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星期日晴有霾
辉县市~烟台~大连
一

在手机导航上看,辉县到烟台800多公里,穿越豫鲁两省。然后今天晚上乘坐“渤海钻珠”滾装船,明天早上到大连湾港。大客车的里程表最真实,车轮每一圈转动都会记录下来。所以说,回家的路1米都不能少,缺1米就进不去家门。人生的路也是一样,一步都不能少。
我要承认,我这一次旅行归来,心情确实有点迫切,急于回家了。以前~年轻的时候~每到旅途尾声,心中会有某种遗憾,觉得旅行这么快就走完了,结束了。但是情况总会有变化。其实这次云南行,应该是相当完美的旅行。我留一点余地,用“相当”替换了“非常”。时间不算短,一路平安顺畅。看了一路大景,吃住行一点不操心,安全有保障。是我自己出行难以做到的。不过又确实牵挂着家里。如果说,以前的旅行结束,感觉是从世外回到凡尘。那么现在知道,凡尘也很可爱。以前我总是把自己装饰成钢强铁汉的样子,从不做小儿女态。现在想通了,不必羞于掩饰自己心中最柔软的那一点秘密。有牵挂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二

坐在后排座位,大客车驶过省界,从河南进入山东。按照战国地图,我们是离开魏国到了齐国境内了。现在(上午10点半)去往聊城方向,接下来是济南、淄博、潍坊、平度,晚上7点以后到烟台,在烟台港前面的饭店一条街吃上船饺子。
我喜欢这种在行驶的大客车上写日记的感觉。很可能这是属于极少数人的快乐。看着车窗外大片大片遥远到天际的麦田返青,小小村庄都在隐藏在田野的尽头。麦田中几乎不见人影,反而是有很多河南喜鹊聚集在大树上开早会。它们说的是豫东方言吧。田野里还有高大的风力电机塔,叶片缓缓转动,像极了威尔斯科幻小说《大战火星人》的场景。河南山东都是人口大省,村庄密集度明显增加。鲁豫地区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从夏商周到老子孔子庄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读书扩展了一个人的精神空间,旅行则是大大的拓宽了视野。读万卷书然后行万里路,从而有效地提升个人的阅历和见识。这是旅行境界中“见自身”的意义所在。当然了,我有一个属于个人的小秘密,最好能够学会、掌握一种鸟语,真正的鸟语。比如说麻雀语或者喜鹊语~因为这两种鸟都是话唠~就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对世界的认知了。这事有难度,不急。
三

顺便讨论一下究竟是“上船饺子下船面”,还是“下船饺子上船面”。一般情况下,多数人支持前者。但是我比较倾向于后者。因为从情理和逻辑上说,上船(即离家远行)吃面条,带有像征性牵制、缠绕的意思。犹如给远行的旅人拴上线,飞得再高也要回来。下船就是回家了。回家吃饺子说明团圆,包住你不准再走了。这种解释有道理吧。我们团队的传统是,在烟台港外大街,某家特定饺子馆,吃预先定好的不同馅的饺子。我想想,我今天吃什么馅的饺子呢?就吃芹菜馅吧,虽然茴香馅也不错。
但是也不是每次上船之前,都去吃饺子~很显然团队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查到7年前的三亚之旅,那次回程到烟台,是自己找地方吃的饭。为此我还写了一篇小文章。认真的说,还有没有像我这样勤奋的人了~
《一碗酸辣粉》
今天的旅程相当顺利。
早晨离开南京杏花宛酒店,出城上高速公路。不久过长江大桥,茫茫雾蔼中只能隐约看到,汹涌的长江水滔滔流过。
告别江南啦!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傍晚5点半到达烟台,比预计时间提前了接近1个小时。小导游批准可以在港口附近一条街吃饭,我们乘坐的客船要晚上10点半才开船哪。
团友们三五成群结伴找地方吃饭去了。我在街上溜达,吃饭的欲望不是很强烈。如果非得吃点的话,吃什么呢?
胶东半岛的傍晚,略微有些凉意。快到阴历十五了吧,明月早早升上天空。街道上弥漫着烧烤的烟气。这是属于旅行者的黄昏,有陌生的气息和淡淡乡愁的黄昏。
一家小面馆,街角拐弯处,那株大杨树下。
就在这家吃吧。推门入店,热腾腾蒸汽扑面而来,眼镜蒙上一层雾气,什么都看不清了。擦去镜片上的哈气,真是一家小店。3张小桌旁都坐着人,几位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的海港工人,两名吃面的青年。近门的小桌后面,一个男孩子正在手机上玩游戏,聚精会神。显然是店主人的孩子了。
老板娘问我:吃点什么?
我说:都有什么?
老板娘说:有饺子,面条,馄饨,还有酸辣粉。
我说:好的,就来碗酸辣粉吧。不要太辣。
老板娘看年龄不超过40岁。女人有很多种,漂亮的,一般的;温柔的,凶悍的,等等吧。面店的老板娘,是虽然不漂亮但比较有亲和力的类型,从她与港务局工人对话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来,随便然而有礼貌。
我坐在小桌旁等待。老板娘在一个不锈钢饭盆里放上米粉,切一点香菜,几片菠菜叶;回过头来问我,放点海带丝好吗?我点头同意。很快,饭盆在液化气灶上烧开了。米粉和汤被倒进大瓷碗,加上调料,少许辣椒和醋,可以开吃了,味道真不错。
吃酸辣粉时,鸿英发微信问我,明天大约何时到家,好下面条给我吃。出门饺子回家面,山东人的老传统呵呵。
很快一碗酸辣粉吃完了。微辣轻酸,感觉很温暖。我和老板娘结账,6块钱。我说一声拜拜,老板娘说慢走。
出了小店,恰好街上的路灯亮了,投下柔和的光。月亮升得高了一些,挂在半透明的天幕上。海港方向传来悠长的汽笛声,这是我们乘坐的轮船进港了吗?
旅行者盘算着回家的打算,在暮色朦胧中加快了脚步。
2018年3月30日晚,烟台港候船厅
四

中午到达济南附近的“起步区服务区”休息吃午饭。午饭自备,我提前在车上吃完了。到服务区下去溜达溜达。起步区服务区有一座超级大的卫生间,足够为不少于500人同时送爽。服务区的超市等都是在高速公路的路桥下,我觉得这是特有创意的设计。停车场上有各种大卡车拖车,装载才出厂的轻卡、老头乐三轮车等等吧。顺便说一下,上午在南乐服务区,停着一辆超重型汽车吊,徐州重工制造,16轮自重88吨。好家伙!

一路上走过各种类型的服务区,大的小的豪华的朴实的。云南某个服务区,小便池上安装了自动取尿样的设备,还有医生郑重的告诫:你做尿检了吗?问题来了,医生的宣传单空白处,被人写满小广告,看A片找XXX。真的可以考虑研究“服务区文化”,前提是能走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我愿意实际操作这项研究,有人给投资吗?
五
给这篇游记~2025云南行最后一篇游记~来点文化。古人写的思乡、返乡诗太多了。选三首最流传的唐诗。
其一: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上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其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其三:
《回乡偶书》唐.贺之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后这首诗的后两句话脍炙人口,广泛流传。被网友恶搞成:儿童相见不相识,惊问胖子你是谁~应该是自助餐吃多了,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家来变成胖子了……
六
比预期时间提前了将近2个小时到烟台。同时有点小变化,常去吃饺子的那家饭店停业装修。大家各觅饭点,我去“悦秦川”吃精品老潼关肉夹馍,味道好极了。一口肉夹馍重回周秦汉,一碗油泼面尽览八百里秦川。俺吃的是情怀。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上船的过程包括旅途回顾,放在以后再说。
等候开船,今天晚上乘坐“渤海钻珠”号大船,走完旅程的最后一米。
3月9日写于途中~烟台港候船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