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出生后,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基本都在睡觉。经常是睡 0.5~2 个小时就醒来,玩一会再继续睡。
为什么他不像我们一样,白天睡短短半小时甚至几分钟,晚上连着睡好几个小时?
这是因为啊,在刚出生宝宝的世界里,还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专业上称为“没有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简单来说,是一种能告诉身体“白天清醒、晚上睡觉”的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到两种激素的调控:褪黑素和皮质醇。
褪黑素你可能之前听过,它是一种助眠的激素,非常“怕”光,像晚上这种光线越少的时候,它就分泌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入睡。
皮质醇是一种能让人保持清醒的激素,一般在我们兴奋的时候,它会增加分泌量,让我们越来越清醒。
刚出生的宝宝体内这两种激素分泌得很少,所以是没有昼夜节律的。我们需要做一些引导,逐渐增加宝宝白天皮质醇的分泌量,以及晚上褪黑素的分泌量。这样他到 2~3 个月时就会形成昼夜节律,学会区分白天和晚上。
如果没有培养好昼夜节律,宝宝之后容易出现昼夜节律紊乱。一个常见的表现是:白天是“小天使”,一觉可以睡好几个小时。晚上会变成“小恶魔”,不但很难哄睡,即便睡着了也很容易醒来,可能睡半小时或 1 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
相信这样的崩溃场景,每个爸爸妈妈都不愿经历。那到底应该怎么培养宝宝的昼夜节律呢?
白天
多接触自然光线
前面说过了,褪黑素“怕”光,让宝宝在白天多接触光线,可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让他变得清醒。
比如说,平时小睡不拉窗帘避光,以免宝宝白天睡得过多,晚上迟迟不入睡,如果光线实在过于强烈,可以拉一层薄薄的窗帘稍微遮挡下;天气好、阳光又不是很强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
保持正常的活动
宝宝白天小睡时,保持正常说话声音就行,不用刻意压低音量;睡醒了可以和他说说话、唱唱歌、玩玩具。这些都有利于皮质醇的分泌,让宝宝白天清醒的时间更长。
晚上
保持黑暗的睡眠环境
晚上睡觉时尽量关灯、拉上窗帘,环境越黑暗,褪黑素分泌越多,宝宝睡得也越熟。如果你担心夜里喂奶、换纸尿裤看不清楚,可以在床尾开一盏非常微弱的小夜灯,用完后再关掉。
避免过于兴奋的互动
晚上睡前尽量不要和宝宝玩得过于兴奋,说话声音尽量轻一点,以免宝宝皮质醇分泌过多,导致难以入睡。
培养宝宝的昼夜节律,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时间。你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照顾新生宝宝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愿你能睡个好觉。
关于如何培养宝宝的昼夜规律,你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吗,快来评论区说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