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65岁,自从3年前查出高血压,就一直靠吃药控制,本来以为吃了几年的降压药,血压也应该稳定了,没想到前天上午吃完早餐,人就在家晕倒了。
幸好家人送医及时,经检测王女士的血压竟然飙到220/110mmHg,而且伴随脑出血,医生赶紧展开抢救,遗憾的是,没能将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一、医生劝告:这3个用药误区一定要避开
事后,经过详细的问诊,医生才道出真相,其实和降压药有关。王女士之所以会脑溢血都是错误用药习惯害的,尤其是以下几个用药误区,一定要注意!
1、量多效果越好
王女士自从开始用药以来,血压总是忽高忽低,原来为了让降压更快一点,她每次都会多吃一点药,结果血压是降了很多,但血压过低也会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血压降了自行停药
很多老人习惯以为高血压没有症状、血压平稳后就开始自行停药,等血压再次升高才开始吃药控制,这样吃吃停停反而不利于血压稳定,波动较大的血压对心脑血管的伤害更大。
3、降压药经常更换
有人说长期吃一种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影响给药效果,因此降压药也要时常更新,但降压药不同于抗生素,只要能控制好血压平稳,无其他症状或并发症情况下,应该根据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不能经常更换。
二、长期服用降压药等于“慢性服毒”?
时至今日,关于降压药的副作用,依然有不少言论打着“是药三分毒”的由头,认为长期吃降压药会对身体有害,甚至会损伤肝肾功能,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药品的角度来说,降压药被人体摄入后,会经过肝脏或者肾脏进行代谢,长期的服药对肝肾确实会有一点影响,但这种影响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就不会出现任何异常,而且相对于高血压对肾功能的危害,降压药的影响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血压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控制不好还可能增加尿毒症风险。
降压药的副作用其实相对来说,已经算很轻微的了,现在有些降压药甚至有保护肾脏的功能,而且种类也很多,可以针对个体差异性进行匹配。
相反,没有降压药的控制,长期高血压下,人体心脑肾脏等器官长期受刺激,反而更容易出现心梗、脑梗甚至尿毒症风险。
其实大家也不用过度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日常服用过程中,只要按医嘱定期用药,平时注意血液监测,定期复诊,出现不适可以及时反馈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也可以大大减少副作用影响。
三、高血压也能长寿,牢记4个坚持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高血压经常被认为是短寿的表现,关于高血压与寿命的关系也是讨论度较高的话题,高血压患者真的会比正常人短命吗?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绝对,无论是任何人,寿命的长短不仅仅受单一因素影响,能活多久,除了病理因素,自我怎么应对干预,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重要变量之一。因此高血压能不能长寿,患者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很关键了。
1、戒烟限酒
烟酒的摄入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一定的损伤,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最好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健康负担。
2、合理膳食
日常饮食习惯和血压问题息息相关,建议膳食最好以多吃蔬果等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适量增加谷类、薯类、优质蛋白,减少糖油添加,另外还要避免吃太咸,钠摄入过高也会影响血压上升,此外还有避免酱油、咸菜、火腿、豆腐乳等隐藏高钠食品。
3、适度锻炼
运动在锻炼心肺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扩展血管,增加血液循环,帮助血压保持稳定,随着免疫力的提高,也能更好的帮助血压控制。
4、坚持用药
降压药是控制血压的重要且有效手段,但要注意的是,日常用药需要按医嘱进行,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定期服药避免病情反复,血压指标慢慢稳定后,对于身体健康的改善也会立竿见影。
总的来说,高血压不是绝症,通过规范生活习惯,减少烟酒、熬夜等危险行为,也可以达到长期降压,稳定达标的健康状态,从而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对延长寿命长度也有帮助。
参考资料:
[1]《关于高血压的8个真相,每个人都要知道!》.健康时报.2024-05-17.
[2]《全国高血压日|这5个降压误区,你一定不知道》 .科普中国.2022-10-08.
[3]《控血压是场“持久战”,做好这5点平稳血压!》.广东疾控.2023-04-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