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坐牢,打输住院”。这句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梗”,如今却成了施暴者的筹码,受害者的限制。
2023年10月23日晚,湖北襄阳街头,一位身着迷彩服的退役国际维和士兵,在面对醉酒男子的无故挑衅和暴力殴打时,选择了隐忍不发,默默承受……
网友看后纷纷炸了锅,有人质疑他“不像个军人”,有人赞扬他的克制和冷静,可以说有多少人支持他,就有多少人质疑他。
然而,在这场舆论风暴的背后,我们是否看到了退役军人群体更深层次的困境?他们究竟是该出手维护自身权益,还是该忍气吞声以维护军人形象?
迷彩服下的无奈与隐忍时间回溯到2024年10月23日晚,湖北襄阳一个普通的红绿灯路口。一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正在等待绿灯,一位骑电动车的男子试图闯红灯,险些与他发生碰撞。
或许是酒精的作用,或许是本身的暴戾,电动车男子对迷彩服男子恶语相向,指责他“挡路”。迷彩服男子并未理会,试图息事宁人。然而,这却进一步激怒了对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就此上演。
电动车男子下车后,直接对迷彩服男子进行殴打。他先是用手臂勒住男子的脖子,随后将其放倒在地,用拳头猛击其头部。
整个过程中,电动车男子不断辱骂,甚至扬言要“打死”对方。迷彩服男子全程没有还手,只是用手机记录下整个过程,并呼叫路人报警。
随后这位“铁骨铮铮”的军人,足足被路人醉汉按在地上整整捶打了1分多钟,这一幕被路人拍下并上传至网络,迅速引发热议。
网络舆论场如同一个放大镜,将这起普通的街头纠纷无限放大。评论区迅速分成了两派,一部分网友认为迷彩服男子不还手是对的,“正当防卫”的界限模糊,还手很可能被认定为“互殴”,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迷彩服男子的做法“太窝囊”,“军人的血性到哪里去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给军人“丢脸”。
随着事件的发酵,迷彩服男子的身份被曝光:他曾是一名国际维和部队的退役士兵,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荣誉证书。这一身份的曝光,无疑为事件增添了更多复杂性。
网络上的讨论也从最初的情绪宣泄,逐渐转向对退役军人身份认同、社会认知偏差、以及权益保障等更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当军人退伍后被暴打,自己没有正当防卫,这到底是对是错?
他们曾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为何在回归社会后却面临如此困境?
双刃剑对于退役军人来说,军人身份是他们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纪律性。
即使脱下军装,他们依然保留着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然而,回归社会后,他们不再是战场上的战士,而是融入社会生活的普通人。他们需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琐碎,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身份的转变,对于一些退役军人来说,并不容易。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无所适从。
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这种身份认同的矛盾就变得尤为突出。军人拥有维护正义、保护弱小的责任感,本能地想要出手制止不法行为。
另一方面,他们又深知军人身份的特殊性,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部队抹黑,影响军人的社会形象。他们害怕被误解,害怕被贴上“暴力”、“冲动”的标签。
此外,社会责任感也让他们在维权过程中顾虑重重。他们担心“打赢坐牢,打输住院”,担心法律纠纷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也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让他们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更倾向于选择忍让和克制。
湖北襄阳的这起事件,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迷彩服男子并非不敢还手,他曾练武多年,对付这样一名醉汉,保护好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他更担心的是,一旦动手,一系列事情恐怕会难以预料。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害怕因此被卷入法律纠纷,给部队和家人带来麻烦。
这种“自我审查”和“自我约束”,体现了退役军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精神。然而,这种隐忍和退让,也让他们更容易成为不法侵害的对象。
有的在维护公共秩序时被打伤,有的在见义勇为时被歹徒报复,有的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无故遭到殴打辱骂。
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拷问着社会: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曾经为国家出生入死的英雄?当迷彩褪去,他们的荣光何在?
迷彩褪去,荣光何在部分公众对退役军人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他们就应该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无所不能,战无不胜。这种刻板印象,不仅加重了退役军人的心理负担,也让他们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更加难以选择。
如果他们出手反击,可能会被指责“过度使用武力”、“小题大做”;如果他们选择忍让,则可能被嘲讽“不像个军人”、“窝囊”。
这种社会认知的偏差,也反映出社会对退役军人群体应该有更多的关注和保障。许多退役军人在回归社会后,面临许多生活上的困境。
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忍气吞声”,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之前八月底青岛一位退役军人,被“路虎女”殴打,满脸是血却未还手,不正与湖北襄阳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反映出退役军人在面对不法侵害时的无奈与隐忍?
他们并非软弱,而是出于对法律的尊重,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以及对自身形象的维护。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克制和忍让,就将其视为理所当然。退役军人也是公民,他们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社会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不能让他们在保家卫国之后,还要承受不公正的待遇。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
如何消除社会对退役军人的认知偏差?公众需要认识到,退役军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面临生活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并非无所不能的超人,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如何完善退役军人的权益保障机制?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机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如何营造尊重和关爱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营造尊重和关爱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
“若有战,召必回”,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是退役军人对祖国的承诺,也是他们对人民的守护。
当他们脱下军装,回归平凡生活,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让迷彩褪去,荣光依在,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结语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退役军人都成为“圣人”,也不能苛求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英雄”的形象。
他们首先是公民,其次才是退役军人,他们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不仅仅是为了退役军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一个尊重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才能凝聚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共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信源:
10月23日晚,湖北襄阳,一醉酒男子殴打退役军人致其受伤,目前施暴者已被拘留。——极速新闻
2024年10月24日 抖音@中国庐山发布 退役军人被醉汉殴打 网友:不能让退役军人流泪
李云龙在就好了
能不能立法“退转复员军人权益保护法”?对故意伤害特别是有过边防、高原、驻守岛礁、出国维和的和有军功的退转复员军人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