。

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为的影响,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是有它特殊的意义的,不能随意伤害,这样我们的地球球母亲才能更久的生存。

参考

央视新闻:罕见画面!13只豺在戈壁中组团“出游” 2024-10-02

澎湃:豺:呜咽的红狗子,何时能回家乡 2020-06-11

0 阅读:0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