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执意推动对华关税提案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眼瞅此前的担忧成真,法国干邑白兰地生产商彻底“慌了”,直呼这是“灾难性”的,并要求法国政府采取行动,以免为时已晚。与此同时,西班牙经济贸易部长卡洛斯·库尔波喊话欧盟应“用尽一切可能的谈判和对话途径”与中国沟通,以免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华尔街知名投行杰富瑞的分析师估计,关税可能会导致消费端价格上涨20%,最终拉低销量和销售额约五分之一。
在欧盟对华新能源关税投票结束后的第四天,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性的反倾销举措。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商务部就已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存在倾销,只不过当时商务部还没有发起关税之类的反倾销措施。至于商务部为何一个月后才出手,原因一目了然,自然是为了回应欧盟通过对华新能源关税的最终决定。白兰地产品属于非必要消费品,即使大幅减少进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
欧盟投票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提议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显然给了欧方一记重击,让在对华关税议题上本就矛盾的欧盟变得更加分裂,现在欧盟明显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抱怨中方反制措施,并且声称要向世贸组织状告中国,另一派则呼吁欧盟尽可能地与中国谈判,以免贸易争端升级。中方本着维护双边贸易关系和全球产供链稳定的大局出发,不愿意与他们发生贸易冲突,但中方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西班牙原本支持对华加税,但看到中方启动对欧贸易调查后就态度大变,其首相桑切斯特意访华缓和关系。因为从西班牙的情况看,该国的经济、通胀、就业情况都不理想,无法承受中方反制引发的后果。面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指责。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用近30分钟的演讲进行反击。欧尔班指出,欧盟的决定根本不考虑欧盟国家的利益,对华加税只会让欧洲的失业率进一步增加。讽刺地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并未发现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失。
咱中国企业为了能活下去、好好发展,已经忍了不少。现在欧盟在对付中国电动汽车那事儿上,越来越过分,把底牌都亮出来了。正好,咱中国就把新账旧账一块儿算。咱中国针对欧盟的制裁进行反制的办法那是很根本的,就算欧盟的调查再大而化之、宽泛得很,只要咱中国企业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咱中国就会给它们主持公道。中欧本来没必要走到这种针尖对麦芒的地步,双方压根就没有啥根本的矛盾和利益上的冲突,只要欧盟能把偏见给放下,那中欧之间就能互惠互利。
中国的电动汽车优势足够大,已经逼得美欧不得不想歪招,这是我们取得的阶段性巨大胜利,可以说一切都在中方的掌控之中。其实现在欧盟手里的牌不多了,因为整个欧洲已经在互联网和AI两大高端科技领域里掉队,现在又在智能电动车上掉队。而反观中国,这几年高科技产业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所以我认为,关于欧美对中国汽车提升关税一事,现在有了所谓的结果,但距离真正实行计划还有20多天的时间,在这20多天里,其实还有其他可能的发生。
尽管中欧关系表面上剑拔弩张,双方却都为自己留有余地。在草案通过的同时,欧盟方面明确表示,草案的通过并不影响与中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中国商务部也与欧盟展开新一轮磋商,这显示出中欧之间的谈判仍有继续的空间。只要欧洲方面愿意撤销制裁,中国依然会将欧盟视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希望欧盟能明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避免继续盲目跟随他国,悬崖勒马,回归理性。
从根本上讲,当前全球经济体系已不再是单一国家或区域能够独立主导的局面。中欧之间的经济联系早已紧密融合。欧洲汽车企业对华市场的贡献至关重要,同时,中国亦从中获取技术与服务的益处。这种相互依存的格局既是双方的机遇,也是挑战。若任一方向此平衡施压,其影响将波及全球范围,而非仅限于个别企业之间。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决策都不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通过复杂的经济网络相互作用,影响着其他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和市场动态。
欧盟对华关税投票一旦实施,根据贸易专家的分析,那些曾投票支持加税的欧盟成员国将承受最大压力。这一结果显而易见,无需媒体分析。支持对华征税的国家立场坚定,中国采取针对性的关税反击是合理的策略。此举旨在对最敌视中国的国家施加最大影响。与此相比,对华持友好态度的国家如德国和匈牙利,中国可以选择不对它们进行反制,以维护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减少中欧间贸易争端带来的额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