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造船业再创佳绩,继续全球领跑!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我国连续15年全球领跑了,那么这个“第一”的含金量有多高?我国造船业,是否还有短板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55.7%,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的74.1%,手持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的63.1%。
从全球造船业的产能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亚洲,前三强分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
如果从三大造船、三大指标来看,中国远超韩国,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产能,而且还能承接各类大型、复杂的船舶订单。而韩国虽在高端船舶领域有一定优势,但整体规模和市场份额,都远不及中国。

造船业背后有一条复杂且繁琐的产业链,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体系,造船所需的钢铁、电子设备等核心材料,几乎都可以实现国内的自给自足。
国产化好处多多,不仅降低了造船成本,更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反观韩国,在关键原材料供应方面相对较弱,如LNG船所需的殷瓦钢需依赖进口,这无疑会增加制造成本,最关键的是,容易被人“卡脖子”。

我国造船厂订单充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结构的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对船舶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造船企业凭借其技术、成本和服务优势,在新兴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商船船队,在全球商船运力中占据重要份额,换句话说,光是我国海运企业自己的订单,就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现阶段,我国造船业不仅具有规模优势,还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去年,我国在高端船型建造技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比如说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等等。
另外在高附加值船型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上也实现突破,有效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耗能巨大的船舶也有巨大的绿色化需求,要知道欧美国家已经陆续开始提高对碳排放的要求。也就是说,以往高耗能的船将来都要淘汰,这也促使航运公司都需要去进行更新船队。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已经承接了全球七成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未来随着绿色船舶的研发和建造将加速,如甲醇动力、氨燃料动力等新型绿色动力船舶,将成为我国造船业的重点发展目标。
最后一点就是智能化发展,从造船角度来看,我国的智能化造船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了。比如说构建智能生产线,发展柔性制造,推动船厂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船厂,实现从设计、生产到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

这里面就包括了建立数字化设计平台,实现船舶产品的虚拟设计和仿真优化,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对船厂的生产计划、资源调配、质量控制等等。
当然大数据和AI也必不可少,通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数据价值,优化生产流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智能调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造船效率,还可以提高船舶质量!

全球造船业的18种主要船型里,我国有14种船型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造船业有四种船型规模最大,分别是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以及汽车运输船。
其中散货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79.6%,油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的72.1%,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的82.7%,集装箱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47.8%。
当然在多用途船、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化学品船、客船、滚装船、半潜船、工程船等诸多船型中,我国也占据很大优势。

产能高,订单多,赚的自然也就多了,截止到去年11月,我国造船业已经赚了471.8亿元。
现在看来,我国造船业还没有完全突破的高端船型,就只剩最后一个,豪华邮轮。
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已经完成了主体贯通,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从总体来看,实现豪华邮轮的完全突破,还需尚待时日。
一艘豪华邮轮的零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其中供应链涉及几千家厂商。
而我国在豪华邮轮的零部件制造和配套方面经验不足,相比欧美国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体系不够完善,合作关系也未成熟。

最重要的是,豪华邮轮设计难度高,一艘大型邮轮的设计草图可能多达几万张,不仅要考虑舒适性,还要保证每个舱室都能满足安全标准,同时需满足美观和实用的双重需求,这对于中国的造船工业是个全新的挑战。
从本质上来看,豪华邮轮属于一种另类的“奢侈品”,造这种船,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对奢侈品文化有深刻理解,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积累早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中国则显得有些“经验不足”。

要知道豪华邮轮市场早已被欧美国家垄断,目前全球能够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仅限于芬兰、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荷兰这五个欧洲国家。
对于中国想要打破这种垄断,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如此看来,豪华邮轮制造任重而道远,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