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延长上映,曾被观众质问“口碑两极分化”

金龙追剧吖 2025-02-20 10:48:23
《封神2》延长上映,曾被观众质问“口碑两极分化”

封神第二部票房破11亿,密钥延期到3月底,但观众反应两极分化,特效争议不断,导演乌尔善路演被质问,这部电影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封神第二部》的票房成绩看起来还不错,11亿多的数字确实挺吓人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成绩其实有点尴尬。毕竟是大IP大制作,投资那么多,宣传造势搞得轰轰烈烈,结果就这?要知道现在电影票价可不便宜,11亿的票房其实观影人次并不算多。而且密钥延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怕下画太快,想多捞一笔。这种操作也不是第一次了,很多电影都这么干过。但是你想啊,如果电影真的好,观众口碑好,用得着延期吗?自然有人看,根本不愁。所以这个延期,反而暴露了一些问题。

电影市场现在确实不太景气,大家口袋里钱不多,看电影这种娱乐消费自然就少了。但是真要说起来,好电影还是有市场的。你看那些口碑好的片子,虽然投资不大,宣传也不多,但是靠着观众的口口相传,照样能赚钱。所以说,票房高不一定代表电影就成功了,关键还是要看口碑。现在的观众可精明了,不是随便忽悠两下就能骗钱的。

其实吧,这个密钥延期也挺有意思的。你想啊,电影院那么多,总要有片子放吧?如果新片不够,那就只能靠老片子续命了。这不就给了《封神2》机会吗?但是话说回来,能不能趁这个机会多赚点钱,还得看观众给不给面子。毕竟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一个电影好不好,网上一搜就知道了,谁还愿意花钱看烂片啊?

说实话,看到那个观众在路演现场质问导演的新闻,我还挺震惊的。你说电影不好看就不好看呗,至于贴脸质问吗?这也太激动了吧。但转念一想,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前几年不是也有观众因为电影太烂,当场要求退票的事情吗?所以说,这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观众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封神》可是大IP啊,从小看到大的神话故事,谁不期待它能被拍得精彩纷呈呢?结果到头来,发现跟自己想象的差太多,自然就不爽了。而且现在电影票价不便宜,观众花了钱却没看到想看的东西,这种感觉确实挺糟心的。

但是话说回来,观众的行为也确实有点过激了。你不喜欢可以不看,可以在网上发帖吐槽,但是当面质问导演,这就有点不太合适了。毕竟人家导演也是辛辛苦苦拍的电影,就算效果不好,也不至于受到这种对待吧?而且你想啊,导演在路演现场,肯定是要维持形象的,你这么质问人家,人家能说什么?就算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表面上也得笑呵呵的回答你啊。

其实吧,我觉得这种情况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观众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以前电影好不好,都是专业影评人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观众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当面质问导演。这种变化其实挺有意思的,说明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理性了,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观影群体了。

说起《封神2》的争议,最大的焦点就是特效了。特别是那个殷郊的三头六臂造型,可以说是槽点满满。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也是一愣,心想这是《阿凡达》串场了吗?蓝色的皮肤,夸张的体型,怎么看怎么别扭。但是仔细想想,这个设计可能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首先,三头六臂这个造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常见的。你想想哪吒、观音,不都是这种形象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导演的设计其实是有文化根源的。但问题就出在了执行上。可能是为了显得更加神异,所以把皮肤涂成了蓝色。这一下可好,直接把观众的联想带到了好莱坞大片上去了。你说这观众哪还能专注看剧情啊?

其实吧,特效这个东西真挺难做的。你要是做得太写实了,观众会说没有想象力。你要是做得太夸张了,观众又会说不符合审美。而且不同的观众审美标准也不一样,你怎么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所以说,特效设计真的是个技术活,不仅要有想象力,还要懂得把握尺度。

但是话说回来,观众的反应也确实挺有意思的。你看啊,一提到蓝色皮肤,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阿凡达》。这其实也反映出了好莱坞电影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看国产电影的时候,潜意识里可能还是在用好莱坞的标准来要求。这种情况下,国产电影想要做出自己的特色,确实挺难的。

乌尔善导演的解释其实挺有意思的。他说这个设计是为了展现殷郊内心的矛盾和情绪。这个想法本身是挺不错的,用视觉化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确实是个创新。但问题就出在了执行上。可能是因为技术限制,也可能是因为审美差异,总之这个效果并没有很好地传达给观众。

其实你仔细想想,导演的这个解释也挺为难的。他肯定知道观众的反应不好,但是作为导演,他又不能说自己的设计是错的。所以只能给出这样一个解释,既不否定自己的创意,又试图让观众理解他的用意。但是问题是,电影是视觉艺术,如果需要导演出来解释才能理解,那就说明这个表现方式可能确实存在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导演敢于尝试新的表现方式,这种勇气还是值得肯定的。你想啊,如果每个导演都只拍观众喜欢的东西,那电影艺术岂不是永远都发展不了?但是问题就在于,怎么在创新和观众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这可能就是每个导演都需要面对的难题了。

其实吧,我觉得这个事情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观众可能对国产电影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可能只要有大场面,有明星,观众就满意了。但现在不一样了,观众不仅要看到好看的画面,还要看到有内涵的故事。这种变化其实是好事,说明我们的电影市场在进步。但对于导演们来说,可能压力就更大了。

说到底,《封神2》的争议其实反映了我们电影产业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我们的技术水平可能还跟不上创意。另一方面,我们在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化这个问题上,可能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也是进步的表现。至少说明我们的电影人在努力尝试,观众也在不断提高要求。

其实吧,我觉得国产电影的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你看这几年,不是也出了不少好片子吗?虽然可能投资不大,宣传不多,但是靠着过硬的质量和口碑,照样能赢得观众的喜爱。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用心做,观众还是会买账的。

但是话说回来,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也是需要的。毕竟要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光靠小成本电影是不够的。所以关键就在于,怎么把这些大制作拍好。可能我们现在还在摸索阶段,难免会有失误。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拍出既有大场面,又有好故事的电影。

最后说一句,其实我觉得观众的态度也挺重要的。我们确实应该对国产电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要给创作者一些包容和鼓励。毕竟每个好的作品都是在不断尝试中诞生的。我们与其一味吐槽,不如多给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样才能推动我们的电影产业越来越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