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改革失败后为何被追封为“救世宰相”?

历史那堆事儿 2025-04-15 10:42:10

嘿,各位历史故事迷们!今天咱要讲一位超厉害的人物,他就是明朝那位大名鼎鼎的“救时宰相”张居正,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之一。这张居正啊,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他在明朝的历史舞台上,可是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接下来,咱就一起走进张居正那跌宕起伏又超精彩的人生,看看他到底有啥过人之处。

在明朝那个时候,社会矛盾一大堆,国家发展遇到了大麻烦。张居正一上位,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带着一股冲劲,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整顿吏治,让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改革赋役制度,让国家财政状况一下子好转起来;还加强边防,让边境安稳了许多。他的改革影响深远,后世的好多政策都能看到他改革的影子。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他出生在1525年,在1582年离开了人世。祖籍在湖广江陵,也就是现在湖北省荆州市那一块儿。他出身平民之家,可别小瞧了这平民出身,这反而让他更了解民间疾苦,为他以后的改革埋下了伏笔。张居正这一辈子,最伤心的事儿,就是刚进入仕途那会儿,严嵩把持朝政,他空有一身才华,却没地儿施展,报国无门;最欣慰的,肯定是自己实行的改革成效卓著,让明朝重新焕发出活力。

张居正,湖广江陵人。这小家伙打小就聪明得不得了,简直就是个神童。看书那叫一个快,过目成诵,周围人都称他为南郡神童。12岁的时候,他就被录为生员,也就是咱们说的秀才,这在当时可太厉害了。16岁的时候,张居正又中了举人,这时候的他,已经开始潜心研究诗词文赋,而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3岁那年,他更是厉害,直接中了进士,还被选为庶吉士,从此就踏入了仕途。

刚进入仕途的张居正,那是满怀一腔热血,一心想为国家做点事儿。他马上就上书给嘉靖皇帝,把当时吏治中存在的五大弊病说得明明白白,还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可谁知道,当时奸臣严嵩专权擅政,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张居正的奏疏根本就到不了皇帝手里。这可把张居正给郁闷坏了,他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没办法,他只能以养病为由,告假还乡。

一直到1572年,机会终于来了。张居正的老师徐阶推荐他,让他成为太子太师、内阁大学士。同年,穆宗病逝,10岁的太子登基,这就是万历皇帝。张居正一下子成为顾命大臣,辅佐万历皇帝,没过多久,又当上了内阁首辅,这下可算是独掌朝政了。

张居正当政之后,心里清楚得很,得先解决边境问题。那时候,北方的蒙古各部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南下侵扰明朝边境地区,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张居正那叫一个果断,大胆启用名将戚继光,让他负责蓟辽地区的防御工作。他还全力支持戚继光,在1000多里的长城线上修建了1000多座碉堡。这碉堡一修好,可不得了,戚继光靠着这些碉堡,立下了赫赫战功,把边境守得严严实实。1571年,在张居正等人的努力推动下,明朝和蒙古俺答汗实现了隆庆和议。从那以后,长期战乱的边境地区终于安定下来,两族人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友好和睦起来,大家开始互通有无,贸易往来频繁。

解决了边境问题,张居正又把目光投向了吏治。他制定了著名的章奏考成法,这法子可太妙了,专门用来稽查考核官员执行公务的情况。以前那些官员办事拖拖拉拉,效率低得很,有了这个考成法,他们可不敢再偷懒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张居正还上奏朝廷,把原来都城南京保留的那些没有实际工作可做的冗员逐步裁减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精简机构,这一减员,就裁掉了1300多人,政府的支出也大大减少了。

要说张居正最大的功绩,那还得是改革赋役制度,整顿财政。他一心想着富国富民,多次上奏皇帝,请求减免朝廷那些没用的开支,还有那些无功之赏,能省一点是一点。对于宫廷里的奢靡浪费,张居正也是严格限制,绝不手软。万历六年(1578年),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这一条鞭法到底是啥呢?就是在编订赋役的时候,把力差(就是为官府充当杂役)和银差(为供应政府和宫廷用品而摊派的银钱)统一改成征收银钱,然后和田赋一起征收。为了让这个政策顺利实施,他还下令清丈土地,把那些大地主隐瞒的农田都清查出来,防止他们把负担转嫁给下层百姓。这些措施一实行,效果立竿见影,征税程序简化了,那些想营私舞弊的人也没机会了,国家税收增加了,经济也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张居正还减免百姓积欠的钱粮赋税,减少各种杂役,增加对灾荒的救济力度,资助人民开垦荒田,老百姓的日子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张居正特别重视人才,他心里明白,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光靠自己可不行,得有一群有本事的人帮忙。在他主持朝政期间,任用理财专家张学颜为户部尚书,这张学颜一上任,就像变魔术一样,扭转了明朝国库亏空的局面,让国家一下子富庶起来。在军事方面,他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这些名将在战场上那是威风凛凛,大大加强了国防力量。在解决漕运问题上,他任用精通水利的潘季驯总理河漕事务,把漕运治理得井井有条。此外,张居正还改革了驿递制度,规定各级官员除非是公差,否则一律不许使用驿站的马匹、民夫和食宿供应,这一改革,又为国家节省了不少开支。

张居正的改革那可太有成效了,明朝的财政状况一下子大为好转,国家变得有钱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安稳了。他推行的一条鞭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代实行的摊丁入亩的地丁银制度,就是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完成的。后人对张居正那是赞誉有加,称他为“晚明理财大家”,梁启超更是把他列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这荣誉,张居正可当之无愧。

从张居正的人生经历里,咱们能学到好多宝贵的东西。他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天资聪颖肯定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利用好自己的天赋,后天还特别勤奋用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就告诉咱们,天赋重要,但努力更重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走向成功。

张居正不畏人言,雷厉风行地推进自己的改革主张,这种正道直行、勇往直前的作风,也是多数成功人士的法宝。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质疑,这时候,就得像张居正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走下去。

还有啊,张居正为人特别讲信用,示大信于天下,这让他在复杂的政治舞台上站稳了脚跟。人无信不立,信用可是人生的大义,是成功的重要依托。咱们在生活中,也要像张居正一样,做个讲信用的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从张居正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世、追求理想、成就事业的道理,这些智慧,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启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