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民国时期的省份为什么同今天有不同?1949年12月9日:云南、西康和平解放。
看看民国时期的中国地图,会发现我们没有听过其中的一些省份。
除了外蒙古以外,同今天不一样的省份主要是四个,包括:察哈尔省、绥远省、热河省、西康省。
另外还有四个省:平原省、辽西省、辽东省和松江省。
我们一个个来说。
察哈尔省
民国建立察哈尔省、绥远省和热河省的重要目的,是将内蒙古地区分而治之。
同外蒙古不一样,早在满清王朝建立初期就通过武力征讨和高层联姻,形成了满蒙贵族统治中国的政治局面。
清朝将外藩蒙古又按照归附清朝的先后分为,内札萨克蒙古与外札萨克蒙古。
这个内札萨克蒙古,大体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最迟在康熙初年归入满清版图。
清代的内蒙古地区众多部落都编为旗,各旗牧地固定,“旗”成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单位,其长官为扎萨克或总管。
乾隆以后将内蒙古定为四十九旗,设六盟,由理藩院旗籍清吏司、王会清吏司管理。
民国建立初期,外蒙古就在沙俄操纵下宣布“独立”,内蒙古王公也在日俄影响下蠢蠢欲动。
民国初期,一些内蒙古王公在沙俄和苏联煽动下武装叛乱,好在势单力孤,没有形成大的破坏。
后来在抗战时期,又是这伙人干脆在日本支持下,建立了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如果日本不是最后战败投降了,内蒙古就差点就同外蒙古一样,直接脱离中国。
对于这种分裂势头,民国军政高层看的很清楚。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内蒙古这个区域,分而治之。
察哈尔省的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在今天内蒙古东部。在满清时期,察哈尔省
属于“张垣特区”,“口北三厅”等,由直隶省管理。
民国建立后的1913年,北洋政府设置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改置为省。
察哈尔省的省会为张家口市,这个省的地位非常重要。
以张家口为例,以前叫张垣,是河北省的北方门户,距离北京仅有180公里。
张家口不但是河北与内蒙古的交通要冲,又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乾隆皇帝直接称它为“神京屏翰”的军事要地。
中苏对立时期,解放军在张家口一线大量驻军,作为拱卫北京的最后战略门户。
绥远省
绥远省在今天的内蒙古中部地区,在察哈尔省的西部。
绥远省的省会为归绥市,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绥远的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东部是察哈尔省和山西省,南部是陕西省,西部则是宁夏省,是北方战略要地。
抗战期间,傅作义率领以35军为主力的数万大军,在这里同日寇鏖战。日军始终无法彻底占领绥远,也就无法继续染指西北的宁夏、山西等省。傅作义守住了绥远,也就保证了中国西北的安全。所以说,傅作义在内战中或许有罪,在抗战中则绝对是功臣。
早在清代乾隆时期建造绥远城,始终没有建立的绥远省。
到了1913年,北洋政府推动当地军阀第20镇统制张绍曾,建立了绥远特区,不再接受山西省管辖。身为绥远将军的张绍曾恩威并施,笼络和威慑了当地蒙古王公贵族。
特区局面尚未稳定,这边在1913年刚刚成立的外蒙古政权派五路军进入绥远,同民国军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争,其目的是以武力驱赶民国军队,将内蒙古统一于外蒙古博克多汗的大蒙古国。
张绍曾和继任者潘榘楹率领部队,在爱国蒙古王公协同下,经过苦战在1914年7月彻底击溃外蒙古军队,为国家民族立下大功。
之后,绥远在多股势力争夺下。在1928年,阎锡山利用北伐奉军全线溃败的有利时机,控制了绥远特区,成立绥远省。
阎锡山的晋军也变为了晋绥军!
直到抗战时期,傅作义仍然名义上是晋绥军的将领,是阎锡山的部下。实际上,傅作义已经自立门户,不再服从阎锡山的命令。
傅作义控制绥远省直到1949年宣布和平起义,解放军占领全省。
热河省
热河省在内蒙古东部,为14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境、通辽市大部(科尔沁区以西),辽宁省义县、锦州市以北,彰武县以西。
在1914年,热河脱离直隶省建立特区,到1928年正式建省,省会为承德市。
热河省同绥远和察哈尔不同,它的位置恰好扼守东三省进入关内的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占领东三省以后,很快转而进攻热河省。当时热河省仍然是张学良东北军控制的地盘,不允许中央军进入。在1933年,逃跑将军张学良在热河重复了九一八时的丑态。
在张学良为保存实力的消极避战,加上热河军阀汤玉麟昏庸无能的统治,导致该省境内东北军不是被日军一触即溃,就是蜂拥倒戈投降。日军几乎没有遭到损失,仅仅派遣128个骑兵就攻入了热河省会。此时汤玉麟,已经率领部队押解着自己的财产跑路了。日寇直逼长城一线,20多万包括中央军在内的各派系国军,被迫在局面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背水一战,伤亡惨重。
在1933年3月,热河省被日寇划入伪满洲国,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恢复该省。
除了绥远、察哈尔和热河三省以外,当年宁夏省的面积比今天大得多,包括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上四个省将内蒙古分化为4个部分,从而杜绝它同外蒙古一样叛乱脱离出去。
新中国建立以后,不但废除了绥远、察哈尔和热河三省,还将宁夏省面积大为缩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为啥?主要源于苏联分裂中国的企图。
在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在苏联的支持下,内蒙古的地方势力发布了《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组织“内蒙古人民解放委员会”,恢复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活动,建立东蒙古党部;提出实行民族平等、联合中国革命力量,争取民族解放以及内外蒙合并等项政治主张。
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拿着10万人的签名赶赴外蒙古乌兰巴托,面见蒙古人民革命党领袖乔巴山和背后的苏联,提出了内外蒙古合并结成一个独立国家的诉求。
万幸的是,此时苏联只是支持弱化中国,不是真的希望内外蒙古合并。
斯大林认为,蒙古人有着较强的民族意识,一旦内外蒙古合并就会难以控制,甚至会引起苏联境内大量鞑靼人(蒙古人)的骚乱。
对此,中华民国政府非常愤怒,指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是苏联分裂中国的傀儡组织。
此刻非常依靠苏联援助的中共,只能表面上表示支持:国共两党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国共内战而做准备,东北地区是国共两军势在必夺的战略要地,中共在还没有把握胜局的情况下,为了结成“统一战线”对付国民政府,力图将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力量争取到自己的阵营当中。当时的中共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向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发出了贺电,并向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展示了“尊重民族自治”和“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大汉族主义”这一未来的政策方针。同时,苏联远东方面军的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也向中共提出,希望中共大力支持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对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危害,中共看的很清楚,尤其恐惧于苏联在背后的操纵。
所以,中国共产党又将以乌兰夫为代表的“中共延安派”的势力伸展到内蒙古东部地区,通过乌兰夫来掌控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不希望他们形成强大的势力,或者直接成为苏联的傀儡。
好在苏军不可能在中国驻扎太久,最迟到1946年就会撤退,那么这些苏联扶持的力量也就不足为患。
到了1946年3月,以博彦满都、哈丰阿为代表的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与以乌兰夫、刘春为代表的“中共延安派”就东西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整合、如何实现自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未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4月3日,确定了东西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合并,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停止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活动等一系列决议。
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决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大部分成员入了党。
由此,表面上东蒙古自治分裂问题解决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
在1947年,他们仍然在王爷庙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和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有关事宜。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会议。会后第3天,就地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此即五一会议。会议通过了乌兰夫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政府自治宣言、施政纲领、组织大纲等文件,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政府临时参议会及组成人员,乌兰夫等121人当选为参议员,其中蒙古族、达斡尔族96 人,汉族24人,回族1人,妇女5人。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委员21人,其中只有3名汉族委员,乌兰夫(当时称云泽)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当选为副主席。博彦满都为议长,吉雅泰为副议长,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
换句话说,新中国还没有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就建立了。
即便是乌兰夫,在这个政府成立前也是有着一定的自治心理:在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前夕,乌兰夫在向中共中央的提案中,提出建立少数民族的地方宪法、保留地方武装、拥有在国家正规军中组织由少数民族单独构成的军团的权利等建议。
自治政府实行了高度自治。
其标志为:1.属有区土所有权。“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明确规定“保护蒙古民族土地总有权之完整。保护牧场,保护自治区域内其他民族之土地现有权利。”蒙古族历来没有把土地私有化,土地属于以旗为单位的贵族和平民所共有,因此“纲领”有“总有权”之说法。(很明确,土地总有是蒙古民族的总有,不是公有或国有。)
2.属有自治地方武装部队。部队名称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纲领”规定:“建设与发展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人民自卫军必须忠于民族,忠于人民,拥护政府…。”
3.属有政府旗帜。自治政府打出了自己的旗帜。政府旗设计为红、青、红横状三条色,青色中央有锄头和套马杆相交图案,其上方有五角菱形红星。锄头代表蒙古农民(也包括其他民族农民),套马杆代表蒙古牧民,红色象征革命,青色象征蒙古族。红星代表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它的前身是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好在绥远、察哈尔等省多在国民政府控制下,这个自治政府直接管辖领导的区域只有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五盟,面积不大,实力有限。
随着1946年6月苏联从中国境内全部撤退,这个自治政府就没有什么自治的本钱,归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1949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将自治区党政机关迁往张家口。
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1954年撤销绥远省,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三省全部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完全放在中央政府控制下。
西康省
同内蒙古一样,建立西康省的目前主要是将西藏分而治之。
西藏在明清时代分裂为三个地区,分别是西藏拉萨、山南和日喀则一带的“卫藏”;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甘、青及川西北一带牧区的“安多”;川西高原的大部、滇西北及藏东一带的“康区”。
西藏地理上的隔绝性,这三个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西康省主要就是当年的康区,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
面积不小,人口很少,全省仅有170万人口(1939年)。
清朝时期,西康被称为川边。辖区主要为现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东部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等地。
在康熙时代,康区没有真正的领袖,分散为很多土司控制区,不断发生叛乱。
康熙晚年派出大军征讨进入西藏的准噶尔部和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以武力的绝对优势照相了康区大小土司。
由于这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太差,人口稀少,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在雍正时代分别由达赖喇嘛、云南和四川三家管理。
清末英军大举攻入西藏,满清被迫增加了对康区的控制,以拱卫四川省。
在1905年,满清开始逐步武力清除康区反叛的土司,迫使其他土司放弃掌握行政管理权和兵权(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和财富),最终在1911年大体控制康区,准备建立西康省。
辛亥革命以后,十三世达赖趁着清王朝崩溃的有利时机,出兵占领了康区有洛隆、桑昂、察隅一线以西之地,将康区的邓科、德格、昌都、类乌齐等13县划归自己控制区。
北洋军阀调兵到这一线同藏军对峙,双方没有大规模冲突。
直到1930年,西康省都由四川军阀刘文辉控制。
此时,藏军再次找借口向东进攻,然而四川军阀三巨头之一的刘文辉可不好惹。刘文辉立即派兵猛攻,将装备低劣的藏军击溃,俘虏藏军多名将领,连续收复了石渠、德格等多个县。
藏军逃回金沙江西侧,十三世达赖大为震惊,转而向刘文辉祈求和平。
此时刘文辉忙于四川军阀混战,决定见好就收,两军以金沙江为界,直到1950年解放军入藏。
在刘文辉统治时期,西康省大体稳定,下辖20个县,另有13个县被藏军控制。
刘文辉将西康省省会设在康定县,还希望将四川省的雅安和西昌地区归入该省。四川头号军阀刘湘则表示反对,唯恐刘文辉彻底分裂四川省。由于刘文辉长期在雅安办公,实际上雅安就是西康省的省会,而不是康定。
抗战期间,西康省远离中日交火区,成为最安全的大后方。
这里地瘠民贫,人口稀少,人口始终只有100多万,是荒凉的不毛之地,发展有限。
到了1949年解放军攻入四川,藏军也趁机集结在西康省边境。
刘文辉犹豫再三,最终在12月联合军阀邓锡侯、潘文华宣布主动向中共投降。
直到1950年2月,解放军才攻入雅安,在3月通过西昌战役击溃胡宗南3万人,10月又击溃盘踞康区的藏军,从而彻底占领西康省。
奇怪的是,在1955年西康省被废除,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这又违背了将西藏分而治之的原则,在历史上埋下一个大坑。
另外的4个省
除了以上的4个省,新中国建立以后还废除了4个省。
这4个省没什么名气,萨沙放到一起来说。
平原省
抗战中,日寇占领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在这里建立了伪平原省,驻地郑州市,辖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撤销了平原省。
但1949年8月,中共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通令:“撤销各行政公署,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成立平原省。”
平原省又被建立,省会是新乡市,辖域大体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新乡、安阳、濮阳、焦作、济源和山东省的聊城、菏泽、济宁部分等地所组成。
好景不长,到了1952年政府认为平原省缺乏经济中心,还削弱了附近的河南和山东两省实力,最终还是取消了这个省。
辽西、辽东和松江省
这三个省都属于东北,是历史特殊时期的产物。
在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地区被划分为9个省份,目的是分而治之。
日本投降以后,国民政府暂时维持了东北9省的划分。
当时东北局势很乱,解放军和国军各自占据部分地盘,互相攻打。
在这种情况下,1945年9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奉天市(沈阳市)成立后,先后设置辽北省、辽宁省、辽西省、辽东省、安东省和辽南省等。
1946年11月16日,中共北满分局决定成立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员会。
随着战争的继续,新建的省份仅剩下辽东、辽西和松江三个省,其他都已经撤销。
这三省的面积都不大,松江省为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为400万,其他两个省也差不多。
而当时在全国面积排行最后的江苏、浙江两省,人口如此稠密,面积也有10万平方公里以上。
显然,东北不需要保留这种地广人稀的小省,必须要进行合并。
1954年6月19日,新中国决定撤销辽东省和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松江省撤销,并入黑龙江省。
由此,辽东、辽西和松江三个省不存在了,只剩下辽宁省和黑龙江省。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