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禄:潍坊风筝甲天下

张哥文化 2025-04-20 09:59:13

潍坊风筝甲天下

作者|张传禄

说起我的故乡山东潍坊,那是一片被风筝文化深深浸染的土地。自古以来,潍坊就有春季放风筝的风俗,这一风俗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潍坊人民与风筝紧紧相连,历经岁月的沉淀,成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标识。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活力。1984年4月,当地政府独具慧眼,大力发扬这一优秀民间文化传统,倡导举行国际风筝会。这一举措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潍坊风筝走向世界的大门。当年就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原联邦德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风筝团队100多名放飞员前来赴会。那是一个盛大而难忘的场景,12,000名风筝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人们怀着对风筝的热爱与期待,汇聚于此。从此,每年4月都在潍坊市举行一届国际风筝会。

1988年4月,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由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戴卫·杰克列提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从此,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潍坊风筝甲天下”更加名副其实。

关于潍坊风筝,还有着一个动人的起源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潍坊这片土地上遭受了一场罕见的灾难,庄稼颗粒无收,疾病肆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就在大家绝望之际,一只巨大的凤凰从天边飞来,它在天空中盘旋,洒下了五彩的光芒。凤凰所到之处,乌云散去,阳光重现,疾病也随之消失。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是凤凰身上的羽毛化作了一只只美丽的风筝,这些风筝带着希望和生机,让潍坊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于是,潍坊的人们便开始制作风筝,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制作越来越精美,放风筝也成为了当地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最终发展成如今盛大的潍坊国际风筝会。

我曾多次萌发参加风筝会的念头,但因事务缠身,一拖再拖,夙愿一直未了。前些日子,我收到潍坊国际风筝会筹委会办公室的邀请函,得知第四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4月I9日开幕的消息,我欣喜不已,毫不犹豫地回到了这片充满梦幻与活力的故土,去见证那一场属于天空的狂欢。

来到潍坊,城市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兴奋的因子。大街小巷,风筝的元素无处不在。风筝会的举办场地,更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正可谓“万头攒动赏花灯,百戏纷陈乐太平。才见广场龙舞起,又闻天际凤箫鸣。”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如同潮水一般涌动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期待。

风筝会上的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风筝放飞比赛。来自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支风筝参赛队齐聚一堂,他们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在赛场上一较高下。比赛规则严格而细致,从风筝的起飞方式、在空中的稳定性、飞行的高度到风筝的工艺和创意等方面都要进行评判。选手们个个神情专注,他们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风筝线,眼睛紧紧盯着天空中的风筝,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那场面,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空中战争,每一只风筝都是战士,向着天空的荣耀进发。

除了放飞比赛,风筝会还有风筝制作展示活动。一排排精美的风筝陈列在展示区,如同一场风筝的艺术盛宴。这里有传统的潍坊风筝,它们工艺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像那只沙燕风筝,它的造型简洁而富有韵味,黑色的燕子轮廓,搭配上色彩鲜艳的装饰花纹,既体现了潍坊风筝的传统风格,又透露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制作这样一只沙燕风筝,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从选材、扎制骨架到绘制图案,每一步都蕴含着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

在展示区的另一边,则是充满现代创意的风筝。这些风筝融合了现代科技与流行文化元素,让人眼前一亮。有以科幻电影为主题的风筝,巨大的外星生物造型风筝仿佛要冲破天空的束缚,降临到人间;还有以动漫角色为原型的风筝,那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在天空中飞翔,吸引了众多孩子和年轻人的目光。

此时潍坊的天空,像是一块巨大的蓝色画布,等待着风筝们去挥洒色彩。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微风的吹拂下开始了它们的飞翔之旅。看那巨龙风筝,蜿蜒盘旋,它那长长的身躯仿佛带着古老的华夏气息,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真的是一条神龙在天际遨游。龙,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祥瑞,这巨龙风筝的制作定是倾注了工匠们无数的心血,每一片鳞片都精心绘制,每一处关节都巧妙连接,才能让它如此栩栩如生地飞翔在天空之中。据知情人介绍,制作这样一条巨龙风筝,需要精湛的技艺和大量的时间,从选材到最后的绘制,无不体现着潍坊风筝制作工艺的高超。

还有那色彩绚丽的蝴蝶风筝,翅膀上的花纹细致入微,如同大自然中真正的蝴蝶一般娇艳。它轻盈地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一会儿高飞,一会儿低旋,像是在和周围的风筝嬉戏。潍坊的风筝艺人告诉我,蝴蝶风筝的制作要注重平衡和色彩的搭配,翅膀的形状和重量必须精确计算,这样才能保证它在天空中稳定而优美地飞翔。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曾有诗句描绘潍坊风筝的盛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置身风筝会开幕式现场,放眼望去,天空中还有形态各异的风筝。憨态可掬的熊猫风筝,仿佛正抱着竹子享受美食;威风凛凛的雄鹰风筝,展开巨大的翅膀,似乎要冲破云霄;还有那些充满创意的现代风筝,造型奇特,融合了各种流行元素,展现出潍坊风筝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在场地的一角,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在大人的指导下制作风筝。他们的小脸上满是专注和兴奋,手中拿着画笔,在风筝上描绘着自己心中的梦想。那简单的风筝骨架,在孩子们的眼中仿佛是开启天空之旅的钥匙。这一幕让我深深感受到,风筝文化在潍坊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对生活热爱的传递。

参加潍坊国际风筝节开幕式活,仅是短暂的一天,但那漫天飞舞的风筝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潍坊风筝,它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我带着对潍坊风筝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许,踏上了归程,祝愿“潍坊风筝甲天下”的美名,在五洲四海高歌不停!

0 阅读:0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