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菲律宾发生了一起小型飞机坠毁事故,造成4人遇难。原本看上去这只是一起常见的航空安全事故而已,但美国海军陆战队随后的声明却透露了玄机——原来这架飞机是由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提供给美军、执行侦察任务,而遇难者之一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电子情报分析师!老司机再仔细核对了一下这架坠毁飞机的信息,发现它背后还隐藏着美军在中国周边情报收集活动的一个重要变化。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9日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员在声明中证实了遇难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身份:22岁的雅各布·达勒姆中士。当时美国军方承包的一架由“空中国王”比奇350小型飞机改装而来的侦察机正在执行“例行任务”,“应菲律宾盟友的要求提供情报、监视和侦察支持”。达勒姆接受过电子情报/电磁战分析师的培训,隶属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信息组第1无线电营。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提供了更多信息。一名五角大楼官员透露,当飞机坠毁时,四名机组人员——包括雅各布·达勒姆和三名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正在该机上执行监视任务。现场照片显示,这架尾号N349CA的小型飞机坠毁在稻田里。五角大楼官员证实,该机归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麦塔公司所有。根据麦塔公司网站的介绍,该公司利用改装的特种飞机为美军提供情报、监视和侦察服务。报道还提到,“在中菲就南海发生一系列争执之际,华盛顿增加了对马尼拉的情报支持。两国去年11月签署了一项情报协议,承诺加大进一步合作并在马尼拉建设联合指挥中心。”
老司机在查找资料的中发现,麦塔公司的侦察机还真是在南海附近活动的“老熟人”。“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8月,麦塔公司另一架尾号N334CA的“空中国王”比奇350小型侦察机就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起飞,部署到菲律宾马尼拉机场,主要针对菲律宾南部地区的棉兰老岛地区执行侦察任务——至于它有没有参与针对中国的行动,老司机倒没有找到更多证据。
但类似麦塔公司这样的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为美军在南海等中国周边地区执行侦察任务的确不是第一次了。老司机注意到,美国陆军在去年年底专门庆祝了“机载侦察与目标多任务情报系统”(ARTEMIS)完成了超过1万飞行小时的侦察飞行任务。所谓ARTEMIS,其实就是另一家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拉塞公司改装的庞巴迪“挑战者650”公务机,通过增加大量电子侦察设备,它成为了能够在复杂作战环境中收集和分析各种电子信号和数据的先进空中情报收集平台,能够满足美国陆军对高速、远程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0年8月,ARTEMIS在美国陆军中的首次实战部署就奔着中国而来。“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隶属拉塞公司的这款侦察机于8月3日首次前往东海开展侦察行动,8月20日首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截至当年9月15日,该机累计前往东海、黄海和台湾海峡北口开展侦察行动9架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4架次,前往韩国附近开展侦察行动5架次。再想想如今美国陆军租赁的两架ARTEMIS侦察机已经完成了1万小时的侦察任务,其中有多少小时是在中国周边完成的?答案不需多言。
此外,另一家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特纳克斯航空航天公司的特种飞机也是南海的“常客”。该公司改装的庞巴迪CL-604海上监视飞机可以视为简化版P-8A反潜巡逻机,具备海上多目标跟踪监视和侦察能力。“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4月到11月,该机就前往东海、黄海及台湾海峡北口地区开展侦察行动139架次,前往南海开展侦察行动17架次。其中该机在南海侦察期间,通常还会选择在菲律宾降落加油。
由此可见,在菲律宾坠毁的“空中国王”比奇350侦察机所暴露的美军在南海方向的侦察行动决非孤例,近年美军已经越来越多将借助私营防务承包商的改装飞机展开侦察作业。这些改装飞机基本外形与民用飞机大致相当,除了某些针对性的飞行路线外,对手很难通过雷达特征等常见识别手段进行远程判断,因此隐蔽性更强。而现代化的电子侦察设备也保证了这些小型飞机可以具备堪比大型侦察机的情报收集能力,再加上它们名义上与美军关系不大,更适合执行某些见不得光的特殊任务。此外,由于这些飞机和人员的日常维护都由私营防务承包商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美军的日常开支,因此这种做法也受到五角大楼的支持。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认为,美国私营防务承包商的侦察机具有较丰富的战场侦察经验和专业的侦察力量骨干,加入到美军的空中侦察梯队后,可以与驻亚太的美军侦察力量形成有效配合和相互补充。因此对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不速之客”,我们更需要警惕。
枢密院十号/老司机马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