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号”终于迎来好消息了!

当地时间3月2日,据说普京一位密切的好友,疏通了老美那边的关系,直接接触了特朗普团队,并且计划重启通往欧洲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
特朗普身边的亲信格雷内尔便飞往了瑞士,没多久,一个关于北溪2号的运营商便在瑞士注册成功。

北溪2号,这条多灾多难的通道,早在2022年俄乌刚开战时,就被人炸毁了其中一段,虽然还有另外一段能用,但自从那时起,这条管道就再也没有通过气。
“北溪2号”是一条从俄罗斯穿过波罗的海海底直达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全长1224公里,每年能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条管道和“北溪1号”是并行的,目的是绕开乌克兰、波兰这些东欧国家,直接把俄罗斯的天然气送到德国,然后再通过德国的管道送到其他欧洲国家。

这个项目是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五家欧洲公司一起建的,总投资大约95亿欧元,花了差不多十年时间才完成。
管道从俄罗斯的乌斯季卢加开始,一直铺到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用的是双线海底铺设技术,用全球最大的铺管船“开拓精神号”来施工。
每段管道重得不得了,足有26吨,得在海上焊接好,然后沉到海底,这样海水才不会倒灌进去。

俄罗斯预计通过这条管道每年能省下几十亿美元的过境费,还能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
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也能得到更稳定、更便宜的天然气供应,大约能满足欧洲1/4的天然气需求。
但是这个项目也引起了很多争议:乌克兰、波兰这些东欧国家因为没了过境收入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强烈反对;
美国也担心欧洲对能源的依赖会加深,联合其他国家对这个项目施加压力和制裁。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北溪1号”因为技术维护问题停运了,“北溪2号”虽然建好了,但德国还没给运营许可,所以到现在闲着。
俄罗斯想通过能源这个纽带让欧盟内部产生分歧,而欧盟内部则对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看法不一致。
虽然“北溪2号”理论上可以替代乌克兰通道的950亿立方米年输气量,成为俄罗斯对欧洲供气的“大动脉”,但它的实际运营还是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变成了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战略较量的关键。

如今居然有消息说,北溪2号要重启,这个信号也代表着俄乌战争终于要走到末期了,美俄重修于好,对乌克兰以及欧盟来说,都不是它们乐意看到的一幕。
当初北溪被炸,其中就涉及到了很多政治原因,事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

2024年2月,瑞典、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但对调查结果讳莫如深。德国表示仍将继续调查。
最后这件事被草草归结于是反俄势力的恐怖袭击,对此俄方认为调查结果太过草率,但随着时间流逝,爆炸一事也不了了之了。

不过要想北溪2号重启并正式运营,还是有几个前提条件需要满足的:
需获得德国政府重新启动审批程序并颁发运营许可证。2022年俄乌冲突后,德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暂停审批,重启需德国及欧盟重新评估地缘政治风险并达成共识。
美欧对俄罗斯及北溪2号项目的制裁必须解除,美国曾对参与项目的企业实施金融制裁,欧盟内部也需协调立场以取消相关限制,不过既然美国都亲自投资了,想来制裁也会解除。
俄罗斯需与欧洲签署长期供气协议,明确价格机制、供应量及争端解决条款,同时解决此前因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信任危机。

老美如今这么好说话,其实也跟我们有关,在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便把天然气供应的重心转到了东方,反观一向不凑吃穿的欧洲,在冬天冷得直哆嗦。
俄方摆脱欧洲的牵制,反而跟我们走得近了,这是老美不想看到的。
北溪2号如果能通气,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必然将重心放回欧洲,毕竟每年能多赚不少钱。
如此说的话,欧洲对俄罗斯的牵制力也能增加几分,下次想要过招,老美也好从这上面给俄罗斯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