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家族出了24个进士、28个举人,如此骄人成绩为何知名度却不高?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8-14 15:45:35

清代山东的科举情况尽管不如江浙,但还是出了不少的科举世家。大家所熟知的就有诸城刘氏和滨州杜氏,不过御史这次要介绍的却是另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家族,如果仅仅以科举功名而言,基本上可以稳坐山东第一科举世家的头衔。

不显山不露水的王氏家族

根据王氏族人的硃卷履历并结合其他文献,登州府福山王氏是当地有名的科举家族。王氏的科名盛于清代,有着“世以儒业仕进”之称。

王氏家族的科举功名主要集中的清代,根据统计王氏家族共出了24名进士、28名举人,五贡、生员则多达400余人。

如此成绩全国绝对能排进前三名,据说乾隆朝任湖北巡抚的王检入京觐见时,乾隆皇帝都对王家赞不绝口,说“汝父子三人,俱为翰林,一门多显官,皆能办事,可谓世臣矣。”从乾隆的评价中可以发现,王氏族人具有仕宦人数多,办事能力强的突出特点。

王氏族人的科举之路与清王朝相始终,从八世祖王允谐于顺治四年中进士后,一直到光绪朝皆有中举记录。

其中位居高位者有闽浙总督、户部尚书王骘,两广总督王检,山西巡抚王兆深,甘肃布政使王显绪,等等。

按说王氏家族有着如此骄人的科举成绩,不比桐城张氏、诸城刘氏逊色,何以史料对王氏家族记载不多呢?

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京师担任职务的较少,且没有出过内阁大学士

从相关资料来看,王氏族人在朝廷任职的比例过少,进士出身者仅有王燕绪做过翰林院侍讲,全部算下来只有4人曾在京师任职,且官职普遍都不高。即便是王骘虽然官居户部尚书,但是他是于康熙二十八年五月入京任职,次年二月就乞休了,他在朝廷里没有产生过太大的影响。

衡量一个家族的影响力,科举功名的多寡固然是加分项,但最关键的是要有重量级人物的出现。地方封疆大吏不管政绩有多突出,都无法与高级别京官相比。

假如王氏族人中有人当过内阁大学士或是军机大臣,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要多哪怕就是出过一个人,也会将王氏家族的影响力提升一个台阶。

以诸城刘氏家族来说,其功名总数远不如王氏,可刘统勋、刘墉父子因官居大学士而被誉为“父子宰相”,其名气一下就高出很多。可以说,出一个大学士至少顶得上10个进士。

二是王氏族人在地方上担任高级官员的也不多

数据显示,王氏族人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低级这一层次。在任职的20个进士中,官至总督、巡抚、布政使等掌握地方大权的高级官员只有4人。剩下的16人有的任道员、知府、知州、知县,且有一多半是知县。

清代官场上中下级官员是很难青史留名的,一个家族只有出过数任督抚才能跻身显宦的阶层,也容易与其他世族产生联姻关系。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阶级固化十分普遍,不用想总督的女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嫁给知县的儿子的。

三是王氏族人中的主流都是教职

据统计,王氏族人尤其乐于出任教职,至少有6人担任过府学教授以下的教职,甚至还有3人原本是知县,却在后来改任教职。御史尚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但基本可以肯定,由知县改任教职大致是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

王氏族人中的28名举人总体入仕率相对较高,只有4人未出仕,其他的20人中只有王庆长官至福建按察使,剩下的主要也是知县和教职,其中教职差不多占了一半。

让人颇觉意外的是,王氏族人中以生员、异途入仕的人数有13人,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毕竟生员和异途出身者入仕难度很大。因为清代的制度就有明文规定,生员没有入仕的资格,大致猜测这些人都是通过捐纳的途径而获得官职的。

王氏族人在各省的政绩

查阅清代文献,在前面所列的王氏进士、举人中,政绩突出的有8人,而且更难得的是王氏族人所有为官者中,居然没有一个是贪官。

清代的科举世家似乎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家教极严,尤其注重品德方面的修养。他们在各省为官,始终牢记家法祖训,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一点在刘氏家族做得同样也很出色。

一个官员仅仅廉洁是不够的,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王氏族人出任地方官,时刻关注民众疾苦,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还要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秉公办案,赈济灾民,勇于任事。

王氏族人在这些方面皆可圈可点,从康熙至乾隆朝的一百多年时间中,王氏族人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高度认可,所以乾隆才会评价其“皆能办事”。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王懿荣防御东便门失守,他归家后内疚无比题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然后掷笔赴死,其妻谢氏、寡媳张氏同殉。

1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