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求本:失眠就吃安眠药?中医告诉你正确的治疗方法

春天医生 2024-11-29 15:37:21

压力和失眠已经成为许多人,尤其是中年人群挥之不去的梦魇。一位49岁的李先生因公司经营问题而陷入长达两年的失眠困扰,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更严重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年人群往往承担着事业、家庭的双重压力,成为失眠等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病率高达38.2%,其中40-5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甚至增加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失眠困扰,很多人选择服用安眠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带来药物依赖等副作用。李先生就曾因服用西药而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

李先生初诊时,症状表现为精神疲倦,入睡困难,口苦咽干。这些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不寐"范畴。中医认为,"不寐"多由心神不宁所致,而心神不宁又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

在本案例中,王进东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发现患者舌象呈现暗红色,舌苔黄腻,脉象为弦滑。这些体征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舌暗红表示体内有热,舌苔黄腻意味着痰湿内蕴,脉弦滑则反映出肝气郁结。

基于这些诊断信息,王教授作出了"肝郁气滞,痰热内扰"的辨证结论。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主管情志。长期压力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痰热内扰,扰乱心神,最终导致难以入眠。

为了针对性地治疗李先生的症状,王教授开具了柴芩温胆汤加减方。方剂的加减颇具匠心:

1. 柴胡15g、黄芩10g:疏肝解郁,清泻肝火。柴胡性辛微寒,长于疏肝解郁;黄芩苦寒,善清热泻火。两药合用,既疏肝又清热,有效缓解肝郁化火的症状。

2. 姜竹茹20g、枳实10g、桔梗15g:化痰理气。姜竹茹温胃化痰;枳实理气宽中,消食导滞;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浊。三药配伍,有助于化解痰浊,理顺气机。

3. 泽泻15g、白术15g、茯苓20g:健脾利湿。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三药合用,能够健脾祛湿,同时兼顾安神之效。

4. 木香10g、厚朴10g:行气消滞。木香行气止痛;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两药配合,有助于进一步理气化滞。

5. 远志15g、龙骨30g、牡蛎30g:安神定志。远志安神益智;龙骨、牡蛎均有重镇安神之效。这三味药的加入,直接针对失眠症状,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配伍严谨,既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又兼顾症状缓解。疏肝解郁药物缓解情志郁结;清热化痰药物消除痰热内扰;安神定志药物直接改善睡眠。整个方剂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理念,不仅缓解症状,更注重调理整体平衡。

在服用七剂汤药后,李先生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每晚能安睡数小时。这一进展证实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有效性。

嘱患者继续服用七剂以巩固疗效,同时强调调畅情志,避免过度劳累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复发。

李先生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中医治疗失眠的独特优势。中医不仅关注症状本身,更注重找出症状背后的根本原因,从整体角度调理身心。

对于像李先生这样的中年人群,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健康问题时,不妨考虑中医治疗作为一种选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压力管理、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才是真正实现身心健康的关键。

声明:本文旨在推广中医文化,不提供医疗建议,本文所提及药方,仅供参考和讨论,不可擅自尝试。

1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