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那段历史的网友,一般都知道我军的轻武器装备是不如越军的。
第一个问题是步兵班的自动枪械少于越军。
当年我军9人步兵班中,只有班长副班长配56式冲锋枪,5名战士配56式半自动步枪。
这种地形环境下,我军战士的56半因为射速低,而被越军全员自动枪械火力所压制,造成战斗中很大的被动。
因此,战场上也出现过我军战士丢掉56半,换上缴获越军的AK47或者AKM,又或是当年援助给越南的56冲。
第二个问题是国产枪械以及子弹的质量,不如苏联原产货。
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时候,我军步兵的主要问题是半自动步枪多。战场上吃了亏之后,陆军很快就将56半从部队中撤装,全员装备56冲。
但到了两山轮战的时候,由于持续时间长,56冲又暴露出质量不如苏联原厂货的问题。
84年收复老山的主攻营营长臧雷,接受《兵器知识》杂志记者采访时就说:
冲锋枪是双方拥有量最大的近战自动枪械。我军装备的56式由于材质和涂料的原因,再加上老山地区的亚热带丛林地形气候异常潮湿,枪械需要不断地擦拭上油,时间稍一长,枪机就会被锈住,造成不送弹、不退壳等故障,所以擦试枪炮的布、油的需求量很大,加大了后勤部门的运输量和分送量。
而我们在打扫战场时捡到的敌军丢弃在水塘里超过一个礼拜的苏制AK47,拿起来就可以正常射击,毫无疑问,苏联枪材料比我们的要好!
而且不仅仅是56式冲锋枪质量不如AK47和AKM,咱们的子弹也不如苏联原厂子弹。
79年参战老兵,55军163师487团7连“狼牙山班”班长王志军,在回忆录《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中就写道:
我把在越军阵地上缴获的苏联制枪弹换进冲锋枪弹夹。战场上的经验告诉我,苏制弹药质量要比我们制造的好得多。国产弹壳在越南这种极度潮湿的环境里,没几天就会生锈,可人家的就是不生锈。
(老卡:虽然56冲供弹具的标准叫法是“弹匣”,56半用的那种才叫“弹夹”或“桥夹”。但奇怪的是,老兵们经常混用。老卡在海军的时候,大家也是弹匣弹夹随便用。)
王志军班长上面写的那段内容,是1979年2月27日战斗前。
也就是说开战10天后,参战老兵们,已经从战场经验中得出结论,苏制弹药质量比国产子弹好得多,所以自行收集缴获的苏制子弹,换下后勤下发的国产子弹,这样关键时候不会卡壳。
老卡最后感叹一句:战场上的实战经验可太重要了!
中国地大物博,难道还缺铜吗?还真是缺。铜弹壳的延展性和润滑性是钢弹壳无法比的。
人家子弹壳是铜的我们是涂漆钢的,当然老毛子的不上锈了。
当时的军工厂全是国企,通病是缺乏创新动力,工人懒散素质不高,产品质量差,手榴弹不响,炮弹不炸,工厂管理低效。
图中那位指挥官飒爽英姿[点赞][点赞][点赞]
实践出真知[点赞]
那带钢盔的图片是瞎弄的。1979年,我军是没有制式钢盔的。
中国缺铜,当年子弹是钢壳,弹头是铜芯覆钢,所以会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