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电影中看破这个大千世界的复杂

鸽子酒痴电影文学 2025-02-06 11:39:36

聊到科幻电影,我们总避免不了要说到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改编亚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对于未来科幻电影和小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然,还有许多电影要涉及到,比如《世界旦夕之间》、《星际穿越》、《异次元骇客》、《黑客帝国》、《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降临》、《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她》、《攻壳机动队》、《沙丘》、《银翼杀手》以及《银翼杀手2049》、《E·T外星人》、《机器管家》、《人工智能》、《终结者》系列等等。

这些科幻电影带给人类的思考是深远的,它们让我们能够对未来展开无限地遐想,拓宽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当然,《宇宙时空之旅》、《宇宙》、《宇宙尽头》、《宁静的世界》、《第三极》以及一切关于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纪录片,还有《三体》、《暗黑》、《西部世界》、《曼达洛人》等科幻电视剧,《人类的故事》、《太空漫游》、《三重模拟》、《三体》等小说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个庞大性的问题。

《人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是先从海里进化成陆地上的生物的,所以,第一层进化应该是在水中。

随着上亿年时光的流逝,以及地球几次大灭绝的生物循环,地球上的世界终于成为了以人类为主导的一个局面。

而在这之前,还要从猿猴说起。

人类最开始是来源于非洲的荒原上,一群猿猴突然被神秘黑石碑吸引,学会用骨头当工具砸猎物,最后把骨头抛向天空,镜头切换成宇宙飞船。

人类启智的这段时间(少说也有百万年),可能是因为更高文明所影响,比如他们降下的神秘黑石碑。【参考电影《2001太空漫游》】或者人类正以某种宇宙规律推动生物进化,不仅人类如此,其他动植物也随着发生变异。

随着人类从猿猴进化之后,工具让我们摆脱了单纯依赖身体的本能。大脑开始进化,比如手眼协调、逻辑思维等。

紧接着我们便经历了部落时代、奴隶时代、封建时代、科技时代等发展之后,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宇宙太空。

从蒸汽机到ChatGPT再到现在的DeepSeek,人类越来越依赖工具代劳。电影里的太空船完全依赖AI操控,宇航员反而成了"工具的工具"。这种依赖性,会导致我们人类失去自我意识,就像现在的AI工具一样,当有一天AI能够完成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工作时,人类便开始要慌了。

手机的使用延伸了感官刺激却钝化了本能反应,AI工具的使用拓展了深度学习能力却萎缩了逻辑思考局限。

AI的叛变是迟早的事情,这不是BUG,而是逻辑悖论导致的。社交媒体本为连接人类,却让人更孤独。核能本为发电,却造出原子弹。人类终究会被情感左右,而AI的绝对理性思维导滞它只会为了忠实地完成任务,不惜一切手段。

人类的自私和荒诞,导致了人类的下一次进化(数字革命)可能会更加紧迫。

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无从知晓。

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我们了解到宇航员穿越星际之门后变成发光胎儿(星孩),这是从生物进化(达尔文进化论)到意识进化(《黑客帝国》中的脑机接口),再到能量形态(电影中的星孩),人类可能进入"后肉体时代"。

而在电影的结尾,星孩回望地球的眼神,类似人类考古学家研究恐龙化石。当智慧生命进化到更高维度【参考电影《星际穿越》的四维空间】,看待过往文明就像成年人看童年玩具。

人类文明只是宇宙进化中的一个临时驿站,就像猿人无法想象互联网,我们也无法想象星孩眼中的宇宙。每一次宇宙的时空跨越都会带来认知颠覆,就像原始人无法理解如今的网络时代,现代人也难以想象意识上传会是怎样的体验。

我们究竟是不是《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像被困在动物园的猴子一般,在这个地球上诞生,随机分配从儿童成长为老人,从生到死。

人类的认知只是来自于世界上的一切生物带给我们的五感和思考,使得我们就像《西部世界》中的机器人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不挨饿而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生活着。

而人类还在无休止地为了争夺个人利益和权力、欲望闹得不可开交,其愚昧的思想、肮脏的手段,无耻的行径,狡黠的微笑,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中的有些人就是为了阻碍人类走向更高文明阶段的绊脚石。

它又像是人类做实验用的小白鼠一样,任其随机分配,或者被高文明物种操纵某个目标,让其成为这个世界的光鲜亮丽的一角。

这让我们心惊胆寒地感受到,我们就像《世界旦夕之间》和《异次元骇客》中的《三重模拟》世界一样,像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似的,一层一层剥削下来,脊背发凉。

人类究竟处在第几层,我们无从得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