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晚年以“半床书”相伴的卧室

毛主席晚年以“半床书”相伴的卧室
毛泽东性情豪放,在亲密战友、工作人员面前,从不客套,不搞繁文缛节。在室内,他一般都穿着睡衣吃饭、休息、工作、学习,晚年喜欢以大床为中心活动,在床上看书、批阅文件。除接见外宾去颐年堂外,很少离开卧室,有时请周恩来、刘少奇或其他中央领导来商议国家大事也是如此。毛泽东在大床上或斜倚,或直坐,总理和其他领导人都熟悉毛泽东的性格和習习惯,进得臥室,搬过小凳 ,围在大床前一坐,便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毛泽东一生喜欢睡木板床,他的床普通、宽大,总是一边高一边低,高的一边睡觉,低的一边摆书。他在床上办公、看书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长得多。这些摆放在床上的书都是他平常最喜欢看的。
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周福明回忆:床上的那三摞书中紧挨主席睡觉那边的一排是与主席形影不离的,外出任何一个地方,无论路程远近,不管时间长短,不用开书单,周福明都要专门用个小箱子单独地把它们全部随身带上。每到一个地方,首先把它们摊开,原样摆在主席睡觉的床铺上。就连主席每次外出坐火车这段时间,周福明也要把这些书按序在卧铺上摆放好。床上的书全部算起来大概有几百册,三排一摞一摞地摆放着,有的足有一二尺高。卫士在换床单时要特别仔细,对这些书籍一定要按照主席码放的样子,一本不差地恢复原样。
毛泽东“书以伴行,书以伴眠”。只要留意一下毛泽东同志各个时期在全国不同地方的住处,就会发现,他的床全部都是硬板床,愈到晚年,式样、构件愈加简化,而那“半床书”却一直如影随形。韶山的滴水洞是这样,杭州的汪庄是这样,庐山的芦林一号是这样,井冈山宾馆的115房间还是这样。毛泽东以“半床书”相伴,嗜书如命,读书不辍,堪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