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H
在很多人的心中,隐士是神秘的,追求独立的代表,古代,隐士被指那些隐居专注研究学问的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隐士这个词不再局限于研究学问的人了,而是走入了很多平民百姓心中。
这些人很向往那种在东篱下采菊花、悠然看着南山的乡村生活,希望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而在隐居的地点中,很多人把终南山想象成心中的世外桃源,认为那里是他们向往的隐居之地,但当理想照进现实,终南山的隐居生活,是否真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古今隐居
2023年,澳大利亚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标题为:“中国年轻人爱上‘隐居’以寻求摆脱来自现代生活的压力 的报道”。
而文中指出隐居这一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的确,隐居这一传统方式不是近代时期的产物,而是存在了千年之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熟悉的隐士,早在三皇五帝的尧管理期间,就有巢许隐居的故事。
巢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许是许由,为许姓始祖,众所周知,帝尧创造了禅让制,就是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据说帝尧想让于许由继承君位,但他拒绝了,并前往箕山隐居起来,之后,尧想让他出任九州长官,但还是被拒绝了。
而许由更是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想听到这些话,许由的不为官场急功近利的品质赢得了尊重,而许由,也成为了隐士的鼻祖。
而巢则是巢父,也是同帝尧时期的隐士,帝尧除了想让位给许由外,也曾想让位于巢父,但巢父也不肯接受。
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熟悉的人都曾隐居,伯夷与叔齐、列子、庄子、鬼谷子、颜回等,而我国古代隐士一般分为十种。
分别为完全归隐、仕而后隐、半仕半隐、忽仕忽隐、隐于庙堂、似隐实假、名隐实官、以隐求仕、无奈而隐以及真隐而仕。
如字面意思一样,完全归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仕而后隐就是当过官后对官场不满最终隐居了,其他我们就不一一解释了,主要来看这个以隐求仕。
所谓以隐求仕,就是隐居起来博得名声,从而引起官场的关注,然后在出山走向仕途,这一方式也被称之为“终南捷径”。
唐朝时期,有个名为卢藏的人,自己本身有些才气,但却没能在朝廷得到重用,由于人们认为隐士都是有才气的人,他便选择隐居在终南山。
在此期间,他还多次向外散步称自己已经成为隐士,并在终南山锻炼,最终他成功了,朝廷后来还特地征召了他去做左拾遗(官职)。
虽然卢藏的确做了官职,但他的行为引得后世的不满,为此,终南便捷也成为了一种含有贬义的词语,寓意着那些为了做官而走捷径的人。
当然,在卢藏虚假隐居的同时,还有一位名为司马承祯的真隐士,自小聪颖的他不愿意当官,在成年后便到终南山做道士。
而武则天听闻他的故事后,便想要邀请他做官,司马承祯出山后,在长安城居住了几天后向武则天表达自己想要回到终南山的意愿。
最终,武则天答应了,在送别司马承祯的时候,一些官员自发来送别,其中就有已经做官了的卢藏,卢藏对着司马承祯说,这终南山有很多美好之处,为何一定坐落在远方?
而司马承祯的一句话让卢藏很是尴尬:“在我看来,这里不过是走入仕途为官的捷径罢了!”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终南山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而终南山之所以成为隐居好地方,不光因为它文化丰富,还因为那里地形特别适合隐居生活,秦岭山中的终南山,气候宜人,植物种类繁多,各种资源也相当丰富,给隐居的人提供了生活必需的物资。
这就使得终南山成为许多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所,相传终南山吸引了姜子牙、张良、王维等一众人来此隐居。
导致到21世纪的今天,终南山这个古老的隐居圣地还一直吸引人们的目光,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终南山,这里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现代隐居的挑战
随着终南山隐居话题的“出圈”,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希望在这里找到理想中的诗和远方,小楠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现实中的她是一个小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她早已经想要逃离这种生活,一次,她刷到了一个关于80后夫妇隐居的新闻后,心中满是开心,这不正是她想要的生活吗?
于是,她辞职后,便前往了终南山,选择了一块一年租金400元的院子“落了户”,在山上,她的日常就是读书、摄影,她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菜园子。
但现实的重压,让这些逃离现实的人感到一阵凉意,两年的时间里,她的确想要到了为数不多的安静,但两年后,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压力摆在了她的面前——房租物价上涨。
原本几百元的租金一下涨到了几千几万,这让原本就没有资金来源的小楠无法承担起来,最终不得不下山,回到城市。
而不只是小楠,还有很多和她相同经历的隐士们也最终因为种种原因下了山,不过,对于此事,官方指出是因为清理山上违建保护导致很多人离开的。
不过,在很多人离开终南山后,想要继续选择隐居,而他们也开始朝着青城山、九华山等南方城市走去,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在城市中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减少物质欲望,专注于内心的修行。
不管怎么选,只要能让心静下来,那就算得上是真正的退隐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