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今天咱来聊聊一件特别离谱的事儿。深圳有位女士,通个马桶居然被坑了 3180 块!这是什么概念呢?
都够买三台新马桶了,还能剩下钱找零呢。关键是这钱花得太冤枉了,全进了黑心商家的口袋。
咱先来回顾一下这场堪称 “当代宰客教科书” 的事件。李姐家马桶堵了,就在某个 APP 上随手下单了一个 99 块的疏通套餐。
师傅一上门,开口就是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姐,平台抽成太狠啦,咱们线下结算,给您打折!”
这招其实就是想把平台这层监管绕过去,就跟算命的让你去烧香还愿一样,先把人从有保障的地方骗出去。
师傅用了两瓶 385 块的所谓 “德国纳米疏通剂” 后,马上像演戏一样说:“哎呀,水位下去了!再加几瓶肯定能好!”
实际上呢,八瓶这种药水灌下去,账单直接涨到了 3179 块!你们知道这药水真正的价格吗?左边在某宝上 29.9 元还包邮,右边被宰的价格却是 385 元,这哪里是通马桶,简直就是给消费者下套。
更过分的是,这些不良商家有一套固定的宰客套路:
1、是用低价当诱饵。在平台上标价低得离谱,专门吸引我们这种图省事的人。
2、是用专业话术唬人。说什么 “您这属于三级虹吸管反冲,必须用进口强酸剂”,说得人晕头转向。
3、是让你骑虎难下。脏水都快漫到脚脖子了,你要是喊停,他们就加收 “半途而废处置费”!
这事儿让我想起以前火车站那些卖切糕的。你以为买的是普通核桃仁,等切下来才发现价格高得吓人。
现在好了,这些人好像转行搞起了网络版的宰客,专门针对咱们中年男性好面子的特点下手。
不过李姐很厉害!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1、商家诱导取消平台订单,这明显就是想钻法律空子免责。
2、虚报价格、夸大维修难度,完全就是标准的欺诈手段。
3、最后法院判决商家三倍赔偿,李姐拿到了 9539 块!这判决太给力了,大快人心。
给大家划几个重点,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能保护自己:
1、一定要坚持通过平台交易。要是商家敢让你线下转账,马上打平台电话举报。
2、从维修师傅进门开始,就全程录像。重点拍产品包装和报价过程。
3、自己准备维修耗材最保险。在某宝上花 50 块买套疏通弹簧,比到处求人靠谱多了。
说真的,现在修马桶比修电脑风险还高。电脑坏了能重启,钱包被宰可没法重启。记住了,别信那些什么德国进口疏通剂,要是真那么好用,柏林地铁估计早被屎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