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中振聊历史 2023-10-10 15:10:11

刘备在去世之前,面临一个重大的决定:将他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为它将影响到蜀汉的未来。刘备有许多将领和谋士可以选择,但他最终选择了李严,而不是赵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刘备的性格和决策风格。刘备是一个非常精明、深思熟虑的人。他很擅长评估不同的因素,并在多方面的考虑之后做出决定。在他选择托孤大臣时,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严是刘备手下的一名将领,也是刘备信任的人。在刘备去世之前,他任命李严为“左将军”,这表明他对李严的信任和重视。而赵云,虽然是刘备的亲信将领,但他更擅长战斗,而不是管理和统治。

此外,刘备选择李严可能还有其他的考虑。李严是刘备的妻子甘夫人的兄弟,这意味着他和刘备的家族有着很深的关系。而在古代中国,家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刘备选择李严,可能也是想要加强他自己家族的影响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刘备去世时的政治局势。刘备去世时,蜀汉刚刚建立,国家的政治局势还不稳定。而且,刘备的死,可能会导致蜀汉的将领和士兵出现动摇和分裂。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一个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可以加强蜀汉的稳定性。然而,刘备的选择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例如,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对刘备选择李严表示了反对。他认为,李严的能力不足以托孤重任。而且,李严的性格也不适合担任这样的职务。诸葛亮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在刘备去世后的几年里,李严确实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他在与魏国的战争中,表现得不是很出色。而且,他对蜀汉的政治事务也处理得不是很好。

刘备选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可能是想要加强自己家族的影响力,也可能是想要稳定蜀汉的政治局势。而他没有选择赵云,可能是因为赵云的能力更适合战斗,而不是管理和统治。而且,赵云虽然是刘备的亲信将领,但他并没有和刘备的家族有很深的关系。在古代中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这一决定是否明智,最终还是要看结果。尽管李严有着家族背景和刘备的信任,但他的治理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他的一些决定甚至招致了一些将领的反感。而当他因为一次战败被诸葛亮罢免时,也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而赵云,虽然没有被选为托孤大臣,但他在刘备去世后,仍然忠诚地服务于蜀汉。他在许多战斗中表现出色,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即使没有被选为托孤大臣,赵云仍然是蜀汉的一名重要将领。再者,托孤这件事,实际上只是刘备临终时的一项决定。而刘备的一生,他所做的决定远不止这一项。他的一生,是不断斗争、不断求变、不断适应的过程。他从一个普通的布商,成为了一名蜀汉的建立者。他的一生,是充满了挑战和变化。

而刘备的这种性格,也影响到了他的决策。他的决策,往往是在考虑了许多因素之后,做出的。而这些因素,有时是矛盾的,有时是互补的。例如,在选择托孤大臣时,他既考虑到了家族关系,也考虑到了政治局势。这是一个复杂的决定过程。最终,刘备的这一决定,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考虑到当时的情况,这也许是他能做的最好的选择。而他的这一决定,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决策风格: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最适合当时情况的选择。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