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这座位于法国北部的港口城市,却因为几十年前的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而闻名。
那是在1940年,当时以德国为首的纳粹还处于强盛时期,在德国强大的机械兵甲军团面前,英国和法国军队的防线被击溃。
最终几十万军队聚集在敦刻尔克的海岸线,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英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拯救行动,由于影响很大,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基于这件著名的历史事件,国际大神级名导克里斯托弗·诺兰于用了近半年时间着手拍摄同名电影《敦刻尔克》
这部影片可以说倾注了诺兰大量的心血,自己不仅担任导演和编剧,还担任制片人,同时花费大量时间筹集有关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史料,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增强真实感。
真实感是诺兰电影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在《敦刻尔克》这部影片中出现的众多士兵及船只都是实物拍摄,外加他坚持用胶片拍摄手法,所以也直接拉高了成本,致使影片的成本高达1.5亿美元。
诺兰不走寻常路,影片的开片没有铺垫,直接就奔入主题,将战败的英国和法国士兵的极度恐惧感渲染得非常浓厚,所以他们从开始就是一路在撤退的路上。
而造成撤退阻力的不仅仅是接应船只不足,还有空中盘旋的德国战机的狂轰乱炸,最终依靠无数民用船只的加入,才将数十万军队成功撤退,损失的是无数的装备则遗留在茫茫的海岸线。
仅有100分钟左右的影片,诺兰却将故事分成看似独立的三部分,一是地面部队撤离,二是空中战机对决,三是民用船只在号召下参与救援行动。
之所以说这三部分看似独立,是因为这三部分同时进行,却又同时具备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出场,代表的是战争的笼罩下,各类人员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共同为撤退行动助力,不过在同一海面上,三部分故事之间的衔接又恰到好处,这就不得不佩服诺兰强大的导演掌控力。
基于诺兰的名头,华纳公司为求合作,直接向诺兰开出千万美元片酬加分成的优厚条件,而最终的收获也并未让华纳失望。
影片上映后,北美票房1.9亿美元,全球票房达到5.27亿美元,同时该片还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最佳声音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三项大奖。
《敦刻尔克》作为诺兰个人第一部执导的二战题材影片,可以说获得了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