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号,OPPO要开新品发布会了,手机、手表、平板…琳琅满目。但等等,说好的耳夹式耳机呢?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的回应也挺实在:“耳夹下个月发,量产来不及。”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只是一个数码产品的“跳票”,但仔细琢磨,背后有点意思。一方面,消费者对耳夹式耳机的期待值,那可是肉眼可见地高。想想也是,戴久了入耳式耳机,耳朵难免有点不舒服,耳夹式这种不入耳的设计,主打的就是一个“无感佩戴”。这年头,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舒服自在。另一方面,厂商的节奏,似乎总是慢半拍。消费者想要啥,市场需要啥,有时候他们好像并不那么清楚。你说要发布耳夹式耳机,结果卡在了量产上,这说明什么?说明前期调研可能不够充分,或者说,对供应链的管理还存在提升空间。当然,OPPO也不是唯一一家“跳票”的厂商。毕竟,量产这事儿,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涉及的环节太多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线调试,再到质量检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延期。但是,话说回来,消费者可不会管你那么多。他们只关心,你能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把东西交到他们手上。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那可就要影响口碑了。所以,对于厂商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得靠谱。别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就要尽全力做到。这不仅仅是商业信誉的问题,更是对消费者的尊重。话说回来,这次发布会,OPPO倒是准备了不少“新货”。Find X8 Ultra、Find X8s、Find X8s+三款新机,再加上什么磁吸生态、新手表、新平板…看得人眼花缭乱。但问题来了,这么多产品,真的都是用户需要的吗?还是说,只是为了满足市场营销的需求,搞一波“机海战术”?这年头,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他们不会盲目跟风,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选择。所以,对于厂商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推出多少产品,而是推出真正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比如,耳夹式耳机,它的核心优势就是佩戴舒适。那么,OPPO在研发这款产品的时候,是不是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设计?是不是采用了更轻量化的材料?

是不是在音质方面也做出了突破?如果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那么,即使耳夹式耳机晚一个月发布,消费者也还是愿意等待的。但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推出一款平庸的产品,那恐怕就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了。再说说周意保的回应,一句“量产来不及”,看似坦诚,但其实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什么量产会来不及?是技术难题,还是管理问题?这些问题,恐怕还需要OPPO好好反思。与普遍认知不同,消费者对“跳票”的容忍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他们可以理解厂商遇到困难,但他们更希望看到厂商能够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借口。所以,对于厂商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担当。出了问题,不要回避,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技术难题”或者“市场竞争激烈”时,是否忽略了内部管理的问题?是否忽略了对消费者需求的真正理解?最后,还是希望OPPO能够认真对待这次“跳票”事件,从中吸取教训,并在未来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中,做得更好。毕竟,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上帝。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