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即将走入历史,而在最后关头,其针对中国的政策似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升级。这次的目标是中国的无人机产业。美国商务部近期声称,正在考虑对中国无人机实施限制措施,甚至可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在美国市场的使用。这一决定被冠以“国家安全”的理由,但背后却透露出更多复杂的政治博弈。
就在1月初,中国商务部宣布对28家美国企业实施制裁,包括将10家美企列入“黑名单”,禁止这些企业在中国开展经贸活动。这一举措显然是对美国对台军售和芯片领域限制政策的强硬回应。这让拜登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而选择在此时对中国无人机开刀,很可能是一次政治性的报复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采取的措施完全符合国际规则,其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企业。而拜登政府对中国无人机的围堵则显得缺乏正当性,更多是出于政治施压的意图。这种“以眼还眼”的方式,既无法缓解两国关系紧张,也暴露出美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的短视和焦虑。
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崛起对美国形成了显著压力。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美国依然保持领先,但在商用无人机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尤其是以大疆为代表的企业,其技术先进、性价比高,广受市场青睐。相比之下,美国本土无人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则显得后劲不足。
中国无人机物美价廉,这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而美国政府的限制措施无疑是试图保护本土企业利益。然而,这种“保护主义”思维,既抑制了市场公平竞争,也损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产业落后。
拜登政府的行为背后体现了其想要在卸任前巩固对华强硬政策的意图。这种做法无非是希望通过全面遏制中国来积累政治遗产,为未来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留下筹码。然而,这种“冷战思维”并不能真正解决美国的核心问题,反而进一步损害了中美关系。
面对美方的恶意针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的态度一贯清晰: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国开展合作,但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打压和遏制。
事实上,中国已经多次重申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希望两国能够加强沟通,共同推动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然而,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如果美国一味采取敌对策略,只会让双方关系陷入更深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