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史海任我行 2024-08-30 17:56:22

1992年初,春天的暖风吹拂过整个美洲大陆,纽约郊区的一幢公寓内,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静静的欣赏着窗外春天独有的生机。

老人祖籍在浙江,目前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4年,人到老年往往多愁善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对着窗户发呆,每到春天,他都会怀念那个养育自己的鱼米之乡。

“父亲,您回乡省亲的申请批下来了,今年五月份便可动身!”一名中年男子急匆匆的走进了房间。

老人颤颤巍巍的摘下眼镜,双眼已经湿润:“你说的是真的?你可不要骗我。”中年男子坚定的点了点头,老人再也难掩激动的心情,坐在轮椅上泣不成声。

即便年过八旬,老人依然精神抖擞,气质儒雅,这副面容很难让人联想到他的前半生竟然是个杀人狂魔。此人便是当年军统“一戴三毛”之一的毛森。

这次回乡省亲后四个月,毛森便在美国病逝,对于一个手上沾满革命人士鲜血的刽子手,这或许是一种救赎。

天资聪慧

毛森于1908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父亲毛锡湖是当地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与其中周氏结婚后育有三子,其中毛森为第三子。

毕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毛森一出生就获得了一家人的关爱,即便日子过的十分艰辛,毛锡湖依然在乡里给儿子找了一个私塾老师。

然而好景不长,江浙地区洪涝灾害频发,毛家的农田收成很差,毛锡湖很快便无力支付毛森读私塾的学费。直到毛森15岁时,他才再次拿起了课本,进入了长台嵩高小读书。

别看年龄偏大,毛森在高小时期就展露出了良好的学习天赋,他沉着冷静、善于思考,这些特质也成为了他后来成为一名特工的基本素养。但是,毛家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毛锡湖只坚持供毛森读了两年高小。

中途辍学后,毛森开始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但对于学习的狂热始终没有冷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上学,将来有个体面的工作。

民国时期与今天一样,也有严格的升学制度,只有从高小毕业,才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升学考试。像毛森这种情况,放在今天就是初二没念完就进厂打螺丝了,打了几天螺丝后突然想参加高考,然后上大学。

即便是浙江的教育部门允许他这样操作,试问一下初二没念完的学生,能把高考试卷的答题卡填满吗?

不过当时全国文盲比率比较大,高小毕业已经算是人中龙凤,所以高小毕业后的升学考试远比今天的高考要简单。再加上毛森天赋异禀,平时勤工俭学,他完全有能力应对升学考试。

毛森向父亲阐述了自己想要继续学习的愿望,毛锡湖说:“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你高小都没毕业,人家压根就不让你考试。如果你能想办法参加考试并通过,爹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把书读完。”

不得不承认,毛森从小就是当特工的料子,思维之敏锐异于常人。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同乡的玩伴——毛善森,此人已经取得了高小文凭但不打算继续求学,当时没有人脸识别技术,于是毛森决定来个偷梁换柱,拿着同乡玩伴的文凭去考试,从此之后,自己就叫“毛善森”了。

在今天看来毫无含金量的“骗术”却成功改变了毛森的人生。毛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衢州第八师范学校,五年的学习生活让他从一名打工人蜕变为了一个知识分子。

毛森原本以为自己会像学长们一样,成为一名老师,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冒牌”的本家兄弟

1930年,毛森从衢州第八师范学校毕业,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江山县立中山小学的一名老师。

毛森的教学生涯满打满算也就两年,这还要算上实习时间,很快他便对这一职业失去了兴趣。

老师这个职业虽说比较稳定,衣食无忧,但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当时毛森刚刚22岁,正是为了光明前途努力奋斗的年纪,区区三尺讲台岂能困住他的雄心壮志?

1932年,毛森毅然辞去了老师的工作,通过了浙江省警官学校的入学考试。这所学校创立的初衷是培养警政干部,整顿现有的警察系统,从这所学校毕业后,大多数学员都会成为警察系统中的精英骨干。

毛森从小就善于分析,所以警察这个工作还是比较适合他的。

由于警官学校的个别课程与军统的特工培训有所重叠,所以戴笠委派毛人凤来到了警官学校担任特派员,名义上是为了促进学校与军统的合作,实际上是为了网络人才。

当毛人凤从新一批学员的花名册中看到“毛善森”这个名字时喜出望外。其实帮助毛森改变人生的童年玩伴——毛善森是毛人凤的本家兄弟,两人关系非常亲密。

毛人凤心想:“这孩子,报考警官学校也不和我打声招呼,等见了面一定要数落他一顿。”

某个课间,毛森被教员告知,立即前往特派员办公室一趟。当时毛森只知道特派员是政府的一名高官,还与自己是同乡,但两人并未见过面。毛森一进办公室便主动向毛人凤敬了个礼:“首长!我是毛善森!请问有何指示?”

一旁的毛人凤愣在了原地,一脸狐疑的看着这张陌生的面孔:“你确定你叫毛善森?你最好把你的事交代清楚。”

毛人凤的言语里似乎夹杂着一丝怒气,毛森这才意识到自己露馅了,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十分慌张,但表情却显得很镇定。

毛森并没有对毛人凤说谎,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自己用毛善森文凭参加考试的整个过程。

其实这次谈话也是毛人凤对毛森的一次考验,毕竟他的目的是为军统挖人的,只要符合军统的用人标准,管他是“毛森”还是“毛善森”,均可以召入麾下。

当然,这也包含着毛人凤的私心,军统内部其实也是派系林立,毛人凤也一直希望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亲信。

毛森冷静的回答让毛人凤眼前一亮,按照当时警官学校的规定,像毛森这种情况是要被强制退学的,但毛人凤依然将他留在了学校中。

“‘毛善森’,你将来愿不愿意来军统工作?”

面对毛人凤的提问,毛森想都没想,嘴里便蹦出了“我愿意”三个字,此时他甚至都不知道军统的工作有多么凶险。

“好!男子汉要说话算数!把你的名字也改一下吧,以后别叫‘毛善森’了,你就叫‘毛森’吧。今后你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在这所学校学习了。”

现在想想,从“毛善森”到“毛森”,少了一个“善”,这也预示着毛森为军统工作后,内心“善”的一面将会逐渐消散。

从锄奸英雄到反动派

毛森进入军统后,在“福建事变”期间崭露头角,他的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得到了极大施展。

“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第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不满蒋介石的“剿共”主张,私下与红军达成了停火协议,并在福建成立新的政权,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

军统派毛森秘密前往了第19路军各部进行游说,迫使张殿基等部没有参加“福建事变”。1934年,蒋介石派兵贡献了福州、泉州等地,“福建事变”以失败而告终。

从这件事来看,毛森其实是民族的罪人,因为“福建事变”的失败导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又向后推迟了几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森被戴笠任命为军统杭州站站长。当时杭州属于敌占区,毛森在日伪军眼皮之下多次执行锄奸任务,也算是为抗日大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39年和1942年,毛森先后两次被日军逮捕,在狱中他经受住了日军的严刑拷打,一口咬定自己是普通商贩,由于没有确凿证据,日军并没有将其处决。

值得一提的是,毛森即便是在狱中还通过多种途径与外界联系,筹划锄奸活动,对于臭名昭著的汪伪汉奸余阶的暗杀任务,就是毛森在狱中策划的。

1946年,被称为“面粉大王”的荣德生被绑架,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因未能保护民族企业家,国民政府遭到了国人的唾骂。蒋介石把这一案件交给了毛森,最终毛森不负众望,迅速破案,凭借一己之力挽回了国民政府的名誉。

毫无疑问,毛森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做了许多有助于抗日大业的事的,说他是锄奸英雄也不为过。但是,由于他一生只忠于军统,解放战争期间,他也把屠刀指向了革命人士,成为了一名罪行累累的特务头子。

1949年,我军发起了上海战役,毛森接到毛人凤的密电,命令部下处决了关押在上海监狱的400多名革命人士以及进步学生。上世纪的经典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主角原型李白,就是死于毛森之手。

处决这些革命人士的手段更是令人发指,除了枪毙、绞刑之外,还有些人被装进了麻袋沉入黄浦江,也有些人被就地活埋在了监狱中。

上海被我军攻陷后,毛森跟随国军残部南迁至厦门一带,在厦门期间,毛森担任警备司令,在城内制造白色恐怖,大肆逮捕进步人士。

由于汤恩伯下达了“宁可错杀伤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命令,厦门解放前夕,被捕的进步人士大多被毛森处决。

由此可见,军统已经把毛森打造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我们不应抹除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但同样应该牢记他手上的血债。

遗愿达成

厦门战役之后,毛森跟随蒋介石逃亡了台湾。由于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情报工作一塌糊涂,其实这算是保密局的责任。

1950年,蒋介石任命蒋经国为总政治部主任,负责政工改制工作,同时统筹台湾的情报工作。

原本只是一个悉数平常的任命,但由于蒋经国身份特殊,引起了保密局的非议。其中非议最大的便是保密局负责人毛人凤,之后双方便开始了一段激烈的政治斗争。

最终毛人凤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落败,1956年10月郁郁而终。蒋经国乘胜追击,开始清算毛人凤的亲信,毛森首当其冲。

为了自身的安全,毛森携家人一同前往了香港,因遭到了台湾国民党的通缉,之后又前往了美国。在美国生活的24年时间里,毛森时常会想念自己的家乡,1992年毛森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向中央政府提交了回乡省亲的申请。

虽说毛森的手上依然有累累血债,中央政府依然对其敞开胸怀,欢迎他回到家乡省亲。

当他在某景区游览时,在石壁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毛森瞬间泪流满面,曾几何时,他也是个为了民族大业舍生忘死的人。

上次离开大陆时,还是炮声隆隆,当他再次来到阔别已久的杭州,他发现这座城市早已被高楼大厦覆盖,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心中无比自豪。在游览途中,毛森不止一次感叹道:“共产党了不起!人民政府了不起!”

回到美国后四个月,毛森便病逝,临终前他交代家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捐给家乡的学校,算是自己为家乡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结语

毛森其实是众多军统特工的缩影,他们也曾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自从加入军统的那天起,他们的命运就已经不再由自己决定,经历了无数次杀戮之后,他们已经彻底沦为了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

毛森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有所醒悟,其实这也说明他的内心依然保留着“善”的一面,只不过在某一时期,这份善良不得不被掩盖。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