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55年,金秋飒爽的9月27日下午5时,一场盛大的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拉开序幕。
朱德、彭德怀等10位共和国元勋荣获元帅军衔,毛泽东亲自为他们颁发命令状(实到8人,刘帅、林帅未参加仪式);同日,周恩来也为粟裕、黄克诚等10人颁发命令状,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由此诞生。
历经1942年、1945年、1946年等多次的尝试,军衔制终于得到落实,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不服、疑虑等声音也开始出现。比如,闹得最凶的有王必成、王近山和钟伟三人,他们未成年便入伍,在军中长大,无不是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但对自己的军衔很不满意。
除此之外,对粟裕获得大将军衔的事,也有各种传闻,备受争论。有人认为,他已当选了元帅,但最后却只得大将军衔,有些“可惜”。事实果真如此吗?粟裕大将是否已被选为元帅?评选的标准又是什么?他又为何“落选”?
一、刘少奇力挺粟裕,总理却否决而力荐陈毅?
众多共和国将帅中,粟裕应该是“大器晚成”的类型。纵是如此,这也不妨碍他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他:“数粟裕最会打仗……所向披靡,被称为常胜将军……”
林帅也忍不住评价:“粟裕尽打出一些神仙仗!”可看出,在风云莫测的战场上,粟裕用自己的实力立下了脚跟。
粟裕最辉煌的时刻,其实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战争爆发初期,第一年最为艰苦。这一年里,我军共有11个大型的歼灭战,均歼敌2万人以上。其中,粟裕指挥的就有6个。自此以后,只能用“开挂”来形容粟裕的战斗实力。
到解放战争结束,我军共有38个歼敌3万以上的战役,粟裕指挥了12个;23个歼敌5万以上的战役里,粟裕占8个;国军5大王牌主力,有3个是在粟裕指挥下消灭的……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完胜。战后,毛主席高度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环视我军的各大将帅,能有几人有粟裕这样的杰出贡献、成就?他被毛主席称为“常胜将军”,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然而,尽管叱咤风云、战绩辉煌,但1955年授衔的时候,粟裕还是没有评上元帅,只得大将衔,不少人对此进行猜测和感到不平。依照评选的结果,毛主席当选大元帅,周总理、刘少奇、邓小平得元帅军衔。不过,主席拒绝了授衔,提议转入地方工作的同志就不要授衔了,周、刘、邓等响应提议也随之拒绝。
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争议,让陈毅元帅很是尴尬。
起初,陈帅一直在军队中担任司令类的军职,但1954年后便转入到文职工作中,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有这样一种说法:刘少奇力推粟裕,认为他应当授予元帅,不过,周总理对此予以“否决”, 而是强烈要求陈毅应当被授予元帅军衔。结果大家都知道,陈毅是元帅军衔,粟裕则成了十大大将之首。
如果这种猜测成立,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会否决粟裕当元帅,支持陈毅?
一些人猜测,周总理的举动共有三个理由:一、粟裕虽然战功显赫,但资历不够;二、周总理对粟裕进行保护;三、粟裕自己认为资历不够,极力拒绝。
后来的事实证明,周总理的确拼尽全力保护过粟裕,是符合第二个理由的,不过是否与评衔有关?不得而知。
至于第三个理由,是有人将粟裕“二推司令员”与元帅评衔联系起来,最初来自毛主席卫生长李银桥的透露。依据粟裕的作风和性格,他推辞获得元帅军衔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
众说纷纭之下,《党史博采》也有自己的结论。据其考证,认为目前的资料显示,并没有看到中共中央军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等在研究元帅授衔时,授予粟裕元帅军衔的初步决议。
依此而论,“粟裕被授予元帅军衔”、“刘少奇力挺粟裕,却遭到周总理否决”等的传闻,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描述和民间猜测,不是官方公布的权威结论。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凭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突出贡献,粟裕的功劳一点儿也不亚于十大元帅,为什么就做不了元帅?讨论“粟裕落选元帅”之前,不妨先了解获得元帅军衔的要求、条件以及中央给出的评选标准。
二、凭粟裕的资历、功劳与贡献,能否满足评选元帅资格?
1955年,一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在2月8日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下称“《条例》”),由毛主席批准公布,共和国的军衔制诞生。
依《条例》规定,获得元帅军衔者要满足以下要求: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条例》给出的这个条件比较具有涵盖性,仔细解读可看出一条信息,即“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的评定标准》)。
参照粟裕的贡献,他能否满足以上《条例》提出的条件呢?
答案是不能。粟裕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算是参与“创建人民武装力量”,但并不是领导。更重要的是,他只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重要领导者,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都不是。因此,未能满足条件。
不可否认,战功是评选元帅的重要参考,但却不是主要的条件,并非功劳高的就能做元帅,还得受到资历、非军功成绩、领导地位以及个人能力等要素的影响。
由上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认为粟裕战功卓著、却因周总理等的否决而未能评选元帅的猜测,其出发点就是以战功论元帅,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看法有些不全面。
粟裕不能满足条件,相比之下,十大元帅在各个时期又都做了哪些事儿,最后才成为元帅?
南昌起义爆发时,十大元帅中,林帅的在当时的职位最低,且与粟裕非常接近,他出任的是连长,粟裕为班长,只差两级。不过,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之后,林帅就成了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与粟裕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从这时期起就一直处于重要的领导地位。
作为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贡献不必赘述,他被称为“红军之父”,成为元帅是民心所向。
被“周总理极力推荐的”陈帅,在各个时期也有突出的表现。南昌起义后,他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25师73团的教导员,不久率部参加湖南起义;红军建立后,出任第四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等,一直处于领导地位。
粟裕与陈帅同时期相比,自然不能企及。陈帅的身上有争议,主要是他从军大半辈子,刚转入文职岗位就遇上军衔评选,有一些不好处理。不过,事情最终还是得到解决。
综合这些,粟裕之所以落选元帅,主要是尚未满足条件。但是,以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显赫战功,成为仅次于元帅的十大大将之首,是非常合理与公正的安排。
至此,许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一件事,就是毛主席卫生长李银桥的描述---粟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由于李银桥对毛主席与粟裕的会谈描绘得有声有色,让人不得不信以为真。那么,真相果真如此吗?
三、粟裕“让帅”,此让帅非彼让帅
对于粟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的记录,目前只见于李银桥一人的描述,还没有其他资料可以佐证。对此,有人做出了这样的推断:评选元帅的过程中,毛主席的确希望粟裕得元帅衔,但被粟裕拒绝了,最后才有“十大大将之首”的结果。
不过,有人对这一看法表示怀疑,毕竟毛主席已经拍板决定的事情,一般都不会历经一波三折,再三讨论。
在这里只能认为,如果连粟裕自己都拒绝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又怎么会去过多地要求呢?
值得一说的是,有人提出:刘少奇极力推荐粟裕,但周总理并没有予以否决。粟裕拒绝了之后,周总理力推陈帅,没有谈到到粟裕。
综合这些讨论,人们的焦点由粟裕战功卓著而不能做元帅转移到“主动推迟”。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粟裕主动“推掉元帅军衔”,依据何在?“两让司令”是真实存在的,充分证明粟裕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Z。
据说,主张给粟裕授元帅军衔的呼声很高,让粟裕的好友邵力子先生听到了风声,于是就和粟裕转述,看他的态度。
面对这些讨论,粟裕非常平静,认真地回答了邵力子先生:“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看到邵力子和其他人还迷惑不解,粟裕接着强调说:“今后不要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了,议论着都是低级趣味……”
由粟裕的这些回应可以看出,他对是否获得与元帅军衔并不怎么感兴趣,倒是非常感恩获得大将军衔,认为“就是够高的了”。
与王必成、王近山和钟伟等不满意于评衔的元勋相比,粟裕低调而求实的性格很快就凸显出来,他只是喜欢做力所能及的事罢了,不求名利。
毕竟,他曾“两让司令”过。
毛主席带着周总理、王若飞等中共高层领导前往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具体负责中共中央的事务。为了稳住局面,防止“两个鸡蛋框”都被国民党端掉,刘少奇进行了人事调整,让粟裕出任华中军区司令员。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个历练的大好机会,可在粟裕看来,却相当为难。粟裕认为,时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张鼎丞比自己资历深,是曾经的上级,让他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做自己的副手,非常不合适,所以进行了推脱。此后,粟裕多次电报刘少奇,说出自己不合适当任的理由,并推举张鼎丞为司令员,自己出任副司令员。劝说不过,刘少奇只得妥协。看到粟裕非常求实、谦虚与低调,刘少奇深为欣赏,建议组建华中野战军的时候,让粟裕出任司令员。
中央将陈毅从华东军区调到中原军区时,委任粟裕出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帅在华东野战军中资格老、影响力大,很有威慑作用。粟裕对此深有感触,认为自己“镇不住”众多老兵,希望陈帅继续做华野的最高指挥官。
当看到中央已经作出决定,粟裕只能妥协。不过,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让陈帅保留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名义,自己做代司令员,代政委。这两次“让司令”的举动,足以体现粟裕低调的性格。特别是第二次,他认为自己还达不到陈帅的水平,相当谦卑地接过重任,并没有将自己与陈帅并列起来。
综合来看,粟裕两让司令是真的,可能是粟裕的战功太高,有人觉得他应该是元帅,而通过“两让司令”联想到他可能辞了元帅吧,但粟裕辞元帅确实没有资料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