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鲭鱼:泰国的“民族之鱼”,为何被迫“跌落神坛”?

张勋评社会 2023-12-26 05:41:00

鲭鱼是我国众多海水鱼中最不起眼的一类,其分类地位为鲈形目-鲭亚目-鲭科,我国最常见的鲭族鱼类有两种,即日本鲭和澳洲鲭,渔民俗称鲐鲅鱼、青砖鱼,因价格低廉,体型较小,肉质一般,故未被列为“上等鱼品”。

但在泰国,鲭族的另一种鲭鱼却成功破圈,它被誉为“泰国人食用的第一条鱼”,泰媒还将其评价为泰国的“民族之鱼”。这条鱼就是鲭族-羽鳃鲐属的短体羽鳃鲐,也称短体鲭。此鱼在泰国知名度颇高,几乎到了家喻户晓、人人必吃的程度,因此,也有泰国人士将其描述为“泰国鲭鱼”。

短体羽鳃鲐 Rastrelliger brachysoma (Bleeker, 1851)

短体鲭顶着国鱼的桂冠,在泰国被捕捞、食用了300多年,野生种群生生不息,饮食文化推陈出新。但在最近几年,这种被视若珍宝的鲭鱼却突然被宣告了“断崖式危机”,这是怎么一回事?为揭晓答案,我们先从“民族之鱼”的光环说起。

泰国的“民族之鱼”

在泰国,短体鲭是一种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鱼类。据资料记载,自1767年以来,短体鲭的商业捕捞一直未曾中断,渔业规模逐渐扩大,渔具渔法日益成熟。一般而言,成年的短体鲭可以长到34.5cm,常见的规格在20cm左右,其中,17cm以上一般为性成熟个体。

短体鲭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在以泰国、菲律宾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度尤甚。随着80年代渔业机械化的推进,渔船的马力不断提高,短体鲭的全球渔获量一路见长,90年代突破16万吨,2000年后突破20万吨,泰国是其中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短体鲭全球捕捞产量

泰国人对短体鲭推崇备至不是没有原因。首先,泰国在短体鲭的资源分布格局中占据“天时”和“地利”两大优势。短体鲭在泰国湾沿岸有特定的栖息地,海湾的生境还为短体鲭提供了必要的产卵场所。在相对短暂的生命周期中,数不清的成熟亲鱼于3-9月集结到泰国湾排卵排精、繁育后代,形成了壮观的鱼汛。

泰国湾

泰国湾的渔民坐拥地理优势,无需长途跋涉就能轻易捕到产量可观的新鲜渔获。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渔民抓住鱼汛期的黄金机遇,能迅速捕满一整个船舱的短体鲭,常见的捕捞方法是围网、拖网和刺网,规格以20cm以上的中大型亲鱼居多。随后,这些鲭鱼被运往泰国内陆各地,或直接用作清蒸、香煎等烹调处理,或加盐发酵若干月后被制成鱼露。

清蒸短体鲭

由于产卵期的短体鲭正值肥美,味道鲜嫩,只需简单烹饪就能激发出食材的鲜味。随着餐饮业的发展,以短体鲭为原料的新型泰式菜不断涌现,比如:鲭鱼煎饼、鲭鱼冬阴功等。得益于饮食文化的助力,短体鲭在泰国的受欢迎程度从未减退,受到国民推崇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在泰国湾海域出产的短体鲭别有一番风味,鱼体脂肪含量较高,口感更丰腴。科研人员在比较不同海域的短体鲭后发现,在泰国湾捕捞的短体鲭肉身肥厚,躯干饱满,鱼体脂肪比例达3.65%,远高于1.44%~2.8%的一般水平。事实上,泰国曾尝试利用捕自印尼的短体鲭来取代“国产鲭鱼”,前者售价虽然更低,但味道明显不如后者,可见泰国人对“国产鲭鱼”的偏爱。

五大淡水河流为泰国湾赋予丰富养料

至于味道鲜美的原因,则是泰国湾海域的短体鲭受到了五大河流的润养,也就是Bang Pakong河、Chao Phraya河、Thachin河、Mae Klong河和Phetcha Buri河,这五条淡水河流携带丰沛的营养物质在泰国湾孕育出浮游生物中心,为在此栖息的幼龄短体鲭提供了充足的饵料。短体鲭专门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食物链短,生长速度快,和泰国湾的环境可谓是“天造地设”,完美契合,其优越的品质也成了环境的馈赠。

消失的鲭鱼

泰国人怎么也想不到,曾经餐桌上最常见的海水鱼有一天会面临灭绝的风险。在2011年,泰国周边海域捕捞的短体鲭产量还高达14.78万吨,仍然占据全球产量的大头。但到了2018年,泰国的优势已出现180°的转变,鲭鱼产量骤降至2.05万吨,就连泰国湾曾经富饶的鲭鱼渔场,如今也变成了存量日益稀少的“高危海域”。

为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泰国被迫从斯里兰卡、印尼等国进口短体鲭,牺牲了“国产鲭鱼”的口味优势,只为缓解自产不足的尴尬。2019年,泰国国家渔业协会深入研究了短体鲭的资源现状,面向全国发布警告称:再不采取行动,在泰国湾的短体鲭很有可能就会灭绝。

短体鲭

这场危机此前就已显示预兆,体长的变化就是有力的证明。根据1968年的渔获资料,当时泰国的短体鲭不止胜在数量,更胜在质量,捕捞上岸的平均规格能达到17.2m,这意味着,被端上餐桌的基本都是成熟的亲鱼。但如今,体长指标却下降到14cm,大部分鲭鱼在未成年时期就已经被捕捞殆尽,这种过度消耗的行为必然会加快资源的衰退。

危机背后,反映出的是泰国渔民的三大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未严格限制捕捞产量,能捕尽捕,完全忽视了短体鲭有限的繁殖能力。

二是捕捞方式不尽合理。在主流的作业渔具中,拖网是酿成困境的重要祸首,传统的拖网作业只强调渔获的产量,不关心于渔获的质量,比如鱼类的品种、规格等,其首要目标是满足商业需求。据调查,一艘渔船抛下的拖网在海底的覆盖范围和一架空客A330-200客机大小相当,一小时内可捕获2吨鱼,但其中约有2/3都不是目标渔获物,且相当一部分未达到起捕规格,这就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损失。

拖网渔船作业时往往产生大量资源浪费

其三,网眼过密,未做到捕大放小。尽管泰国渔业部门制定法律,要求渔网网目尺寸应大于4cm,但在落实过程中却“漏洞百出”,与法规要求相去甚远。为捕到更多的鱼产品,泰国渔民更倾向于使用密眼渔网,大鱼、小鱼全都在劫难逃。此外,小型的短体鲭亦有其消费市场,一般会用于清蒸或油炸,这种消费习惯同样助长了渔民使用密眼渔具、竞捕幼龄鲭鱼的积极性。

酷渔滥捕之下,“泰国鲭鱼”注定要跌落神坛?

不科学的捕捞方法将风靡一时的“泰国鲭鱼”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如果不吸取教训,不对有限的渔业资源加以保护,谁又能保证同样的悲剧不会再次出现?

可以说,酷渔滥捕之下,泰国湾的神话注定要走向破灭,唯有及时止损,才能避免竭泽而渔。对此,我国渔民也不乏深刻感悟。

我国作为渔业大国,同样也出产很多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的高价值鱼类,仅在长江一线,鱼类总数就超过400种,盛产鳗鱼、刀鱼、鲥鱼等名贵江鲜,是全国有名的鱼类资源库。

长江刀鱼

但回顾历史,1970年代的长江也发生过一次重大转折,以长江鲥鱼为代表的鱼类明显减少,80年代几乎无鱼汛可言,多数经济鱼类出现小型化、低龄化等过度捕捞现象,中高营养级的优质鱼类占比大幅下降。

长江鲥鱼的体型和泰国的短体鲭颇为相似,二者体肥,尾柄细小,且肌肉发达,但若论风味,国人还是首推长江鲥鱼。鲥鱼贵为“长江三鲜”之一,经济价值高,享誉国内外,其全身鳞片皆可食用,鳞下富含脂肪,肉质软嫩鲜香,一道清蒸鲥鱼可谓曼妙无比,令人回味无穷。

长江鲥鱼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渔民捕捞鲥鱼的时机和短体鲭也极为相似,即在亲鱼成熟产卵时大规模捕捞。上个世纪,我国专家曾采用Beverton-Holt资源评估模式,首次指出了长江鲥鱼的危机:“捕捞强度逐年加大,资源利用过度,产量从1975年后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成熟个体变小,性成熟提早,低龄鱼增多,群体平均年龄下降”,强调了对过度捕捞的担忧。

鲥鱼在中国长江的历史产量变化,90年代鲥鱼销声匿迹

经过分析,渔业专家给出建议:若从70年代起,将鲥鱼的捕捞年龄控制在4龄,适度的捕捞3龄鱼,年产量控制在30~40万公斤(鲥鱼最高产量曾达150余万公斤),资源的补充和利用就能达到相对平衡。这说明,专家们意识到了过度捕捞的危害,其建议做到了合理捕捞,只可惜为时尚晚,再加上水质污染、拦河筑坝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鲥鱼愈加罕见,自1994年后长江干流再无鲥鱼的踪迹。

长江鲥鱼

因此,在泰国湾陷入困境的短体鲭,对我国渔业再次构成了深刻警示。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坚持十年也要完成的“长江禁渔计划”可谓是饱含智慧,这一创举终将为子孙后代创造无价的生态财富。

0 阅读:1222

张勋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