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失掉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琅琊左史 2024-09-01 15:47:13

开局王炸,结果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朱允炆有着普通年轻人的通病:急躁、易受人鼓动、反复无常、意志薄弱,总之就是能力不行。

朱允炆太着急,即位之初就着手削藩,龙椅还没坐热,朱元璋的坟头草还没长出来就对付他的儿子。

朱元璋驾崩当年八月,年号还没改,朱棣的同胞弟弟周王朱橚就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建文元年四月,湘王朱柏被朱允炆逼迫,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不到一年,朱允炆削掉了五位封王,这种成绩让他沾沾自喜,让他得意忘形。在他看来,他这些个叔叔们都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他宰割。直到踢到燕王朱棣这块钢板,才把他打回原形。

急躁的朱允炆在欠考虑的情况下,被齐泰、黄子澄这俩大忽悠一忽悠就确定了削藩,连基本的社会调查都不做,就硬生生的削藩。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就凭着年轻人的闯劲和书生的意气,上手就干,行为鲁莽的如同街头斗殴的地痞流氓。

朱棣压根就没有造反的计划,他造反完全是被朱允炆给逼的,看看弟弟们要么被流放要么自焚的下场,他这个头号藩王的下场定然好不到哪里去。本着不反是死,反不一定死的宗旨,两害相权取其轻,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估计朱棣也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菜,以全国敌一隅,居然都打不下燕京。

朱允炆一开始任命朱元璋留下的唯一的老将耿炳文为帅,率领大军攻打朱棣,耿炳文在朱元璋时代是一个优秀的防守型将领,不擅长进攻,但是即使这样,他的经验和能力也足以胜任北征朱棣的任务,他需要的是时间。

朱允炆这个大小伙子等不及啊,就跟急着入洞房的新郎官一样,猴急猴急的却找不到目标,他要求耿炳文速胜,催促耿炳文尽快进攻。

耿炳文只得修改稳扎稳打的策略,率部进攻,但被朱棣抓住机会予以痛击,耿炳文兵败退回真定坚守不出。此时耿炳文只是小败,他手里仍旧有十万大军,朱棣攻了三天没有攻下来,就打道回府。

这个时候朱允炆又犯了反复无常的毛病,当得知耿炳文战败后,立即临阵换帅,将大明朝的赵括李景隆任命为主帅。李景隆这个人,只适合当个富二代,不适合领兵打仗,他从错失攻陷燕京的良机起,就注定了将一败涂地。在之后李景隆被朱棣追着打,李景隆撩开长腿一路南逃,几十万大军丢弃不顾。

朱允炆换掉李景隆,任命盛庸为主帅,盛庸是个能打的将领,他给朱棣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要是没有盛庸,靖难之役可能不需要打四年。但盛庸为帅的时候,燕王朱棣已经势力大增,并且机动的绕过盛庸的防线直逼南京,盛庸只能疲于跟在朱棣背后来回跑。

在朱棣绕开盛庸建立的防线直逼南京的时候,朱允炆没办法,派出了徐达的长子徐辉祖阻击朱棣。徐达之子果然名不虚传,齐眉山一战重创燕军。这个时候朱允炆不知道哪根筋又搭错了,居然召回了前线的徐辉祖,理由是朱棣乃徐辉祖的亲姐夫,这个时候如果徐辉祖临阵倒戈,那么朱允炆就只有自焚一条路了。

不知将是朱允炆最大的毛病,他不相信耿炳文,看不清李景隆,不信任徐辉祖,完全就是个书呆子,只凭借感情用事。

当朱棣的大军兵临南京城时,李景隆和徐达的次子徐增寿开门迎接朱棣入城,朱允炆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纵火焚烧皇宫,然后不知所踪。

朱允炆开局王炸,结果一把好牌打得稀烂,他的战败可以总结出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他这个人能力不行,不论是视野还是权谋,都欠缺历练。在朱元璋和朱标两棵大树下的荫蔽下,朱允炆没经历过风雨,结果大树一倒,一场风雨袭来,就被浇出了原形。

1 阅读:51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