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图/新华社
“复活节”后第一天,美国市场就陷入了一片死寂。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1日,纽约股市再迎“黑色星期一”。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971.82点,跌幅2.48%,标准普尔500指数收跌2.3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2.55%。
此外,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4月21日开盘即大跌1.10%,在汇市尾市收于98.278,跌破99关口。这是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指数第六次跌破100大关,创16个月以来新低,并很可能创下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差月度纪录。
美债方面,长期美债的抛售导致收益率曲线急剧变陡。彭博衡量的美国政府债券与全球同类债券的比率,已跌至13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凸显出美国国债表现的迅速恶化。
4月11日,美国市场刚经历了一次“股债汇三杀”。仅过了10天,“黑色星期一”就再度降临。美国总统特朗普显然坐不住了。
4月21日当天,一直坚称美国经济“很强大”的特朗普,再次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美联储降息。他在其社交媒体发文称,“如果‘太迟先生’不立即降息,美国经济将面临放缓风险”。
随着美国市场持续震荡和特朗普的持续施压,美联储还能维持住原有的独立性吗?即使美联储降息,就能安抚住美国市场的恐慌情绪吗?
▲资料图: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记者会。图/新华社
美元资产为何又崩了?
美国市场再遭“黑色星期一”,显示投资者正在剥离美元资产。那么,美元资产为何又一次崩了?
可以发现,随着“特朗普关税”造成美元资产信用流失,许多机构投资者卖掉包括美股、美元、美债的一系列操作,已不是简单的对冲风险操作,而是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作出的战略选择。
比如,全球最大的债券巨头之一、管理两万亿美元资产的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日前发布的报告称:由于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政策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地位正面临考验,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债作为首选储备资产的地位并非理所当然”。为此,PIMCO将采取“低配美元”策略,削减美元和长期美债敞口,转而增持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债券。
日本大型寿险公司富国寿险,是另一个例子。该公司在日前公布的年度投资规划中表示,将缩减外债持仓,转向购买日本超长期国债,总购买量可能达到3000亿-4000亿日元。过去,享有“无风险资产”的美债是日本寿险的标配。富国寿险削减外债,其实指向的就是将削减美债。
机构投资者战略性剥离美元资产,等于为“特朗普关税”又投下了一次反对票。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与其他国家展开的关税谈判进程也印证了机构投资者的判断。
仍以日本为例,日本原是特朗普为关税谈判设定的样本,特朗普亲自参加了与日本的首轮关税谈判。
尽管美方声称相关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日本谈判代表、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回国后表示,日本希望美国全面撤销汽车、钢铝制品及10%的“对等关税”,这是日本绝不能让步的底线。他还表示,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以强硬态度反复重申了这些主张”,“目前双方仍存在巨大分歧”。
过去在贸易战和汇率战中向美国多次低头的日本,此次都不愿轻易让步,可想而知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关税谈判达到多重目标有多么不切实际。反映到美国股债汇市场上,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流失。
▲资料图: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工作。图/新华社
罢免鲍威尔会有多难?
显然,特朗普也看到了美国市场震荡可能给美国经济和他本人的权势造成的威胁。但他采取的对应策略是挑战美联储的独立性,寻机罢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在2017年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时,经特朗普提名,鲍威尔接替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此后鲍威尔就因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决策与特朗普产生了矛盾。
特朗普发动此次关税战后,鲍威尔已明确表示不会顺从特朗普的意愿,认为其关税政策限制了美联储的政策调整空间,美联储需要进一步观察相关后果再作决定,由此再度惹怒特朗普。
但特朗普要罢免鲍威尔的法律门槛很高。早在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就裁定,美联储董事会成员仅在“正当理由”下才可被提前免职。
1951年,在朝鲜战争背景下,为制约美国联邦政府私印钞票支持战争的冲动,美国国会支持美联储和财政部达成《美联储-财政部协议》,让美联储获得了制定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性。
但特朗普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4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支持了特朗普政府罢免两名监管独立机构——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功绩制度保护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的决定。这预示了最高法院也有可能支持特朗普强行罢免鲍威尔。
但即使鲍威尔被罢免,他仍是美联储七名董事会成员之一,享有投票权。就此而言,就算是罢免了鲍威尔,特朗普也难言获胜。
▲当地时间4月19日,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门前参加抗议活动。图/新华社
降息就能救美国经济?
还要看到,即使在特朗普的威胁下,美联储不得不让步降息,也仅是饮鸩止渴。
降息有助于消解美国因关税而发生的经济滞胀担忧,也有助于削减美债的利息负担。2024财年,美国财政部的债务净利息支出为8820亿美元,平均每天约24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06%,已超过了美国的军费开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因此达到1.833万亿美元,回到了新冠疫情时期的水平。这恐怕就是特朗普急着向美联储施压的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美联储在不适当的时候降息,势必导致通胀再次抬头。而关税战已让美国面临新的通胀风险。不同的研究分析均表明,关税战将使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上升2.5%~3.5%。纽约联储的研究显示,2025年新关税将使美国普通家庭年支出增加10%~15%。
中国是特朗普关税战的主要目标。但研究显示,中国对美输出商品中三分之一具有垄断性,短期内甚至长期内都无法被替代。关税引发的通胀有可能生成螺旋效应,带动多数美国日用品、汽车、药品普遍涨价。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降息就是在美国现有通胀水平下再添一把柴。
更重要的是,降息并不能挽回美国因关税战而流失的美元资产信用。相反,如果美联储降息付出的是失去独立性的代价,美联储将被蒙上政治化色彩,而这只会让投资者加快剥离美元资产的步伐。
事情总是走向反面。特朗普上台前就曾表示他能让俄乌战事在24小时内结束,但截至4月21日特朗普上台93天了,俄乌战事尤酣;发动关税战时,特朗普曾形容4月2日是关税“解放日”,如今只过去了3周,美国已两逢“股债汇三杀”, “解放日”成了“恐慌日”。
特朗普还信誓旦旦地声称,新关税让美国每天赚取20亿美元,而美国海关数据显示每天只有2.5亿美元。照此下去,美国一年新关税收入也不过900多亿美元,却让全球市场、供应链、产业链陷入了空前动荡。
如此看来,特朗普团队也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总是失算,总是给市场制造出“黑天鹅”了。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