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本来即将平安度过,没料到已到年末的时候,我们河南信阳息县居然在全国“出名”了!
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作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报告》,其中,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引发舆情。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并在全国公开通报。
乍一看到此消息,内心真的堵得慌。
息县“人草大战”究竟是咋回事?为啥要搞“人草大战”?
从息县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此前所发的图片看,还真的“理直气壮”:



明白了,息县发动的所谓“人草大战”,就是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台文件,要求定期清理本地区国道、省道、县道等主干路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对主干路两侧可视范围和领导干部调研检查经常走的线路两侧,反复割草、干净整洁;对公路沿线某村庄12户房屋“刷白墙”“加青瓦”等等。检查考评过多过频、层层加码,实行“每日一通报、每周一排序、每半月一评比、每月一奖惩”。

看到通报中的信息,关注到几个“关键词”:“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本地区国道、省道、县道等主干路两侧”、“主干路两侧可视范围和领导干部调研检查经常走的线路”。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本是利民的好事,却走了样,只做表面文章。在“主干路两侧可视范围和领导干部调研检查经常走的线路”上下功夫,在领导看得见的地方,按照10厘米左右的茬高标准反复割草,“刷白墙”、“加青瓦”,却不管背街小巷等真正人居环境的脏乱差。
这就明白了:息县发生的“人草大战”,就是为了让“领导满意”、让“领导高兴”!
这也就是造成形式主义盛行、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