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们,最近有没有发现小区里扛着“长枪短炮”的大爷大妈越来越多了?他们不是在拍花拍鸟,就是在公园里围着老姐妹拍合影。今儿个咱就唠唠,为啥老年人玩摄影比跳广场舞还上瘾?这里头的好处啊,可不止发朋友圈显摆照片那么简单!
一、腿脚利索了,医院跑得少了您看隔壁老李头,以前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自从迷上拍鸟,天天背着相机往湿地公园钻。早上追着露水拍荷花,下午蹲守枝头拍喜鹊,不知不觉每天走个万把步。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爬六楼不带喘的,去年买的降压药都放过期了!”摄影这活儿讲究“三勤”:腿勤要满世界找景,手勤得稳当端相机,眼勤要盯着光影变化。这一套折腾下来,比广场舞的运动量都实在。特别是扛着十几斤的装备到处跑,比健身房举铁还练肌肉。

二、脑子转得快,药片吃得少您知道拍张好照片得多费脑子吗?得琢磨怎么把孙女的裙摆拍得飘起来,得算计着让夕阳正好落在老伴儿的银发上。我认识个张阿姨,自从开始学修图软件,现在不光会调滤镜,连孙子玩剩的旧电脑都被她折腾得溜溜转。她闺女偷偷说:“我妈现在记菜价比我都清楚,老年大学教的防痴呆操都用不上了!”专家说了,摄影得观察、思考、做决定,这一套流程下来,脑子就跟抹了润滑油似的。拍得好了还能分泌多巴胺,什么失眠焦虑啊,全被快门声咔嚓没了。

三、社交圈广了,孤独感没了以前公园长椅上孤零零坐着的王大爷,现在可是摄影俱乐部的红人。上周还带着二十几个老哥们去山里拍云海,回来聚餐时挨个教大伙儿用手机修图。他老伴儿笑着吐槽:“这老头子现在微信消息比我还多,整天不是约着拍日出,就是商量着去哪采风。”拍照片的人最懂“分享”的快乐。一张好照片能引出十个故事,老年摄影群里天天热热闹闹的,谁还顾得上唉声叹气?

四、钱包没瘪,反而省钱了您别看那些专业镜头贵得要命,咱们可以从手机开始玩啊!现在千元机的拍照功能就够用,院子里的月季、厨房窗台上的阳光,处处都是不要钱的素材。再说了,买镜头的钱可比医药费划算多了。李奶奶算过账:以前每个月吃安眠药、降压药要花三百多,现在每天忙着拍社区里的流浪猫,药量减半不说,去年冬天连感冒都没得过。她开玩笑说:“省下的药钱够买三个UV镜啦!”

五、生活有滋味,日子有盼头摄影最妙的是让普通日子闪着光。赵爷爷每天雷打不动去菜市场,别人眼里乱糟糟的摊位,在他镜头下成了“烟火气摄影展”。拍完照顺带和摊主唠唠嗑,现在连卖豆腐的都学会摆pose了。您说这退休生活,不就是图个乐呵?与其在家对着电视发呆,不如端起相机当回“生活导演”。拍得好能参赛拿奖,拍得不好也能逗乐老伙伴,横竖都是赚。

所以说啊,这摄影就是个“健康存钱罐”。前期投入可能买个相机镜头,往后省下的医药费、多出来的笑脸、攒下的精彩瞬间,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幸福利息。您要是有兴趣,明儿个就拿起手机,先从阳台那盆开得正好的茉莉拍起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