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癌症扩散,临终之际拉着妻子的手说,他还有个心愿未了

裂谷长河 2024-11-26 23:42:00

1992年的秋天,医院的病房里弥漫着一股药水的气味。胡乔木躺在病床上,面容消瘦,眼神却依旧清亮。

这个曾经在延安窑洞里彻夜伏案、为党撰写无数重要文件的老人,如今与病魔抗争到最后关头。

他的妻子李桂英守在一旁,轻声讲述着他们过去的岁月:在延安的日夜忙碌,与毛主席讨论工作的情景,还有那些未曾记录的故事。

突然,胡乔木拉住了李桂英的手,声音微弱但清晰。

他说:“我有一个心愿,一直没有完成。”

李桂英愣了一下,胡乔木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胡乔木的浙江大学岁月

1934年底的浙江大学,校园内的政治氛围异常紧张。

胡乔木,一位饱读诗书的青年,其文章和行动逐渐引起了校方的关注。

他在《国立浙江大学校刊》上的多篇作品,如《呼唤》、《破晓》等,充满了激进的思想和对现实的深刻批评,这些作品往往经过严格审查后才得以发表。

尽管如此,胡乔木的文字依然散发着革命的火花,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的关注和共鸣。

那年冬天,浙江大学爆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学生运动,反对校长郭任远的保守政策和对学生活动的压制。

在一次集会上,胡乔木站在人群前,高声朗读他的最新诗作,声援学生的诉求,他的声音在冬日的寒风中回荡,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校方对此类行为的容忍度极低。

一次又一次的警告后,胡乔木仍然坚持他的立场,继续他的写作和抗议。

最终,在一次尤为激烈的对峙后,校方决定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一天晚上,胡乔木被紧急召到了院系办公室,面对着几位面色严峻的校领导。

在那里,他被正式通知,由于他的“激进行为”和对校规的公然挑战,将被开除学籍。

校方的决定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学生聚集在教学楼外,举着标语,高声疾呼,表达对胡乔木的支持和对校方决策的不满。

被开除的胡乔木没有选择回避,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他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告别了那些日夜讨论、共同成长的校园和同学,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列车。

上海求索与重新入党

1935年2月,胡乔木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上海。他下了火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迎着海上城市潮湿的空气,踏上了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很快,他找到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的组织部部长王翰。

王翰身材清瘦,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他仔细听胡乔木讲述了自己被浙江大学开除后的经历,尤其是在政治信仰上如何继续坚持的过程。

谈话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王翰才开口提到了党组织的事。

他告诉胡乔木,尽管过去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但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王翰对胡乔木的过往表现表示肯定,并答应帮他重新接上党组织的关系。

接下来的几周,胡乔木与王翰多次接触,有时是在社联的活动场所,有时是在其他秘密据点。

每次见面,他们讨论的内容都更加深入,胡乔木也参与了社联的一些具体活动,比如起草宣传材料、审核稿件等。

5月的一天,王翰通知他可以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重新入党后,胡乔木很快被任命为“社联”常委和宣传部部长。

他起早贪黑地编写和编辑宣传资料,针对工人、学生以及其他群体的不同需求调整文稿风格。

他和几位文笔好的同志一起商量措辞,有时为了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能辩论好几个小时。

在宣传工作之外,他还参与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比如联络其他文化团体,组织联合活动,扩大党的影响力。

每次会面,他总是提前到场,和负责现场布置的同志沟通细节,比如发言顺序、材料摆放等。

在一些情况下,他还需要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及时调整宣传策略。这些工作让他忙得脚不沾地,但也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转战文化战线

1935年7月,胡乔木接到了调令,前往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文总”)工作。

抵达“文总”后,他很快进入角色,加入党团组织,担任宣传部部长。

胡乔木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整理“文总”现有的宣传材料。

他组织了一次内部会议,与几位负责宣传的同志逐条审阅已发布的文章和文艺作品。

他提出修改建议,并亲自参与到部分文章的重新编辑中。

经过几周的集中调整,“文总”的宣传工作开始展现出新的面貌。

同年11月,中央文委任命胡乔木为“文总”党团书记。

这一任命让他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他开始直接参与更高层次的文化宣传规划。

为了使“文总”的活动更加系统化,他组织成立了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宣传,比如戏剧、诗歌、小说等。

胡乔木还积极参与组织戏剧巡演活动。他与戏剧团体密切合作,从剧本的创作到演员的挑选都亲自把关。

巡演的剧目内容多以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反抗压迫为主题,深受基层观众的欢迎。

每次巡演结束,他都会召集演职人员开会,听取他们的反馈,并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辗转来到延安

1937年7月,胡乔木一路辗转来到延安。

他在到达后的第一天,便见到了组织安排的接待人员。

简单的寒暄之后,他被安排住进了一间简朴的窑洞。

胡乔木整理好随身带来的书籍和笔记本,很快便投入到延安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

几天后的一次会议上,他正式向组织报告了自己的到来。在递交的报告材料上,他第一次签下了“胡乔木”这个名字。

放弃“胡鼎新”,改为“乔木”,是他在到达延安后做出的重要决定。

他解释说,“乔木”寓意大树,象征一种成长与担当的精神。

到延安的几个月里,他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集体。

胡乔木白天参加组织安排的学习课程,晚上在窑洞里整理学习笔记,或者和几位年轻同志讨论时事。

他的文笔和学识在延安很快得到了认可,组织开始安排他参与一些文件的起草和编辑工作。

他起草的文稿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多次被领导批示通过。

1938年初,胡乔木认识了李桂英,这位年轻的女同志是根据地的一名热心工作者。

两人在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结识,虽然第一次接触时交流不多,但后来的几次活动中,他们开始熟悉起来。

两人逐渐建立了默契,组织和身边的同志也注意到他们之间的亲近。

1938年下半年,组织批准了胡乔木与李桂英的婚事。

婚礼简单而庄重,几位熟悉的同志送上了祝福。胡乔木提出建议,希望李桂英改名为“谷羽”。

他说,这个名字带有隐喻,既表达了她的革命决心,也更适合他们共同的理想和奋斗方向。

李桂英欣然接受,从此以“谷羽”的名字继续投身革命工作。

婚后,胡乔木和谷羽依然忙于各自的任务,但生活中的点滴增添了一份温暖。

谷羽在生活上为胡乔木提供了细致的照顾,而胡乔木则鼓励谷羽多参与文化宣传工作。

他们经常在晚上一起讨论如何改进宣传材料,或者共同完成一篇文章的编辑工作。

不久后,胡乔木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他第一次被带到毛主席的住处时,毛主席正在书桌前批阅文件。

毛主席抬起头,简单地寒暄几句后,交给他一份材料,问他怎么看。

胡乔木仔细阅读后,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毛主席点了点头,说:“不错,你这个角度可以。”

从那以后,胡乔木开始正式协助毛主席处理文件和宣传事务。

他的主要任务是整理毛主席的讲话稿、起草部分文件,并参与政策宣传的策划工作。

毛主席对他的工作很满意,曾多次对其他人提到胡乔木思路清晰、执行力强。

晚年遗愿

1992年初,胡乔木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癌症的折磨让他时常陷入剧烈的疼痛中。

他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病房里摆放着几本他最常翻阅的书籍,其中不少是他在延安时期抄写和整理的资料。

李桂英几乎全天守在胡乔木的病床旁。

她会轻声向他讲起一些过往的事情,尤其是两人在延安时共同参与革命的日子。

有时她会提到他们在简陋的窑洞里讨论宣传材料的画面,也会提到两人结婚时那些简单却深刻的细节。

有一天,李桂英坐在床边,和胡乔木谈到毛主席的一些故事。

她提到那些年的紧张工作,胡乔木总是通宵达旦地整理文件,而毛主席会偶尔走过来问他一些问题。这让胡乔木想起了未完成的心愿。

他说,他一直希望能写一本关于自己与毛主席相处岁月的回忆录,把那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和个人的思考记录下来。

听到胡乔木提起这件事,李桂英轻声安慰他,让他不要太过操心健康之外的事情,但也表示理解他的想法。

几天后,李桂英带来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和一支笔,希望他能在身体允许的时候,写下哪怕只是一部分的内容。

然而,胡乔木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长时间动笔。

偶尔,他会在清醒的时候口述一些片段,让家人代为记录,但进展缓慢。

1992年9月28日,胡乔木在病房里安静地离世,他的心愿最终也没能完成。

胡乔木的骨灰撒在延安后,这片土地又一次成为他人生的重要归宿。

参考资料:[1]陆艺佳,雷家军.胡乔木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及其重要贡献探析[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40(6):55-6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