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终章:爽文、大棋论与救赎之道

小龙评历史 2024-11-29 15:48:52

本篇是美国大选系列的最后一篇,以后可能单独出美国历史系列,之后一段时间里文章的重点回到中国古代史,既然是阶段性最后一篇,就来讨论一个稍微有点深度的问题:这个世界在以什么样的逻辑运行?

世界是怎样运行的?这是个略显宽泛的问题,但总体来讲有两个思路:

第一,世界是被设计的,一小群人聚在一起,搞一个计划或几个计划,世界上所有的事务,或许说大多数事务都是围绕着被设计好的计划进行的,随着这个计划,或者几个计划不断展开,我们每个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这个计划,成为计划的一部分。

第二,世界是由一个个随机、具体的、各自为战的人和事组成,这些人和事相互碰撞,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或组织根据自己的处境和手中资源的多少,见招拆招,一个个具体的人的小决策,小计划聚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时代的洪流。

这两种思路的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世界到底是被设计出来的,还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当然,以上两种情况是理论模型下的极端模式,现实要复杂得多,二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有很大的重叠空间,在极端情况下,二者也可以相互转化,比如第二种思路下,拥有极大社会资源的组织的“小计划”确实可以在某一时期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达到类似于第一种思路中“一盘大棋”的效果,所以我们的问题不妨稍作修改:

世界运行的规律中,是“一盘大棋”的成份大,还是“见招拆招”的成份大?

这里我想先说出我的结论:世界主要是在一个个草台班子间的见招拆招中运行的,期间当然也夹杂着无数的“大棋”、“中棋”、“小棋”,但是“一盘大棋”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所谓的一盘大棋,大多是对过去发生的事进行归纳总结,是“大棋论”者有意挑选了特定事件进行总结的结果,“大棋论”总结以往发生过的事头头是道,但是你让他们用“大棋论”预测未来,往往是一预测一个不吱声。

让我们从美国大选和俄乌冲突这两件大事入手,来具体看一下两种思路的区别。

匿名者Q

2018年3月4日,美国亚利桑那州胡夫大坝上聚集一批行为怪异的人,这群人与随后赶到的警察出现激烈争执并形成对峙,好在事态并未进一步恶化,人群最终散去。

警方随后对事态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让人哭笑不得,这群人在胡夫大坝上聚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当天将会有某种预言在大坝上实现,而他们与警察争吵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正是警察的出现阻止了预言的实现。

警察认为这只是一群神棍一时脑抽,在人们热衷于游行的美国,这样的事如同家常便饭,所以警察对此事也就一笑置之,但要不了多久,美国的精英阶层就笑不出来了。

2021年1月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天参众两院将就总统大选结果进行最终确认,并宣布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将成为美国总统。

但就在这场例行公事式的权力交接仪式上,意外却发生了,一群特朗普支持者闯入国会山,大闹会议现场,骚乱一度导致议员们紧急撤离现场。

有人调侃,这是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以来,美国国会议员第二次如此狼狈的出逃。

在事后调查中,美国政府发现了国会山骚乱与一个组织有关:

这个组织被统称为“匿名者Q”。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有着奇怪理念的组织逐渐呈现在公众面前,对于这一组织的理念,中国的“大棋论”者一定不会陌生,都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匿名者Q”至少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出现在美国互联网上,他们的核心理念是:美国正在由邪恶的“深层政府”所掌控,所谓“深层政府”包括:犹太财团大佬,建制派政客(民主党为主),以及“左派”媒体及好莱坞巨星。

这些“深层政府”道德败坏,将美国视为他们的个人公司随意榨取,以特朗普为代表的一群天才正在执行一个将美国从深层政府中解救出来的宏伟计划。

“匿名者Q”发表的言论“跨越性”很强,有时只是解读特朗普某些政策的用意,有些则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他们曾预测希拉里将在2019年5月被逮捕,文章开头那起聚集事件的起因也是因为“匿名者Q”发表言论称当天的胡夫大坝上会有某个标志着美国将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预言显现。

类似的预言时不时就会在“匿名者Q”的言论中蹦出来,当然,这些观点没有一次真正实现,但这并不耽误支持者们对其趋之若鹜。

“匿名者Q”在美国病毒式传播的现象让很多美国精英感到十分费解,因为其言论中有很多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甚至称之为智障言论都不为过。

当然了,你可以说美国民众愿意相信这些言论是因为美国主流媒体严重脱离民众而出现信誉危机的结果。

但问题是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主流媒体固然经常说谎,但“匿名者Q”的很多言论简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我们不禁要问:“匿名者Q”的“暴论”确实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凭借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吸引一大批人的关注,但是当这些人经历几次验证后,发现“匿名者Q”的预言大多不准确,难道不会抛弃“匿名者Q”吗?

答案是有一部分会,但是大部分人不会。

不仅不会,当“匿名者Q”成为一个网络现象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匿名者Q”做出的预测没有成为事实后,会自动有粉丝蹦出来,寻找各种新奇的角度,告诉其他粉丝,虽然这次预言没实现,但这是一盘更大的“棋”的一部分。

是不是感觉这一切很难理解?其实中文互联网上类似的言论也有很多。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国际问题话题度之最的俄乌冲突了。

大俄的“大棋”

爆发于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1000余天。

战争之初,闹了一个乌龙,因为俄媒过于“激进”,称俄罗斯1小时22分拿下乌克兰,这样的新闻足够劲爆,引得各路媒体纷纷转载。

但事实证明,这是个“误会”,俄罗斯军队的进展远没有进报道中的顺利,由于采取了多面开花的战术,俄军兵力过于分散,除顿巴斯地区俄军后勤保障比较稳固外,奇袭基辅的俄军几乎就是孤军深入,在迫使乌军签订城下之盟的计划失败后,这支军队进退维谷,并在坚持了一个多月后主动撤退。

应该说,这件事的事实是很清晰的:俄罗斯前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战斗力,过低估计了乌克兰方面的战斗力,所以犯了兵力不足却四面出击的战术错误,在俄罗斯意识到逼迫乌克兰签署城下之盟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后,及时调整了计划,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战术调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但在中文互联网上却存在一种有趣的声音:这一切都是俄罗斯计划好的,是俄罗斯的“一盘大棋”,俄罗斯根本没想趁着西方没反应过来迅速拿下乌克兰,俄罗斯要的就是让西方国家都参加进来,然后毕其功于一役,好把它们一块收拾了,西方军援乌克兰也是俄罗斯算计到的,而且西方越军援俄罗斯越高兴,俄罗斯就是要利用俄乌冲突把整个西方都拖垮。

这种说法呢,虽然看起来不合常理,但是你确实也没有办法证明它错,“大棋论”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提出者无法证明“大棋”存在,但质疑者也无法证明“大棋”不存在。

当然了,有些人可能会说,质疑者虽然无法证明“大棋”不存在,但事实会证明“大棋”到底存不存在呀,西方国家军援到达后,俄罗斯着实过了一段时间的艰难日子,尤其是乌军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的大反攻,不得不说确实打的俄军很狼狈。

但“大棋论”者可以自圆其说,说俄军是故意让乌军“嚣张”一下的,好为日后使用核武器做准备。

今年夏季,乌军发动库尔斯克战役,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乌军敢发动这次行动,是因为情报显示俄军把大多数兵力都压在顿巴斯前线,国内地区反而兵力空虚,所以乌军决定攻其不备,搞俄罗斯那么一下子。

乌军在顿巴斯前线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依旧发起库尔斯克战役,最初意图恐怕应该迫使俄罗斯在顿巴斯前线的军队回援,减轻顿巴斯前线的压力,毕竟在阵地战中,西方援助乌克兰的高精度打击武器作用不大,反而是俄军量大管饱的火炮更有优势,让俄军“动”起来才能发挥乌军武器的优势。

结果大家看到了,库尔斯克战役形成了一种双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乌军突入俄罗斯境内的军队兵力有限,所谓直捣莫斯科那就是做梦;但另一方面,俄罗斯在不从顿巴斯调兵回援的情况下,也确实没有更多兵力以雷霆之势将库尔斯克的乌军消灭。

于是双方就僵在了那里,乌军无力进攻,索性在当地建立军事堡垒做好长期占领的准备。俄军认为顿巴斯战场更重要,至于库尔斯克的乌军存在固然让俄罗斯面上无光,但对于实际战局并无多大影响,既然如此,不妨就让其待在那吧。

库尔斯克的博弈中,应该说是俄罗斯输了面子但赢了里子,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先保主要战略目标,确保俄军在顿巴斯战场不断取得进展是第一要务,其他事务都得为其让路。

乌克兰发起的库尔斯克战役本来随着双方的冷处理已经淡出了公众视线,但随着前些日子,朝鲜军队进入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军队一同进攻库尔斯克乌军这一情况的出现。

一些“大棋论”者又一次活跃了起来,他们说俄罗斯是故意不消灭库尔斯克的乌军的,目的就是要给朝鲜军队入俄作战创造理论依据。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更加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普及后,网络舆论往往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事实不重要,立场才重要。

一个人往往是先有立场,而后形成一个观点,再从各种信息中拼凑中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先找事实,再通过事实得出观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网络世界与现实是有明显界限的,网络问题不需要人们在现实中负责,所以大多数人追求的并不是在网络上获得真相,而是在网络上享受一把处于舆论上“上位者”的快感,《权力论》认为不是只有显性的政治权力是权力,舆论权力也是一种权力,而在网络世界,一个个体最廉价地享受舆论权力的方式就是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并从各个新奇角度与挑战者打擂台,事实和逻辑都不重要,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才重要。

第二是所谓事实是从信息中抽取出来的,这其中需要甄别信息真假,并对各条信息进行提炼,总结,最终得出结论,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很难甄别哪条信息是真的,哪条是假的,既然如此,还不如选择一个立场永远相信。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移动互联网的这个普遍特点,还不足以彻底说清楚“大棋论”的心理。

想要彻底理解“大棋论”,不妨先理解另一个事物:爽文。

对,就是那种“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爽文。

“总裁文”与“金手指”

网络文学兴起后,有一个神奇的“流派”异军突起,这个“流派”的文章被统称为“总裁文”。

其主题大多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让霸道总裁爱的死去活来,传统文学的作家看见这类文章当然会嗤之以鼻,其实不用作家,大多逻辑正常的人都会觉得这类小说侮辱智商,但气人的是,市场很吃这一套。

因为市场反映好,“总裁文”不断高歌猛进,引得其他作家不得不跟风学习,其他流派的网文作家写作时多少也带一点“总裁风”,短视频兴起后,与“总裁文”完美契合而演变出近两年最火的一个风口:短剧。

市场上大多数短剧都有“浓浓”的“总裁风”,由于中老年人相对有钱有闲,是短剧赛道的重要潜在观众,“总裁风”的短剧已经迅速杀向中老年市场,为了满足中老年客户的需求,目前已经演化出了30岁总裁爱上50岁保洁阿姨的“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的狗血剧情。

看过短剧的人对于短剧的评价大多数:真脑残,但也真上头。

有人可能要说,能迷上总裁剧的都是女性,这倒是不假,总裁文也好,总裁剧也罢,确实是为女频赛道专门打造的,但是男频领域似乎也没好到哪去。

大家想想,在男频比较火的网文是不是几乎都有一个必要设定,叫“金手指”,所谓“金手指”是指网文主角有一项只有他有,别人都没有的能力,相当于系统BUG,主角可以利用这个BUG走向人生巅峰。

读者觉得某种小说好看,是因为这类小说满足了他们某种心理,那么以“总裁文”为代表的女频小说,和以“金手指”为代表的男频小说满足的是人们的什么样的心理呢?

简单说就是三个字:被拯救。

女频读者们幻想一个帅气多金的霸道总裁会从天而降,把她们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解救出来,而男频读者们则幻想某一种能力会平白无故砸在他们头上,把他们从平庸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棋论”爱好者的心理活动。

“大棋论”的设定跟爽文差不多,邪恶势力空前强大,掌控一切,包括“大棋论”爱好者在内的芸芸众生皆生活在他们的暴虐统治之下,这时一个天选之人从天而降,力挽狂澜,将邪恶势力消灭殆尽,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大家想想,“匿名者Q”的粉丝和俄乌问题上“大棋论”爱好者是不是这个情况?

犹太资本、“深层政府”、传统媒体是“匿名者Q”粉丝们塑造的无比强大的邪恶势力,他们控制一切,而特朗普这个天才正带领一群天才,在与邪恶的黑暗势力做斗争,这群天才无所不能,他们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俄乌问题上“大棋论”爱好者的逻辑则是这样的: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无比强大,全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俄罗斯这个“天选之子”正带领世界人民与美西方做斗争,俄罗斯作为“天选之子”,一定是算无遗策,他们手中一定有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易中天曾说过,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和侠客梦,最完美的世界里有一个仁义爱民的皇帝,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又爱民如子,让百姓丰衣足食,如果不幸没有遇上明君,最好有一个清正廉洁的地方官,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不幸也没遇上清官,那就只能希望有一个侠客,夜深人静专杀贪官污吏、豪强恶霸,最好再把抢来的钱分给百姓。

爽文、“大棋论”和古代百姓的三个梦,本质逻辑都是一样的:我对当前生活不满,但我不想自己做出改变,我希望有一个“天选之人”来救我于水火。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说这些人不思进取,也许他们是尝试了几乎所有可能性后才愿意相信虚无缥缈的“天选之人”。

但这个世界的残酷真相就是,一个放弃自救的人,等来的往往不是拯救他们的“天命人”,而是把他们当成韭菜割的镰刀。

刀锋

人这种生物非常奇怪,其无比需要一套理论来实现自己人生的逻辑自洽,“大棋论”所描述的那种世界虽然不符合逻辑,但不得不说,它是人们获得逻辑自洽的最简单方式:

第一,它将世界分为简单的正邪两派,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无疑是最简单的。

第二,它告诉信徒自己是处于正义一方的,这极大满足了信徒们的正义感。

第三,它告诉信徒们,会有天命人来拯救世界,而信徒们几乎什么也不用做就能获得救赎,这无疑给了信徒们廉价的希望。

有这三种精神满足的加持,即便再多的铁证砸在面前,“大棋论”的支持者们依旧熟视无睹。

《黑客帝国》中,墨菲斯对奥尼说:我手上有红蓝两颗药丸,如果吃下蓝色药丸,那么一切到此为止,你会照常醒来,并继续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一切;而如果吃下蓝色药丸,就会回到真实的世界。

虚幻的美好与残酷的真实间存在某种矛盾,如果真相太过残酷,而幻象十分美好,似乎真的没有必要强迫所有人都接受现实。

“大棋论”所构建的那个世界简单、直接、充满希望,让人上瘾,虽然它并不符合现实逻辑,从这个角度讲继续沉迷下去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而一旦不再以“大棋论”的思路去看待世界,你会发现世界突然变得太过复杂,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和诉求,敌我阵营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世界突然从泾渭分明的两方变成一团解不开的乱麻,你得在这团乱麻中且行且辩,即便如此,命运仍旧无常。

大多数人不会给自己的找麻烦,放弃一个简单的世界观而去选择一个复杂的世界观,但总会有一些人会选择勇敢地走出美好的幻象,面对残酷的现实,并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救赎之道。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如云,得渡者稀。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