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常用Ai生成图片,到底要赔多少钱?Ai生成图也会涉及侵权吗?法院判了

尚标 2025-02-11 09:22:25

#尚标今日热点版权行业Ai生成涉及侵权吗?

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chatgpt、问心一言、deepseek等ai生成用于日常工作,那么这些文字或者图片一旦商用,是否会涉及侵权呢?此类侵权赔偿法院又是如何判断审理的,最后赔偿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DeepSeek爆火,让大众看到了AI背后的巨大潜力。

当使用者输入创作要求,按下AI创作按钮,所得到的能否被视为“作品”?

AI一键生成图片的背后,版权到底归谁?

看看法院怎么判的吧↓

爆火Ai图片背后有版权王某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创作者。2024年5月17日,王某在小红书平台发布使用“某AI”APP创作出的图片作品笔记,平台截图显示,该笔记有3.5万点赞、6000余次收藏、660余条评论。2024年6月20日,王某发现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抖音账号发布AI绘画训练营广告,用于AI绘画售课。该广告中引用图片与自己用AI创作的图片一致。王某认为,案涉图片虽是使用“某AI”APP创作,但在其创作过程,需要使用者提前在脑海中构思画面感,通过关键词的撰写、输入,不断调整,从而控制出图图案,且提交相同的关键词,所生成的图片并不相同,且自己于5月26日注册了该作品的版权登记,被告公司已侵犯了自己拥有的案涉图片著作权,遂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内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创作成果,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的表达,而非思想或者创意本身。Ai生成的也有著作权吗?。本案中,王某使用AIGC 软件生成的被诉图片与通常人们见到的照片、绘画无异,显然属于艺术领域,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从被诉图片的呈现与王某上述创作过程的关联性来看,王某使用的关键词与画面的元素及效果对应,生成的图片和其创作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映射性”。在王某设置调整关键词、参数、风格光影效果并挑选图片最终获得被诉图片的过程中,王某对生成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预见”,创作过程反映了王某的构思、创作技法、审美选择,体现了王某的个性化表达。故被诉图片凝结了王某的智力劳动成果,应予保护。王某为被诉图片的作者及著作权人,有权提起本案诉讼。

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使用被诉图片作为配图并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用于发布网络推广宣传,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涉案图片,侵害了王某就被诉图片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承办法官综合考虑被诉作品的性质、知名度、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及王某维权的合理开支等因素,酌情确定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赔偿王某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4000元。一审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被告已主动履行义务。并非首例Ai文生图别乱用早在2023年,李先生作为AI绘画作品创作者,使用开源软件Stable Diffusion生成了一张图片,并在社交平台发布,刘女士在百家号账号上发布文章时,未经许可使用了李先生创作的图片,并截去了图片的水印。被李先生发现后,李先生认为被告侵犯了其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遂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李先生使用AI生成图片的过程体现了其智力投入,图片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被告未经许可使用涉案图片作为配图并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侵害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被告无法说明被诉图片的具体来源和去除水印的相关情况,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法院判决刘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并在判决生效之日七日内赔偿李先生经济损失500元。

AIGC的出现模糊了创作的主体边界,也降低了创作门槛,裁判明确了AIGC生成内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受著作权保护,后面出现的类似案件大概率也有参考。

来源: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

尚尚总结

可以看出来,以上两个案例,都重点考察了图片的独创性、作者的智力投入以及侵权行为的性质等因素。

所以要想不侵权,避开赔偿风险,各位商家在使用Ai生成图片时,尽量自己用文生图创作,特殊画面如漫画、动漫等ai生成的图片,需要谨慎使用。

0 阅读:6

尚标

简介:买卖商标,认准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