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伪君子,还是男子汉?为什么他做得对,却偏偏被人诟病?

尚书台官方号 2024-08-17 21:51:23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你会觉得他是真正的男子汉,还是觉得他是一个伪君子?他面对母亲的偏心,他却忍气吞声35年;面对“领导”的算计,他却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领导身边当质子;面对“领导”和“同事”的联合打压,他被动还击,还以少胜多、反败为胜。这样的男主角,原本应该广为赞誉,但却没想到历史风评很差。

这里所说的这个男主角,他就是《左传》第一典故“郑伯克段于鄢”的主人公郑庄公。明明他每一件事都是被动还手,正当防卫原本是名正言顺,但却为什么历史风评很差,被后世文史界诟病呢?甚至还有人恶意评价郑庄公为“乱臣贼子”、“古今罪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克段于鄢。郑庄公在小时候,就被母亲武姜嫌弃。其实真实原因令人心塞。为什么呢?因为武姜在生郑庄公的时候,出现了难产的现象,正因为这个事情,武姜觉得这个孩子跟自己犯冲,于是便不喜欢这个孩子。自此,郑庄公从小就失去母爱,但郑庄公并没有因此怨恨母亲。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武姜可谓是“扶弟魔”的典型代表,不断在做威胁郑庄公君主地位的事情。郑庄公小的时候,武姜一直在给郑武公吹枕边风,希望废掉郑庄公的世子之位,改立他们的小儿子姬段。然而,郑武公却依照周礼的嫡长子继承制,坚持扶持郑庄公。

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位,武姜并没有消停,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郑庄公讨要封地,郑庄公给了吗?给了,而且还把京邑一个大城给了他,姬段一时风头无两,逍遥快活的做起了“京城太叔”,然而人性是贪婪的,姬段和武姜并没有就此满足,姬段想要取代郑庄公,武姜也纵容小儿子谋逆,还给他当内应,然而没想到的是,郑庄公不仅智慧过人,还有极强的军事才能,连续三次大败姬段,最终姬段只得逃到共国。

对于这件事,郑庄公是正义的,但是左丘明却解释说,“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所以,不分青红皂白,给郑庄公和共叔段“各打五十大板”。看到没有,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也就是武姜,却没有给一丁点评价。这是不是很搞笑,假如郑庄公要不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就直接被母亲和弟弟给干掉了,然而后人却还说这是郑庄公没有做到兄友弟恭,没有教导好弟弟,最终让弟弟走上了不归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第二点是周郑互质。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时,是郑国、晋国和秦人三方共同护送,才顺利完成。然而,平王东迁之后,秦人忙于开荒,晋国处理内乱,唯有郑国快速崛起。郑武公雄才大略,就已经让周平王表示不安,然而郑庄公的胸怀格局比郑武公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郑庄公参与周王室的政事,让周平王越发不安,但是周平王却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君王,于是就出了一招,将王子姬狐送到郑国当质子,一是表示诚意,让郑庄公死心塌地地为王室效力;二是将郑庄公一军,无论郑庄公答应与否,这都是将郑庄公架在火上烤。

郑庄公自然知道周平王的意图,于是再三推辞,但是周平王执意如此,郑庄公没办法,只好将长子姬忽送到周王室为质。然而,令周平王没有想到的是,姬狐刚去郑国为质没多久,周平王就去世了,姬狐回归王室后,竟然还没来得及继位,就病死了。之后由周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然而,周桓王犹如后世的建文帝,一上位就忙着“削藩”,最终彻底将周王室的颜面放在地上摩擦。

周郑互质的本质是周平王为了笼络郑庄公,也间接的想要置郑庄公于不仁不义之地,本乃帝王权术,只可惜周平王实施这项策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原本可以继位的太子却没有继位又去世了,周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后,不顾大臣的劝阻,强行削弱郑国,完全破坏了周平王的布局。对于周郑互质,郑庄公也是被动的,但是后人却对此评说,郑庄公让周天子的颜面扫地,简直是有辱斯文。

第三点是繻葛之战。周平王去世后,孙子姬林继位,原本如果继续采用周平王的“怀柔”策略,可以更好的拉拢和安抚诸侯国,然而,周桓王却是一个目光短浅、刚愎自用的人,虽然多次想要自强,奈何不懂策略,更不懂帝王之术,刚继位不久就多次削弱、打压郑庄公,其实只是如此,还不至于将周王室的威严拉下神坛。

周桓王没有很强的治国能力,也没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但是他却联合四国,并御驾亲征,浩浩荡荡攻打郑国,但是,令周桓王做梦都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是军事天才,面对周王亲征、四国联军的大军压境,一点也没慌,而是被动还击,在繻葛大败王室联军,郑国将领祝聃用箭射中周天子的肩膀,祝聃准备乘胜追击,却被郑庄公阻止了,不仅如此,还让祭足前去慰问周桓王及其随从。

周桓王与郑庄公的繻葛之战,是周桓王发起的,郑庄公只不过正当防卫罢了,正如《左传》记载,郑庄公说“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郑庄公并非想要无礼周王室,只是想要保全自己的诸侯国而已。然而后世却对此评说,郑庄公是古今大恶,千古罪人,乱臣贼子,实乃矫枉过正,有失公允。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