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娣的扮演者莎利·霍金斯,最开始我看过他的作品只有《水形物语》中出演一位聋哑人士,那本电影当中她扮演聋哑人,没有台词,却有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最后和只能在水里生存的怪兽灵魂交流,帮助他逃出实验室,而怪兽为了带女主角在水里生存把她变成和自己同类,然后他们快乐生活在水里的故事。
电影改编来源于真实人物真实事件发生,主人公莫娣是一名加拿大最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之一,描述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新斯科舍省,一位患有关节炎的民间艺术家莫娣·刘易斯(Maud Lewis),对艺术不懈的追求,和丈夫相识,并以艺术、贩卖作品为生的励志生活。
电影运用白描手法,可以简洁鲜明地突出所表现形象的特征。以形传神,唤起观看者联想,写实刻画人物,细腻而又生动。电影节奏不骄不躁,平静、从容,仿佛直击观影者的内心深处,仿佛很贴近我们日常的生活。
电影开场便是莫娣伛偻着身体在墙上描绘着什么。房子变卖,被弟弟扔在姑妈家寄人篱下,可莫娣还是向往自由,偶然一次出门遇见有人因为搬家需要招女佣,一次工作的机会。第一次主角们见面坐下来聊天,埃弗雷特看出莫娣走路奇怪,但还是第一次拒绝她,但听莫娣说路上被小孩扔石子,男主还是会护送她一段路。
埃弗雷特实际情况确实需要女佣,在被人劝服下决定雇佣莫娣,特意来接她。莫娣勇敢踏出姑妈家,坐上车,可是她却是座上货物区域,就算如此她也是开心的,心中向往美好。
即便他们起先的沟通并不畅快,莫娣的行为没有得到埃弗雷特理解。即使前一天晚上被男主人赶出门,可无路可走的莫娣只能第二天早晨乖乖擦拭地板,埃弗雷特感到无法理解却开启不同人生。当他们讨论起莫娣晚上睡哪里时,男主人提出只有一张床,就像孤儿院时那样一起睡。
男主人告诉莫娣,你在这个家的顺序,男主人第一位,然后是狗,其次是级,最后才是莫娣。这便是她的地位。时常莫娣也怀疑自己,她来到镇上,姑妈说起镇上人对他们的看法。
一次偶然,以为纽约来的女顾客向埃弗雷特讨要付过钱的没有送货上门的鱼,发现莫娣在家里墙上画的鸡,开始产生了兴趣。白天男主人在外赚钱时,莫娣空暇时间就各种画画,打扫房间,偶尔吃饭间两人还会聊天,互相倾诉一下,莫娣还会帮埃弗雷特记账,平时互相彼此照料,渐渐莫娣融入这样的生活,开始在那些废弃的木板上作画,内容都是美好生活向往。
当埃弗雷特想和莫娣发生亲密关系时,莫娣提出结婚,他却认为结婚需要花钱,连办结婚证都需要花钱。莫娣说自己曾经生过一个孩子,生来畸形,没有保护好。此时的埃弗雷特内心复杂无法言语,他认真端详莫娣,不知如何表达。
一次他们去给人送鱼,莫娣擅自做主,弗雷艾特不断和她宣誓主权。当顾客给酬劳时提出想要莫娣画的卡片,并且很期待。莫娣也为埃弗雷特向顾客争取卡片前而高兴,同样莫娣为那些能赏识自己的作品欣慰。
电影的节奏开始变得欢快,埃弗雷特去送鱼会带上莫娣,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莫娣用自己的画贩卖还钱买工具,纽约客却越来越喜欢莫娣的画,想要越来越大的画,并提出出钱让莫娣帮她画画,莫娣卖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幅画。
莫娣在画中还把埃弗雷特名字写在画上,说他们是合作关系,画作有他的一半,这也是他们开始慢慢靠近彼此。渐渐埃弗雷特开始帮助莫娣打扫家务,仿佛在参与彼此人生。
曾经埃弗雷特拒绝过,可也不得不承认莫娣正在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他表面看起来冷漠,其实正被莫娣那润物细无声所感化,正努力接受并改造自己。
埃弗雷特和莫娣还是举行了婚礼,在新婚当晚相拥而舞,莫娣赤脚垫在他的脚上,一夜美好。
莫娣卖画的事被刊登报纸,弟弟查尔斯来围观却没得到招待。某天,莫娣收到副总统尼克松的信说想要一幅画,此时埃弗雷特认真干着自己削土豆,手中却总说着反话,莫娣想要纱窗,他还是会老实买来安装上。
莫娣两夫妻接受采访,尼克松总统都买过他们的画,但同时莫娣身体每况愈下,患有关节炎的弱小女子背越来越驼,生活在社会边缘,如今能有成就,如此辉煌且无可度量的未来。当姑妈最后告诉莫娣她的孩子当初怕她没能力照顾只能卖了,如今健康成长让莫娣心情沉重。
埃弗雷特还是帮助莫娣找到她的女儿,带她前往看望,而莫娣的身体因为关节炎加重疼痛没办法继续画画,还是没有熬过那个冬天,只有埃弗雷特在病床前焦急等待,此时他的复杂内心情绪可能是想:早知道我应该对莫娣好一些。这是他们两的相处模式,最后莫娣在埃弗雷特陪伴下安然离世,他也失去此生陪伴至此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