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惊慌!2025中国锂电做好自己的三件事

真锂玩研究 2025-04-09 13:40:57

美国滥施关税将对我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尤其对于锂电池领域,影响必然存在,但是价格激励将更强劲!

2025中国锂电只要做好自己的三件事。美国对中国锂电池和新能源的盘算就将再次落空。

01

影响必然存在,价格激励更强!

清明节假期刚过,随着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全球各大市场陷入一片恐慌,股市、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暴跌。其中美国不仅将对中国关税提升34%,更是对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征了46%—36%的关税,此外对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也分别加征了20%、26%24%和25%的关税。

从客观来讲,美国全面地加征关税,势必将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损害,减缓全球经济增速,进而减缓锂电池需求。同时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及中国海外产业链的抑制,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锂电池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即使2024年我国锂电池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建设海外产业基地,以期躲避美国关税制裁;但是从目前来看,美国似乎也并不想放过东南亚,对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征的关税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中国。

影响是不容回避的,2025年中国锂电出口势必将经受一轮新的考验,整个价格体系的调整和市场的震荡将在所难免。

只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美国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来重新引导制造业回流的愿望,但短期内依然很难实现。短期内无论从电池,还是新能源汽车美国目前都不具备与中国脱钩和竞争的实力。对此真理研究创始人墨柯表示,在锂电领域,美国要想补齐人才培养、补齐产业链是个很困难的事情,没有五六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的追赶和积累根本搞不定。

也正是基于这一事实,美国的关税制裁更多只是局限于对中国锂电出口的短期利空冲击。面对美国各种家用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家庭储能和大型储能的刚性需求,历史已经证明,美国加征的关税只能变成飞涨的物价。

在2023年9月起,美国就曾经将中国出口的动力电池关税从7.5%大幅提高到25%,并威胁从2026年起,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非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也将从7.5%提高到25%。

但是,结果是什么?中国出口美国的动力锂电池单价上涨接近34%。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锂电池数量下降了约16%,但金额仍增长了13%,达到153.15亿美元,占国内锂电池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经升至25%,较2023年提升约四个百分点。

对于中国来讲,美国加征关税更多地只是产能上的影响,以及更强烈的价格激励!这些关税,几乎全部被美国消费者买单,而对于公司业绩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短期影响有限,长期趋势更加清晰。2025中国锂电只要做好自己的三件事。美国对中国锂电池和新能源的盘算就将再次落空。

02

更高性能!

第一件事是更高性能锂电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作用下,更高性能的锂电池在价格竞争中将获得更多的加价优势和市场空间。

首先,美国的提升关税的主观愿望是削弱中国锂电池的价格优势,从而为高成本的美国企业进入锂电市场提供可能。但是客观上,也打开了中国高性能锂电池的出口空间。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同样都是加34%的税,同样都是提价34%甚至更高,消费者自然就会选择新能更高的产品。

这其实与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美国加征关税无非是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发展。锂电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周期的起点。

在锂电池终端产品方面,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超快充、高能比大圆柱电池等技术和产品正在加速进入商业化或者规模化量产阶段,有望加速产业链升级,并在中期驱动需求再提速。在锂电池产业链上,超高镍三元、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都在快速发展。硅碳负极也在加速量产和普及。与此配套,隔膜、电解液,固态电解质,以及相关设备等也在加速升级。

03

更大市场!

第二件事是海外新兴市场的开拓!

随着美国市场进口量的萎缩(金额还会增加),欧洲、东南亚、中东、市场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之前,我们出海东南亚,更多是为了转口美国和欧洲,减少关税损失和制裁风险,而现在美国连带东南亚一起制裁,对于越南、泰国的关税甚至高过中国,这无疑迫使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当地市场、当地产业链的开发。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泰国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超4倍,达到近9万辆;马来西亚电动车注册量同比增长超2倍,此外,南美的巴西、澳大利亚的电动化进程也在加速,预计2025年除去欧美,全球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将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增长约36%。

在储能领域,东南亚和中东的储能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其中2024年东南亚大型储能新增装机量为5GWh,远超分布式储能,预计2025年东南亚储能装机量将达到12GWh,同比增长50%。而中东各国,尤其是沙特和阿联酋也都制定了清晰的能源转型路线图,沙特的“2030愿景”力争到2030年实现130吉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阿联酋设定了2030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9.8吉瓦的战略目标。

目前,凭借“大项目+大客户”的模式,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国能建、远景能源、瑞浦兰钧等企业凭借着产品和运营优势均在中东和东南亚实现了海外出货的快速增长。

04

更快低成本,更快出清!

如果说前两项影响相对正面,那么美国加征关税后,对中国锂电产业的第三个影响,可能略显负面。

中国企业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更低成本的锂矿资源。产业也将因此加速出清。

因为,随着美国加征关税,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利于美国本土锂电产业的发展和锂资源投资的增长。其中资金的投入,必然会带来新的供给的增加。

目前,全球先进电池生产商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都表示将增加在美投资。包括韩国LG、SK On、日本松下,以及宝马、福特、通用、本田、丰田等车企,在美国新建、扩建或追加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投资总规模预计将达到2100亿美元。

此外,美国IRA法案预计在未来10年也将投入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及气候相关投资,美国能源部此前也宣布将为生产电池所需关键矿物质的企业提供3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有机构预测,预计到2028年,北美锂离子电池产能将超过1TWh。

同时,由国际资本主导的国际矿业巨头也纷纷加大对于锂矿资源的并购与投资。

例如,2024年10月,力拓就以90%溢价,折合近67亿美元宣布收购美国锂矿厂商阿卡迪姆锂业公司,该交易预计于2025年中期完成,届时力拓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锂矿供应商,并获得位于阿根廷、澳大利亚的锂矿资源。

美国本土的Thacker Pass和Rhyolite Ridge项目也分别计划在2026年和2028年开始投产,如果计划顺利,预计每年还将有近10万吨碳酸锂的产能贡献。

锂电池预期产能的增长和锂矿石远期储量、产能增加,无疑都将继续带动锂电池、碳酸锂价格的下滑。中国锂电池产业将不仅仅需要面对“内卷”,美国用关税推动的“外卷”也将到来。

要么拥有更高的技术能力,要么拥有更低成本的资源储备,否则就只能被市场加速淘汰。

0 阅读:2

真锂玩研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