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亚子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男,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原籍吴江汾湖镇北厍大胜村,本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1
1903年参加中国教育会,后入同盟会和光复会。
1905年创办《复报》,1909年创办南社,1914年—1918年任南社主任,曾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他还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1958年6月21日,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71岁。

一九四九年五月,毛主席前往颐和园益寿堂看望老朋友、民革成员柳亚子。

1949年8月,毛主席和老朋友柳亚子在北京

1949年8月,毛主席、周恩来、柳亚子在北京

毛主席给老朋友柳亚子先生的亲笔复信

1950年,毛泽东、朱德(左一)与柳亚子(左五)在北京。
柳亚子与毛泽东相识于1926年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柳当时的身份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毛泽东则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1929年,柳亚子在上海从报纸上看到毛泽东遭遇不幸的谣言时,悲痛地写下了悼念友人的诗句:“神烈峰头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
并在诗后自注:“两列宁”即“孙中山、毛润之”。诗中,柳亚子将毛泽东和孙中山相提并论,并将其誉为“中国的列宁”。柳亚子这首小诗在上海的一家刊物上发表时,知识界为之轰动。之后,柳亚子还多次热情地以诗词讴歌毛泽东是列宁式的人物,为今后毛、柳二人的友情与诗交奠定了基础。

《沁园春·雪》手迹。创作于1936年,直到1945年才公开发表。
1945年两人之间关于《沁园春·雪》的唱和,成为诗界美谈。
他称《沁园春·雪》为“游戏之作”。
他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扔进了废纸篓,幸亏秘书田家英检了回来。
毛泽东仅仅只给后人留下数十首诗词。就连这几十首,他也请求人们“加以笔制”,“痛改为盼”!
对创作如此苛刻,这就是诗人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