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富不过三代”,但这家百年品牌却不上市不借钱,资产千亿!

互联网品牌官 2018-12-17 17:53:11

根据新华社的一项调查,在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中,有2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有70%经营困难,效益好的只有10%。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良性发展的,也就大概160家左右。

谁都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诅咒!

不过,还真有一个品牌,如今已经经历了5代传承,在130余年的历史里长盛不衰,而且还缔造了一个千亿资产的帝国。

它,就是李锦记。

产品质量,始终是品牌的生命线

李锦记这个品牌,诞生在1888年。

在广东南水的一个小渔村,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锦裳在煮生蚝时发现了锅底部有一层浓稠汁液。

这引发他的极大兴趣。

因为这层汁液十分的鲜美,于是李锦裳就想,要不干脆将这种汁液加工成产品用来销售,应该很多人都喜欢。也就是在这种尝试下,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熬煮,耗油就这样诞生了。

凭借极佳的口味,前来购买这种耗油的客户络绎不绝。李锦记耗油的名声自然也从村里传到了周边地区,最后连广州、澳门都有前来购买的商客。

在那个年代,信息极度不发达,就靠着耗油的美味逐渐的树立起了口碑。

在李锦裳的看来,做耗油跟做人是一样的,绝不能偷工减料赚黑心钱。也就是在这样朴素的理念中,李锦裳都是白天亲自跟船采购新鲜原料,晚上一丝不苟的制作耗油,并且始终信奉“100斤蚝熬2斤油”的制作工艺。

这也是李锦记第一代人的创业故事。

如今的李锦记,已经是家喻户晓、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尽管制作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坚守好产品的理念并没有改变。

据说,李锦记酱油从黄豆到产品,需要3-6个月时间,共完成936项检测。辣椒原料需要送到德国进行农残药检测,全部合格才会投入使用。

尽管李锦记在全世界都设有工厂,但是并没有因此选择“因地制宜”,而是坚持执行“只有一个标准线”的做法。

正如李锦记工厂里的到处可见的“100-1=0”一样,在产品的质量把控上,只要你做错了一件事,那么结果就会是零。

这便是李锦记的产品法则。

匠心很重要,但更要与时俱进

单纯从产品上说,很多“中华老字号”其实质量并不差,但就是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因为,消费者一直都是在改变的。

早些年在澳门,有一个叫做“荣甡”耗油庄,凭借澳门盛产生蚝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比李锦裳还要肯吃苦的精神,硬是后来者居上成为了行业的“老大”。

1934年,“荣甡”耗油被澳门政府派送到葡萄牙参加世博会,一时间风光无限。而如今享誉盛名的李锦记,在彼时还尚在第二代接班人的手里苦心经营,尽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相比于“荣甡”耗油,还差的远呢。

那为何“荣甡”耗油最终被淘汰了呢?

事情得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说起。在那之前,耗油尽管很美味,但是只能出现在贵族和有钱人的餐桌上,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因为,“100斤蚝只产2斤”的耗油,成本可想而知。

但是,“荣甡”在第三代接班人的手里,依旧坚持“炭火煮耗油”的生产工艺,这就决定了产量和工艺没法跟上市场的需求,覆盖范围极其有限。又由于规模太小了,反过来导致不能采用更加现代化的设备和包装。

慢慢的,就淡出了公众的视线,被市场所淘汰。

2015年,“荣甡”唯一的继承人曾伯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多岁。随着他的离世,也就象征着与李锦记并存了100多年历史的耗油老字号品牌,彻底终结。

“荣甡”的没落,一方面是过于执迷于“匠心”的守护,不愿意接受时代的变化更迭;另一方面也是说明,在百年品牌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核心的继承人。

反观李锦记却不同,在市场开拓上,李锦记的接班人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打造耗油品牌。而且花重金引进自动化设备,并且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工艺,始终跟随时代的大流。

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面前,李锦记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踩准关键节点上的商机

曾经有一位清华教授这样评价李锦记:

“它就是一位战略家,每次都能够看到遥远的机会。”

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李锦记的耗油属于高端消费品,只能出现在有钱人和富豪、名流的餐桌上;到了30年代以后,第二代接班人开始瞄准在国外的华人、华侨。

于是,率先推出“先交货给代理商,代理商卖出后再收账”的模式,大胆的推开了北美市场的大门。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李锦记第三代接班人花重金引进设备,并且推出更多款式的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酱料王国;另一方面,调整经营战略,将潜在的消费者覆盖到普通大众,力求走进寻常百姓家。

仅仅用了几年,李锦记就占领了美国90%、香港80%以上的耗油市场,在日本也排名第二,而且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改革开放后,在内地政策还不确定的大背景下,李锦记就决定在广东投资数亿元建厂,赶在竞争对手前抢占了内地市场;随后,李锦记又抓住了消费升级和电商的机遇,进一步的做大做强了内地市场。

如今李锦记在内地的市场份额,已经取代了美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而这,离不开早年的布局。

传承,凝结出“家族法律”的智慧

1922年之后,在李家第二代接班人共同的努力下,李锦记这块招牌越做越大。但是,分歧也随之而来。

李兆荣和李兆登主张维持现状,李兆南和儿子主张进入中低端市场,因为各自都拥有李锦记的股份,最终掀起了争夺家产的大战。

无奈之下,李兆南花了460万港元收购了兄弟们的股份,避免了公司的分家。至此,这家族企业变成了李兆南控股型的企业。

不过, 没过几年,李锦记又发生了接班人危机。

1982年,这时候李文达已经接过了李锦记的管理权,但是,由于弟弟患有喉癌,因此要求清算自己的股权。于是,兄弟二人陷入了长达六年的官司之中。

1988年,李文达不得已花了8000万港币买下属于弟弟的股权。但代价也是极其昂贵的,不仅差点让兄弟反目,而且还造成了李锦记资金链的断裂。

时间再次轮转到2000年。

李锦记的第四代继承人,也就是李文达的小儿子想从家族企业中分立出去、自立门户,最后在李文达的劝说下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一个百年的家族企业面临的,除了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还要应对家族内部尤其是继承者带来的危机。

在那之后,李文达主导建立了“家族宪法”。简单的说,就是由家族委员会决定重大事务,上至股权分配、下至子女教育,都有委员会投票决定。

由此开创华人家族企业继承的典范,凭借“家文化”的引导,既保证家族成员间的和睦,也保证家族企业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

如今,李锦记的第五代接班人,也已经进入企业接受历练。

家族式经营,不上市不借钱不公布财报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都以追求上市为目标。

并且,还会随着公司地位的提高,主动的披露财务报告和相关数据。以此,向世界展示自家公司的地位和形象。

但是,我们纵观全世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家族,其实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低调!

李锦记也是如此。

根据福布斯报告,李锦记被列为“亚洲最成功的家族企业”第30名,估计营业收入大概是90亿美元。

根据外界的推测,这家拥有13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拥有的资产至少超过千亿港币。

而自始至终,李锦记也不寻求上市;尽管集团生意遍布全球,但是合作的供应商一般都是长达数十年的伙伴关系。换句话说,如今的李锦记公司,需要的并不是业绩上的扩张,而是如何维持家族的稳定,以及财富、资产如何顺利的继承下去。

这也许与现代企业的很多理念不符,但是130年的李锦记品牌,已经证明了它这样做的正确性。

0 阅读:8

互联网品牌官

简介:原创互联网品牌营销第一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