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永:大批判·“二百五”的故事——《人民公社拾记》选载26

张哥文化 2025-04-27 16:36:48

编者按:《人民公社拾记》是故乡山东省临朐县傅光永同志精心创作的乡土文学精品。傅光永同志在临朐县长期担任县和乡镇(人民公社)领导工作,亲自参与并实践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建设工作,曾经担任亚洲第一浆砌石连拱大坝---九山淌水崖水库工程的总指挥,任职农村工作数十年。作者怀着对临朐人民和临朐土地的热爱,以精致、鲜活、朴实的文字,记述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临朐农村的真实生活、乡土风情和百姓故事,这是具有我故乡特色的临朐故事,是记录和再现故乡临朐县人民公社生产、生活和艰苦奋斗的开山之作,也是全国同领域、同题材的上乘之作,是一部记录以临朐人民为代表的山东人民在齐鲁大地上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创业史》。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临朐人的思想感情、生产生活、民俗风情,以及老一辈临朐人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激励临朐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弘扬沂蒙精神和淌水崖精神,传承优良传统,以蓬勃昂扬的姿态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征得作者同意,从今天开始,特以连载的形式把《人民公社拾记》奉献给大家。

大批判 ·“二百五”的故事事

傅光永

批我六爷爷,首先是批其生活作风腐化,说他成天穿得整整齐齐,身上不挂草,鞋上不沾泥,一天到晚坐在大队办公室里拨拉算盘子,庄户人家脸都晒成紫铜色,当大队会计的却养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资产阶级生活作风。高帽戴了,头也低了,大队会计也被夺权了。

我的六爷爷有点文化,当过兵,又在高级首长跟前工作过,再加上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是我们傅家实际上的族长,多少年来,家族里大小事都得由他定夺,族内族外的人都十分尊重他,作为晚辈的我,早已把他看做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如今,也戴上了高帽子,押上了批判台,还被罢了官,我心中的一棵大树轰然倒下了。

夺权以后,我六爷爷有了一份新工作,给生产队里种菜园,以菜园屋子为家。家里人每天给送一次饭,村里的事不闻不问,也没人来找他的事,回归田园过得挺舒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六爷爷在菜园子里的精耕细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人们就有了另一种评价,有文化的人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

我经常跟着小叔去给“走资派”六爷爷送饭,走进菜园子就感到满园生机,蜜蜂嗡,蝴蝶飞,青蛙跳,目不暇接,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放下吃的东西,叔侄二人就去绞水车,一是出于好奇,乐得操弄机械玩艺儿;二是力所能及帮着老人家干点活,总得绞半个多小时,浇完几畦青菜。

干活有回报,一根黄瓜,或者一个西红柿,味道鲜美得无法形容。实在没有好吃的,拔棵葱、揪一把韭菜辣辣嘴和鼻子,也挺过瘾。

我和小叔最喜欢的是麦前的水萝卜。水萝卜是什么?像刚下轿的新媳妇,红鞋,红裤,红袄,还有一个红盖头。红盖头揭开,就露出新媳妇搽了粉搓了雪花膏的红里透白的脸儿。把水萝卜用井水洗干净,咬一口,瓤是白的,比搽了粉搓了雪花膏的新媳妇的脸还白,水灵灵的,在嘴里嚼一下,满嘴里是水,微辣中透着甜,长大以后再也没吃过这么脆嫩水灵的水萝卜

有水萝卜的那几天,我们给六爷爷送饭特别认真殷勤,风雨无阻,有时一天去两三趟,总能找到去的理由。我们吃一两个水萝卜,也不是白吃,帮着绞水车。吃着水萝卜或其它什么可吃的东西,把“走资派”三个字的政治印记给淡化了。

有时候,我和小叔也随老人家在菜园屋子里或凉棚下吃顿饭。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道杂拌凉菜,从芹菜畦子里疏采一把嫩芹菜,连根带叶切碎,拌上西红柿(青红不论)丁,再加上葱末、青椒末,拌匀了浇上几滴酱油、醋,用煎饼卷着吃,色香味俱全。有时辣椒放多了,或者辣椒老了一些,辣得不得了,就一边吃一边往外吁气,再不然就喝几口井水冲冲。吃一顿饭,冒一头汗,过瘾。

还有一道菜,不用动刀,吃起来简便,把一大缕嫩芹菜或嫩芫荽、几棵小葱洗净,再取一缕香椿咸菜,一并卷进软和煎饼,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口感,似乎整个园子里菜的清新香味都卷进了煎饼。

最特殊的一道菜,也是老人家的专利,把葱白、蒜瓣、青辣椒一总放蒜臼子里捣成酱,把酱在煎饼上抹匀,卷成一个煎饼卷,真是一道下饭开胃的好菜。在此,我还得感叹一声,这口福再也不会有了!

陪老人家吃饭,六爷爷常扫我们的兴:“回家吃饭去吧!在这里吃饭让人看见了不好,别让人说我们贪公家的小便宜。”

又扯远了,一提起吃的就收不住话头,也许经历过艰难日子的人都这样。

老贫农的血泪控诉

吃过了水萝卜就到了盛夏,似乎“文革”也到了高潮。造反派们筹备了第三次批判大会。这回,村里几个造反派闪亮登场独立主持会议了,自然少不了“二百五”。

--------------------------------------------

作者简介

傅光永,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褚庄村人,曾任九山公社党委常委兼淌水崖水库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沂山乡、五井镇党委书记,县外经贸委主任、临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县政府党组成员,退休后任县关工委副主任,著有作品《人民公社拾记》。

0 阅读:0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