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意思是,父母都会为孩子的未来做尽可能的长远打算。
这道理并不复杂,古今依然。
简单的道理或许人人都懂,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9月5日,网上有人爆料一件很奇葩的事情:
小区里面有五年级的小孩子手持弓弩,到处找猫虐猫。这种弓弩有一定的杀伤力,别说是小猫,就算是射到人都会造成一定伤害。
所以,有位女士站出来指责小男孩儿虐猫不对,而且在小区里拿这种有杀伤力的武器乱射,对他人的安全也是不负责任。
正常来说,这样的指责足以让涉事的人感到内疚惭愧。
但视频中小孩儿的母亲不但没有及时阻止自己的孩子,反而以一种“开明父母”的口吻说:
尊重孩子的爱好!
就这样,在母亲的庇护之下,小孩儿更加肆无忌惮,拿着弓弩对指责他的女子骂了句“有病”。
9月6日,相关部门发布通告,称这件事情已经处理了,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把弓弩也收了。
但这件事情是不是就彻底结束了?这些孩子是不是从此以后就彻底改正了?
个人觉得很难。
没收弓弩容易,但“没收”一个人心中的邪念很难。
不知道这位母亲是不是听说过,“虐猫是一种人格障碍,可能会滋生个体冷酷无情,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甚至没法跟人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于自身发展,于社会秩序都存在隐患。
她口口声声说是在“尊重孩子的爱好”,却不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开明,而是一种纵容。
在这种纵容之下,学校会产生孽徒,家里会出现孽障。
今年6月,山西高院公布一起典型案例:
被溺爱的未成年男孩李某某,因索要钱物等原因多次殴打父母,在又一次发生争执后,李某某持水果刀先后捅刺正在熟睡的父母亲,致其父当场死亡、致其母受轻伤。
在这起案例之中,男孩儿的父母一直很“尊重”孩子的意见,甚至连学习这事儿都顺从孩子的心情。心情不好了,就不要学习,以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但问题是,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选择热桌子凉板凳的读书呢?所以,李某某放弃了学习,心安理得混社会去了。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早在200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发布过一个成果:
溺爱是犯罪青少年双亲教养方式的突出特征。
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在意这样的“溺爱”,他们觉得自己是开明,自己是疼爱,结果导致这一研究成果,在成百上千的案例中不断被印证,并不断以悲剧的形式重现。
在这个虐猫小学生母亲眼中,孩子喜欢虐猫,喜欢拿弓弩击杀猫咪,这是一种爱好。
沿着这个爱好走下去,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个射击健将,说不定可以锻炼出男子汉的勇气,说不定可以激发他某些天赋灵感……
唯独没想到过这样很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冷血的犯罪分子。
今天周末,我们不多说什么。
类似新闻中这样的母亲,各位身边一定也有不少例子。为了警醒世人,也请诸位不吝分享身边事。
周末愉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