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康熙被马甩了出去,趴在石板上一动不动。随行太监急坏了,赶紧上前查看。突然,太监冲着康熙大喊,“大胆!”
众人惊了,“这太监也太大胆了!”
其实,不怪他这么说,我们将时间往回倒。
一年秋天,康熙和往常一样,到木兰围场打猎。
突然,一只狍子在人群中一晃而过,康熙眼前一亮,策马追去。
谁知,这狍子突然蹲在石板上,转过头来看着康熙。
康熙见状,赶紧骑马上前。
然而,这马却被乱石绊倒,将康熙甩了出去。
只听“哎呀”一声,康熙就趴在石板上一动不动了。
随行太监急坏了,赶紧跑上前去抢救,却发现,康熙眼睛都不眨地盯着身下的石板。
只见石板上写着:
南山种泰斜阳暮,怅然归去溪横路。
山河俱在余辉里,不见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名画,这幅画非常细致地描绘了北宋汴京繁荣的景象。
这时,康熙慢慢起身,“诗中说,他只看到了夕阳余晖中的山河,却不见像清明上河图中繁荣的景象。”
太监一听,瞬间急眼了,“这人真是大胆,竟然写一首反诗。”
康熙听后,却摇头,“如果我大清朝真的繁荣,他就会写:又见清明上河图。”
太监虽然听得不是很明白,但也低着头,连连答是。
经过这个小插曲,康熙早就将狍子忘了。他现在想的是,怎么能让人“又见清明上河图。”
康熙出巡,走到一个林子旁边,顿时好奇,就往里钻。
他们走到一棵老槐树下,竟然旁边的卧牛石上刻了一副棋盘。
康熙顿时技痒,“这深山老林中,竟然有人会下棋,速去将此人寻来。”
可太监问遍了周围的人家,居然没有一个人会下棋。
康熙大怒,“没人会下棋,这棋盘为何会如此光亮?”
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太监眼前一亮,赶紧跑过去,发现原来是个牧童,“你可会下棋?”
牧童摇了摇头,但随手往身后一指,“山里面有个老头,经常坐在那棋盘边比划。”
太监一听,赶紧回禀康熙,并将那老头找了来。
康熙一见老者,拱拱手,“老丈可安康?”
可老者却不耐烦地说,“你谁啊,找我什么事?”
太监吓了一身冷汗,康熙却微微一笑,指了一下棋盘。
“哈哈哈哈。”老者大笑一阵后,竟转身走了。
不一会儿,他抱了个包袱回来,打开后,里面竟是活灵活现的雕像,身穿帅服的将,奔腾欲跃的马……
而更让康熙惊奇的是,老者那反其道而行的棋法。
一般下棋时,人们都会“丢卒保车”。但这老者却“丢车保卒”,并且还让卒子,将了康熙的老帅。
老者竟连赢3局,太监在一旁看得是胆战心惊。
康熙却连连称奇,“老丈,你为什要丢车保卒呢?”
只见那老者撸了一把自己的胡须,“水能载舟,以民为本,卒者众多,善用必胜。”
康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老者竟然早就识破自己的身份,“老丈可愿出山,报效朝廷?”
老者摇了摇头,“我已年迈,更何况,如果领悟了这其中的道理,还需要我吗?”
说完,老者竟自顾收拾包袱,头也不回地走了。
康熙在原地愣了一会,“以后这里就叫棋盘山吧。”
【宛宛说】
“下棋卒为本,社稷民为本。”
后来,康熙写了一句话:“勤民方不愧为君”,时刻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并记在脑子里。
康熙是清朝第4位皇帝,8岁即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还开创了康乾盛世,是位英明的君主,史称“千古一帝”。
而这一切,与他亲民爱民,是分不开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