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毛主席时代的经济,就知道为什么美国学者说那是伟大时代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3-10 04:48:04

从建国到如今,关于毛主席时代各项经济政策的研究,仍然是国外在研究我国相关问题时的重点,他们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根据粗略统计,目前国外学界有关毛主席的相关研究专著达到了50多部,期刊和报告数量更是达到了上千篇。不少美国学者甚至感慨,毛主席在任期间,当真是个伟大的时代。

而如今不少年轻的网友,因为缺乏对于那个时代的了解,总认为当时的普通民众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其实真正的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毛主席时代的经济究竟如何,能让美国学者都评价那是个伟大的时代?又是怎样的经历,能够打造出这般伟大的人?

毛主席时代的经济政策

毛主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这在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在研究报告当中再三强调,毛主席不仅是我方的象征,也是我方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巨人,更是20世纪整个世界最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人之一。要想了解我国的情况,就需要了解毛主席。

在建国以后,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段高潮。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毛主席决定我国之后的经济发展,应当以传统的农业建设为基础,同时把工业发展当成主导。

1953年时,我国已经慢慢从战争的影响中走出来,国民经济处于回复的状态当中。在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在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用力。

经过3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基本建立,此时我国决定将权力的经历都用来建设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我国也决定将整个国家从工业国向农业国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时期,毛主席的每项经济政策都有文章或讲话,来解释各项具体行为的动机,也确实切合我国的发展状况。

1956年4月毛主席写了一篇名为《论十大关系》的文章,其中他提到我们因为几乎没有工业水平,农业发展也落后,所以属于“穷”,而我们国家又因为文化和科技水平都处于国际滞后水平,所以就是“白”。

不过毛主席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国家进行革命或者改革,穷国家总比富国家要容易,富就意味着国家内部的阻碍多一些。同时白则意味着更容易写上本国需要的东西。

在这之后,他点明了我国的身份就是个农业国,不仅是因为农业生产值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更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人口都聚集在农村,都属于农民人口。

在这篇文章当中,他也指出我国刚成立,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水平十分滞后,所以我国应当将重心放到重工业上,但这不意味着就不发展农业或者轻工业了。

在这项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在短期内就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同时我国无论是经济体制建设还是发展规律,都已经步入了正常的轨道当中。

毛主席的经济思路中充分体现了我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对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按照毛主席的思虑,我国的农业能够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也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同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确实实现了综合平衡,不仅推动了生产手段的发展,还提升了生产效益的发展。

毛主席时代的经济成果

新中国就是从废墟当中建立起来的,这句话不容任何人进行反驳。毕竟在这之前,我们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民众在战火当中度过了漫长的十余年。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也过得并不松快,前十年不仅要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还要进行剿匪。

而到了1960年,我方因为苏联的压力,要给他们还款还面临着国际上的制裁,又遭遇了自然灾害。

可以说,单用一句“那个时代落后贫穷”来凭借建国初,不仅有失偏颇,还无视了当时的重重困境。细数国际上各国的发展史,向建国初那般艰难的处境,几乎没有几个国家出现过。

在毛主席时代我国的GDP发展速度甚至达到了每年9.8%的数值,1949年时我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总值差距悬殊,该国经济生产总值甚至达到了我国的28倍。

但等到了1978年,这个数值已经从28变到了5.52倍。在这期间,我国的总GDP排行也提升了全世界第六。其中,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第六,军事排名第三,科技排名第十八。

而且在1952年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大比例的是农业,其中农业产值甚至达到了64%,而1975年,农业的比值下降到了28%,与之相较下,工业的数值则从30%变到了72%。

不仅如此,我国还做出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让国际各国纷纷将关注点聚集到我国身上,那些对我国有不良心思的国外势力也开始重新评估,是否要继续沿用老方法对待我国。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近程导弹成功发射。4年后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让全世界明白,我国所说的“原子弹都是纸老虎”并非空口之谈。

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试射。1970年4月24日,我国研发并发射成功了第一颗名为“东方红”的人造卫星,就此彻底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开端。

同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建设成功。1946年到1976年的30年间,我国的水库数量就已经达到了85000座。并且我国还在1959年,发现了石油储备量可观的油田。

更别说,能够连接武汉大桥的粤汉线,以及包括陇海线和成昆线在内的多条铁路线。

要知道这些成绩,即使放到如今的很多国家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更别说当时的环境面临的限制颇多,当真难以想象他们经历了什么事情。

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这样的主席

之所以毛主席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和他的学习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毛主席出生在我国湖南韶山,他的父亲毛贻昌从小读过几年书,所以经商时很懂得如何动用技巧,靠着他边做生意边务农,毛家的经济水平在当地一直都很不错。

毛主席的母亲文氏是个温柔至极的女子,当看到乡里有生活艰难的人时,她就会拿出自己家的钱财和粮食,帮助对方度过难关,这种行为也确实影响到了童年的毛主席。

6岁开始,毛主席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作业,但父亲考虑到孩子还是要多读些书比较好,变在2年后安排他去韶山的私塾读书认字。在私塾里,毛主席读过很多的书,但是他不单读那些传统的经史古籍,还喜欢看一些老师不希望他们读的《三国演义》、《岳飞传》等书籍。

1906年后,他辍学在家里帮忙干活,趁着父母都睡着的时候,便开始看一些宣传习思想的书籍,尤其是在《盛世危言》当中,他看到我国缺少西方的轮船、铁路等器械的现实,当时他迫切地希望能够重新读书。

1910年,他的父亲不希望他继续学习,而让他去湘潭粮行当学徒,好以后回来帮自己做生意。可毛主席一心就想读书,每天干完活以后就开始自己在房间里读书。

后来他劝说父亲到了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了半年的书,了解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他希望自己也能够实现救亡图存的梦想,帮助国家走出困境。

1年后,他到了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接触了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得知黄兴领导的72烈士阵亡以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贴到了学校的墙上,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自己对国家政治的看法。

同年毛主席加入了湖南新军开始接受训练,拿到军饷以后,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报纸,也是从这时开始他了解到了“社会主义”。1912年,因为南北统一,他离开了新军,继续自己的漫漫求学路。

他在这之后到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读书,但因为学习的内容太少了,所以他索性从学校退学,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在这段时间,他读了很多的书籍,从世界历史到世界地理他都认真地读过,也因此扩大了视野和格局,思考的内容也同从前完全不同。

后来他考进了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此校在1914年被并入了湖南省第一师范,他在这里同杨昌济老师相识,并得到了对方很大程度的影响与熏陶。

可以说这段曲折的求学经历,当真给毛主席积累的大量的文化基础,也是因为这些,让他在经济建设当中,看的更高更全面,难怪即使是国外的学者,也对毛主席充满佩服。

参考资料:

《有人问:毛主席时代有多穷?今天终于见识到了,这才是真实的》春兰新闻

《毛泽东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回顾与思考》毛邓理论研究

《【重读经典】我们的经济政策》湘大毛研中心

《十年来国外毛泽东研究论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巨人》安徽党史方志

10 阅读:264
评论列表
  • 2025-03-12 13:14

    除了老人家,还有谁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