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你看过话剧吗?
话剧是什么呀?
在一列从山东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士正和一个恬静的小姑娘交谈着。
得知话剧是什么后,小姑娘不禁有些惊奇地说:还有光说不唱的样板戏啊。
这个小姑娘,就是后来的著名演员杜宁林,中年男人,则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老师。
杜宁林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但如果看过“女人命运三部曲”之一的《辘轳.女人和井》,一定对里面的“狗剩媳妇”记忆深刻。
“狗剩媳妇”的扮演者,正是杜宁林。
那次在火车上的巧遇,让杜宁林无意中走进了表演的殿堂。
陈铎老师,也成了她表演的启蒙老师,助她在表演的路上越走越远。
杜宁林是北京人,1957年10月出生,父亲是一名老军人。
到杜宁林出生时,父亲已经在部委工作了,家庭条件相对优越。
杜宁林的这个名字,在老革命父亲那里有着特殊的意义,也记录着一段特殊的历史。
“宁”是纪念列宁,“林”是纪念斯大林,再加上“杜”姓,就成了杜宁林的名字。
杜宁林的母亲是山东人,每年母亲都会带着她去山东看望外婆。
外婆慈祥善良,天性乐观,杜宁林很喜欢去外婆家。
初中毕业后的暑假,杜宁林又去外婆家了,不过这一次,她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
在回来的火车上,杜宁林的旁边,坐着一位和外婆差不多年纪的老奶奶。
老奶奶很健谈,让杜宁林觉得特别亲切,一路上对老奶奶也是特别照顾。
搀着着她上厕所,帮她倒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奶奶吃。
不明白她们关系的,还以为是祖孙俩。
到达天津站后,老奶奶要下车了,杜宁林又帮她把东西提下车。
在杜宁林的的这节车厢里,有一个人一直默默地在关注祖孙俩,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播音指导,陈铎老师。
不过那时陈铎在广播事业局,中央电视台也还未成立。
陈铎一开始也以为杜宁林和老奶奶是祖孙俩,但看到老奶奶下车了小姑娘却没有下车,于是好奇地问了一下。
一问才知她们只是在路上偶然相遇。
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报的,至少当时的杜宁林是这样。
陈铎看这个小姑娘这么善良,于是就和她聊了起来。
那时杜宁林正在为将来发愁,因为高中毕业后,她就要去插队了。
看到这个善良的小姑娘颇有艺术天分,陈铎打算帮帮她。
于是他们聊起了样板戏,聊起了话剧。
到下车时,杜宁林已经决定跟着陈铎老师学话剧表演了。
那时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这次偶遇,会改变她的一生。
但人生就是这样,到处都充满偶然,而我们的命运,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偶然中,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杜宁林家没有人从事表演艺术,当父母得知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人,要教女儿话剧时,全家第一反应就是遇到了骗 子。
父母不放心,却又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跟着这个老师学习,能够考上哪个文工团,对女儿的前途自然是好的。
杜宁林父母而且,杜宁林也希望有一天能像父亲一样穿上军装。
第一次去上课时,杜宁林是由父母一起送去的,当看到陈铎十分专业地教女儿时,夫妻俩才稍稍放心。
但父亲杜文斗还是暗中又请人调查了一下陈铎,最后得到的结论是陈铎在单位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播音员,人品不用怀疑。
就这样,父母才放心地把杜宁林交到陈铎手上。
每个周末,杜宁林都踩着单车,去广播事业局,有时是陈铎老师教她朗诵,有时是陈铎老师请的其他老师,教她话剧和唱歌,舞蹈等等。
一边上学一边业余学习,持续了一年多后,陈铎老师鼓励她去报考文工团。
从此,只要知道哪个文工团在招生,杜宁林都要去试一下。
战友话剧团,总政文工团,空政文工团等团体的招生考试中,都曾留下杜宁林的身影。
每次去考试,杜宁林在台上,陈铎老师就在台下。
回来后,陈铎老师就会指出今天的表演哪哪不好,哪哪可以放大,手把手地教她,争取一次比一次好。
可一试不中,二试考不上,三试四试还是没有结果。
杜宁林的一颗火热的心,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慢慢冷了下来。
她甚至想放弃,大不了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去广阔的农村发挥光和热。
不久,煤矿文工团招生的消息,又传到了杜宁林这里。
经过前面几次失败的经历,杜宁林有些泄气了。
但邻居却说了一句,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听了这句话,杜宁林还是报名了。
当年一起报名的,还有著名演员杨青,后来和杜宁林成了好朋友。
只是那一次杨青没有被录取,只有老老实实去插队,直到两年后考上中戏。
当杜宁林赶到的时候,很多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学生,正在进行歌舞表演。
自认为学了话剧的她,觉得这些太小儿科了。
于是,她向一个小孩打听,找到了话剧招生组。
招生组却说考试已经结束了,即使她表现得再优秀,也不可能被录取了。
既然没有希望被录取了,杜宁林决定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得知里面的几位都是主考老师时,她恳请几位老师给她一次表演的机会。
明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了,却还坚持要表演,老师们同意了。
于是,二楼的考试大厅响起了杜宁林清脆的声音,她为考官们朗诵了一首诗。
因为没有思想负担,杜宁林全心投入,深情并茂地朗诵完了那首诗。
楼下很多参加面试的学生,都被二楼传出的声音吸引了。
念完之后,主考老师拿出一个小本,让杜宁林留下电话,叫她回去等通知。
就这样,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杜宁林被煤矿文工团破格录取了,成了一名话剧演员。
多年后,杜宁林回忆起这一段经历,依然感慨不已。
如果当初没有争取,她的人生可能会是另一副模样,至少,没有那么快登上表演舞台。
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机会,杜宁林十分珍惜。
团里的演员大都表演经验丰富,对话剧样板戏唱歌主持等等,都不在话下,人人都是多才多艺。
杜宁林没有上过台,更没有表演经验,但她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她不甘落后,那时团里的演员们经常要下基层演出,杜宁林不放过任何一个演出的机会。
一开始,她只是一个背景板,慢慢地,她开始有几句台词了。
再后来,只要是去偏远地区表演,杜宁林都积极报名参加。
去偏远地方的演员相对较少,但演员的机会较多。
她在井下表演过,也在风雪交加的露营地表演过,冻得手发抖,脸生冻疮。
她一点一滴地积攒着表演经验。
慢慢地,她成了煤矿文工团的骨干,也成了她曾经羡慕的那些演员。
1986年,经过单位推荐,杜宁林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表演班。
这是中戏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开设干部表演班,机会十分难得。
杜宁林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把刚刚76天的儿子叶涵送进了托儿所,自己拖着行李就去中戏报到了。
哪怕中戏就在北京,但杜宁林回家的次数却少得可怜。
那时学校给干部表演班的作业十分繁重,要求每个星期出一个小品。
除了每天必须的练功,杜宁林很多时候,都是和同学们在外面收集素材。
她们去过工地,去过美容院,还体验过环卫工人的生活。
在中戏学习2年,尽管很辛苦,但杜宁林进步很快,最后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优秀的人总是容易被人关注,刚毕业没多久的杜宁林,就接到了校友田成仁老师的电话。
巧合的是,田成仁老师是中戏第一届干部表演班的学员,杜宁林是第二届学员。只不过这中间,相隔了30年。
《篱笆,女人和狗》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因此获得了“飞天奖”。
但在这部剧中,扮演“狗剩媳妇”的是一个业余演员,等到拍摄《辘轳,女人和井》的时候,“狗剩媳妇”的戏份增加了,需要一个专业演员来扮演“狗剩媳妇”。
在剧中扮演“葛老汉”的田成仁老师,想到了杜宁林。
这是杜宁林的第一部电视剧,因为有《篱笆,女人和狗》这块珠玉在前,而且杜宁林是后面才进组了,因为她压力特别大。
话剧演员出身的她,在拍摄的时候,经常找不准机位不说,很多时候,她用力过猛的表演,也被导演一次次否定。
但决心把表演舞台扩大的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在大家的帮助下,杜宁林扮演的“狗剩媳妇”,虽然泼辣,却不讨人厌,虽然经历各种磨难,却有一种活着的“劲头”,这股劲头,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杜宁林把“狗剩媳妇”的特点,完美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观众也认准了杜宁林这个演员,“狗剩媳妇”从此成了她的另一个名字。
凭借这部剧,杜宁林获得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这个提名,让杜宁林这个名字,开始被大家熟悉。
“狗剩媳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村媳妇,之后,杜宁林又接连接了好几部农村戏。
而她,似乎也定格在了只能拍农村戏的框框里。
但一部《鬼丈夫》却又让观众见识到了杜宁林的另一面。
在80、90年代,琼瑶剧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婉君》《梅花烙》《鬼丈夫》《水云间》《苍天有泪》《还珠格格》等等,几乎只要参演了琼瑶剧的演员,都红起来了。
杜宁林也不例外,在《鬼丈夫》中,她饰演乐梅的母亲。
如果不是看演员表,你根本不会发现,这个演员,居然是“狗剩媳妇”。
很多观众都以为她是台湾演员。
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从中看不到一点杜宁林身上的痕迹,她扎实的表演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与事业蒸蒸日上相反的,是杜宁林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当人生的天平偏向事业时,对家庭的忽略,就不可避免了。
由于常年在外拍戏,儿子两个月就被她送到了托儿所,从幼儿园开始就全托。
杜宁林对儿子愧疚,对另一半何尝不是如此。
那个另一半眼中的“小杜”,因为忙于事业,儿子还没上小学,丈夫就向她提出了离婚。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想着有家庭这个大后方,总会心安不少。
现在,这个大后方陡然塌了,再也没有可依靠的人了,她只有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本以为儿子全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拍戏。
但没想到,母亲却因为一次意外,永远地瘫痪在床。
作为女儿,杜宁林只能推掉一些戏约,给母亲喂药,推她出去散步。
哪怕请有保姆,杜宁林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来陪母亲,尽力做到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因为常年卧床,母亲大便很不正常,大部分时候,都是要靠杜宁林用手去抠。
母亲卧床10年,是杜宁林最艰难的10年。
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因为差几分,曾想让母亲花5万进一所更好的高中。
但这个建议,却被杜宁林否决了。
家里没有男人,杜宁林是想将儿子培养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遇事自己去想办法。
但才十几岁的叶涵,怎么可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
他和母亲赌气,一个暑假都不怎么理她。
多年后,杜宁林为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后悔不已。
当时5万虽然比较多,但挤一挤还是能拿出来的。
如果当时让儿子去另一所学校,高考成绩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好在高中毕业时,儿子顺利考上了山东大学法学系。
研究生毕业后,叶涵成了一名律师,后又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从小到大,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忙于工作,这养成了叶涵独立的性格。
他特别有主意,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法学这个专业。
哪怕进娱乐圈,可能会得到妈妈的照拂,但他却想自己闯出一片天。
小时候对妈妈不理解,到读大学时,每年寒暑假,叶涵都会到剧组给妈妈当助理。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理解了母亲的不易。
有一次,杜宁林在片场不小心骨折了,得到消息的叶涵,连夜飞了过来,细心地照顾母亲。
母子间的感情,羡煞旁人。
当看到母亲骨折还要继续拍戏时,叶涵头一次感受到了母亲的不容易。
为了这个家,为了他,母亲比演艺圈的同龄人脸上皱纹更多,这让叶涵心疼。
他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想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母亲。
现在,叶涵已经成了律所的合伙人,参与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案件。
杜宁林每次提到儿子,眼中都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进入新世纪后,杜宁林的角色类型,慢慢转向“妈妈专业户”了。
她演过王凯的母亲,张嘉译的母亲,洪剑涛的母亲等等。
除了活跃在影视剧中,杜宁林依靠活跃在话剧舞台。
这么多年,她的工作单位,也一直都在煤矿文工团。
2011年,杜宁林获得了话剧界的最高奖——金狮奖,也是对她多年话剧表演的一个肯定。
母子俩事业齐头并进,可杜宁林最担心的,还是儿子的终身大事。
一转眼,儿子都三十好几了,但对于个人问题,却一直不着急。
杜宁林离婚三十多年,但为了儿子,这些年她的感情一直是一片空白。
因此,他特别希望儿子能早日成家,那自己多年的辛苦,也算是值得的。
但叶涵这些年却一心扑在事业上,他忙得没时间在片场陪母亲,有时甚至忙得没时间回家。
杜宁林只有在儿子回家时,不停地催促。
但说的次数多了,叶涵也烦了,他说自己对另一半的要求很简单,对母亲好,和自己有共同话题。
母亲的一生太不易,他想好好孝敬她,因此也希望另一半,也能孝敬母亲。
叶涵的这个条件,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杜宁林帮儿子物色了好几个姑娘,可却没有一个成功的。
到后来杜宁林也想明白了,强扭的瓜不甜,可能叶涵哪天想明白了,想成家了,那时另一半自然就会出现吧。
女人不易,单身女人更不易,离异带着孩子的女人就更辛苦不易了。
对于儿子,杜宁林这个做母亲的,其实是不合格的。
为了事业,叶涵几个月就送进了托儿所,之后的求学生涯也全部是寄宿。
这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讲,都是极其残酷的。
但作为一个妈妈,杜宁林何尝不无奈。
好在叶涵长大后不仅理解母亲,而且还成长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
这是杜宁林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这是杜宁林的幸运,也是对她单身多年最好的回报吧