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同志加兄弟”,为何变成阿尔巴尼亚的白眼狼?

世界地理与历史探索 2025-04-11 09:42:04

"中国的援助就像空气,没有味道,但离开它我们活不了”

阿尔巴尼亚官员那满含轻蔑的话语,令数万中国工人气得浑身直打哆嗦。1978年,那个严寒的时节,当中国宣告停止提供援助之时,这个曾被喻为“流了二十年血”的国家竟连夜拆掉了援建项目的牌子,并且将中国专家关在了工地之外。

这场从“同志加兄弟”到“白眼狼”的世纪决裂,至今仍在,亚得里亚海畔的碉堡群中回响。

1944年深秋,恩维尔·霍查举着反法西斯大旗走进地拉那时,这个山地小国穷得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苏联人带着钢铁和工程师来了,可霍查转头就在克里姆林宫拍桌子:"你们这是新殖民主义!"1960年莫斯科撤走所有专家时,这个人口不足300万的国家,已经手握中国援助的17万吨粮食和100亿人民币——这笔钱相当于当时全国财政收入的7%,能买下整个上海的外滩。

中国专家坐着解放牌卡车,费劲地翻山越岭往前开。那些带着的很精密的仪器,在露天放了之后,慢慢生锈了,变得跟废铁差不多;而好的小麦,直接被倒进猪圈里了。当耿飚大使问的时候,阿方官员嘴里叼着苏联产的烟,冷冷地笑着回答:“援助就跟嫁妆一样,怎么用全是我们的事。”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居然还让中国提供歼-7战斗机的设计图纸。被拒绝后,对方一点都不遮掩地威胁说:“要是不帮我们造飞机,那就是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霍查的贪婪在1972年达到癫狂。

中国北方大旱颗粒无收,阿尔巴尼亚反而狮子大开口要50万吨小麦,理由荒唐得令人发笑:"欧洲唯一的社会主义明灯不能缺粮。"此时的援阿资金已占中国对外援助总额的60%,每个阿尔巴尼亚人拿到的钱,抵得上三个中国工人全年工资

更绝的是,他们用着中国水泥,在全国范围之内,修建起碉堡。17万座那如同混凝土“怪物”般的建筑,耗费了1.75亿美元,这完全足够去买下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军火。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拍案而起的那一天,所有援建项目在一夜之间停摆。曾经是灯火通明的钢铁厂,如今变成了鬼城;崭新的纺织机械,在仓库里结满了蛛网。霍查政府疯狂地进行报复,将镍矿的出口价抬高了四倍,不过却不知道北京早已看透了这场荒唐的戏码——当单向的输血变成了无底洞时,最为仁慈的选择便是斩断那根输血管。

今天的亚得里亚海滩,那锈迹斑斑的碉堡,成为了网红打卡点。2019年,地拉那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5%的年轻人,竟然不知道,中国曾是他们的“老大哥”。

那些被拆下来的援建铭牌,此时正安静地放在博物馆的角落处,标签上只是写着“20世纪的工业遗产”。然而这些铭牌所蕴含的历史重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重,让人越发想要深入去体会。

而在万里之遥的地方,中国工程师于巴基斯坦成功建起了瓜达尔港,蒙内铁路那汽笛的声响彻了东非的广袤草原——在新时代的援建中,不再仅仅强调“革命情谊”,不过每一个项目都携带着技术转让的相关条款以及盈利的模式。

历史时常带有很尖刻的嘲讽,能让人深深思索。当阿尔巴尼亚把中国的援助看得很不重要时,它自己却最先陷入了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困境里。而中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去寻找那个平衡点儿的时候,确实给亚非拉地区燃起了充满希望的火苗。那些原先被霍查亲自灭掉的火把,最后竟然成了大国崛起的关键基础。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