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
丁致远,这位卖力兜售海参广告的丁大教授,在年近半百之际,不仅迎娶了娇妻邱丽苏,还即将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

要知道丁致远当初喜欢上邱丽苏时,满心满眼都是邱丽苏带来的激情与新鲜感,而对于胡曼黎呢?他则是避之不及,痛斥胡曼黎俗不可耐,恨不得马上和对方划清楚河汉界。

现在的丁致远和邱丽苏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光明正大地住在一起,而且还锦上添花,有了爱情的结晶。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令丁大教授欣喜若狂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丁致远对此显得愁眉苦脸,毫无喜悦之情。

难道是因为丁致远已经有了丁达尔这个儿子,所以和邱丽苏的孩子,对于他来说可有可无吗?
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应该还是他和儿子丁达尔的一番话说起。
丁致远没有和胡曼黎离婚前,邱丽苏可谓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极其低,低到了尘埃里。她对丁致远可谓是尊敬之极,哄着、捧着,让丁致远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把丁致远“哄骗”到手后,邱丽苏就慢慢地卸下了伪装,她从一个“小迷妹”变成了日理万机的邱总。她不惜毁掉了丁致远的名声,为商人李奋斗的烂书作序,也要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为了避免丁致远的二叔二婶这两个极品亲戚来借钱,她不顾丁致远颜面,和助理装模作样地演了一出双簧;甚至丁致远的爸妈来了,不招呼也就算了,她还装柔弱地借口叫丁致远把人送走……

此时的丁致远或许已经渐渐地发现邱丽苏的真面目了,但正所谓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儿子丁达尔的一番话,更是直切要害,给了丁致远当头一棒。
丁达尔说:“你现在知道,我妈之前替你挡了多少事了吧!以往爷爷奶奶来上海,买票、接站、他们到上海每一天行程,我妈都没有麻烦过你吧。”
就连回程的票,胡曼黎都考虑到了两个老人的腰不好,特别要买卧铺,而且必须是下午到的卧铺,因为这样回到去了,两个老人下午还能午休。

更重要的是,这些还是要靠胡曼黎猜的,猜错了,两个老人家还要给胡曼黎脸色看。
年纪小小的丁达尔都把胡曼黎的付出和真心看在眼里,而丁致远听到后呢,只是低声说:“这些她之前都没和我说啊!”

胡曼黎总是默默地为家人操心着一切,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的温柔和付出。她为父母安排卧铺车票,考虑到老人坐久了会难受;她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从不偷懒;她为丁致远打理好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让他可以毫无牵挂地工作。
可丁致远沉浸在这被照顾的生活中,却毫无察觉,甚至想用一句“没有和我说”,轻飘飘地抹杀掉胡曼黎的付出,真的搞笑。
其实,丁致远的感情经历仿佛是许多男人感情轨迹的缩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男人典型模式:在拥有时,总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在失去时,才如梦初醒,发现前任的好,可这时往往为时已晚。

类似的情感故事在影视剧中也屡见不鲜,例如《回家的诱惑》中的洪世贤,当然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也不全都是男人。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总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呢?
或许是因为在拥有时,他们被新鲜感和激情蒙蔽了双眼,只看到眼前的刺激,却忽略了身边人日复一日的付出。
也或许是因为那种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的思维模式。在婚姻和恋爱关系中,这些人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伴侣逐渐麻木,却对婚外的 “新鲜感” 迷恋不已。

而这些原因,真的不可以成为一个人喜新厌旧、对感情不忠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一定不是他们发现自己还爱着前任,而是他们现在过的并不好,但凡他们现在过的好,压根儿就想不起来前任的好。

感情不是儿戏,真心不是废物。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等伤害了,才知道痛。那些被忽视的付出,终将化作利刃,刺向不懂珍惜的人。
愿我们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别让 “失去后才懂珍惜” 成为自己的人生注脚。珍惜眼前人,才是唯一的王道。
而喜新厌旧、对感情不忠的人,活该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