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占领平津之后,为了消灭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开始集结重兵沿平绥路大举南下进犯山西。日军很清楚,只有控制了山西,才能确保对华北的占领。
1937年11月,山西太原陷落。1938年2月,日军又兵分三路向山西南部进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汾河以南的九个市县先后沦陷。虽然被占领,但根据地军民勇敢与日军作战。

日军《黄河作战回顾录》纪念册封面
在此期间,日军摄影师拍摄了一组照片,并制作成纪念册《黄河作战回顾录》。在这本相册里,有晋南城市风貌和日军作战的场景。如今,这本相册和照片曝光,也成为了日军侵华的铁证!

1938年,日军占领了山西文水县。站在高处俯瞰县城,民居建筑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边。文水县西倚吕梁山, 东临汾河水。武则天、宋朝名将狄青、女英雄刘胡兰,都是文水县人。

这是日军占领下的山西晋祠镇。照片中这座古塔,是位于晋祠镇十方奉圣寺寺北的浮屠院中的舍利生生塔。该塔始建于隋代,清代重修。塔高38米,七层八角,古色古香。

天气寒冷,两个孩子坐在墙根处晒太阳,日军摄影师拍下了这张合影。两个孩子看上去有三四岁。照片中没有说明拍摄于哪里。

这是日军摆拍的一张照片。日军在行军途中休息吃饭时,将饭分给一个在路上乞讨的少年。日军摄影师赶紧拍下了这一瞬间,这些照片被日军拿去宣传,其实是为了混淆视听,掩盖其侵略本质。

在山西晋南一处高地上,日军在这里设立了炮兵阵地,炮口指向中国军队阵地。在进行炮击之前,日军摄影师拍下了这一瞬间。

日军摄影师拍下了一棵大杨树,树上有一个很大的鸟窝。在鸟窝旁的树杈上,站着一只鸟。

1938年,山西汾阳城外,一股日军在这里集结,耀武扬威。汾阳城墙上的角楼清晰可见。昔日的汾阳城有四座城门:东门金河,西门太平,南门来熏,北门永泰。

1938年,日军占领下的山西离石县(今离石区)。高大的城墙巍峨壮观,古塔直指苍穹。离石县位于山西西部、吕梁山腹地。积淀了底蕴深厚的历史遗存。

日军在行军途中,躺在地上休息。从照片上看,这两个日军身边放着一把军刀,应该是一个日军头目。

1938年,山吴武城镇郊外,突然出现日军一支曲射炮队。他们使用的是迫击炮,一个日军正在通过炮镜观察城内情况。

1938年,日军占领下的山西芦家庄。房屋依山势修建,高低错落。最高处有城墙。芦家庄村位于今晋中市榆社县箕城镇,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

在这张照片里,两名男子正指着地图,向日军透露中国军队所在位置。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两个人的行为令人不齿。

1938年,晋南一座县城沦陷,日军部队举行入城仪式。日军头目骑马走在最前面。墙根处站着一群人,胸前挂着白布条。

1938年,连枝山上,一股日军正在山路上行军。

1938年,拂晓时分,日军一支部队正在行军。

这张照片也是摆拍的。几个日军坐在桌子前吃饭。

在一处山头上,日军在这里设置了重机枪阵地。严密注视着对面公路上的动向。

这是一名士兵的坟墓,日军在照片上的注释写的是19军墓地。

1938年,日军一支辎重部队,正沿着山路行军,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两个日军趴在黄河岸边,朝河对岸的中国军队射击。

这是当地的一座寺庙,在一侧的小门上,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

这是一张令人窒息的照片,地上这具骸骨是一名牺牲的中国军队士兵,被大火烧得只剩下了骨骼。

1938年,位于山西临县黄河边的碛口镇,一群日军头目正在观察地形。

1938年冬,山西大武镇郊外,日军一支曲射炮队正在观察中国军队阵地情况。
结束语:这些照片,只是日军《黄河作战回顾录》纪念册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照片没有搜集到。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日军进犯晋南及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义愤填膺。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了,敌人才不敢再来欺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