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没对手?美专家曾言:若动真格,全球联合起来也打不过

鲁老诗分享 2025-02-22 15:06:20

美国一位军事专家曾抛出惊人论断——“全世界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干不过美军”。

这话里既有美国军力的底气,更有一种微妙的焦虑。

毕竟,从阿富汗撤军的狼狈,到中俄军力崛起的快步追赶,再到美国智库内部给出的“美军弱化”评级,各种看似矛盾的信息不断在考验着这位“超级大国”的心脏。

一、全球顶尖军力的“大杀器”

11艘核动力航母、超1.3万架军机、全球最大核武库。

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美国军力的“骨架”就显得格外坚硬。

2024财年的国防预算达到8860亿美元,占比全球军费的38%,为尖端武器的研发提供了天文级别的资金支持(包括六代机、高超声速武器等项目)。

如此规模,无疑给美军带来“空天海”全维度覆盖的潜力。

美军在海外拥有约800个军事基地,分布在140多个国家,撑起了“随时随地、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快速响应辖区。

这种全球布点,无论是地缘政治博弈还是突发行动,都能让美军具备“一呼百应”的能力。

坦率来说,美国在军事科技方面,拥有数十年的先发优势:从隐身战机到无人机集群,从网络战到外太空军事研究,产业链一度呈现垄断格局。

但也不能忽视军工复合体“捞钱大户”的一面:F-35战机项目屡爆故障,成本超支,效率下滑。

在高额军费的光环背后,掺杂着浪费、腐败与利益交换的阴影。

二、炮火的背后

美国在阿富汗投入了2万亿美元,却最终以匆忙撤退收场。顶尖装备和庞大军费,未能阻止战略目标破产。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明确指出,如果中俄这两个大国同步发力,美军难以同时应对两场大规模战争。

强势的表面之下,资源分散与兵员不足正成为美军日益凸显的软肋。

美军内部士气低迷、装备老化等问题频见报端。

美国一些智库甚至直接给美国军事力量贴上“弱化”的标签。

国防需求与军费开支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曾批评,美军费本质是“统治世界工具”,并非纯粹的国防之需。

金钱烧得虽多,可实际作战成效却难尽如人意,进一步加深了国内外对美军“真假强大”的争议。

三、新时代的对抗

中国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歼-20隐身战机、高超声速武器等技术突破,正在重塑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军事力量平衡,让美军不得不更加谨慎地评估自己的布防体系。

俄军拥有“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等先进武器,核潜艇部队与弹道导弹武器形成稳固的威慑力。

叙利亚战场的多次军事行动,也为俄军带来宝贵的实战经验。从中东到黑海地区,俄军的强硬姿态让美军难以尽情发挥。

表面上,美军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可在新的多极格局中,孤掌难鸣的危机不断出现:盟友体系出现“嫌隙”,国内民意也逐渐不耐烦“大笔烧钱”搞全球驻兵。

光环越大,暗影越深。

当过度扩张成为常态,军费堰塞湖就有决堤的那天。美国想在各大冲突中“全面插手”,却逐渐力不从心。

结尾:

最强的矛,终将还是刺向了持矛者的自己。

美国军力虽强,但在单极霸权的框架下步步扩张,越发透支自身国力。

一旦世界真正走向多极化,光靠“强硬”只怕难以维持长久稳定。

唯有以和平与发展为基石,才能为这个动荡的时代赢得新的平衡。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鲁老诗分享

简介:环球望远镜,探索未知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